頭圖來源|東方IC
並不是每壹家外資零售商都能像麥德龍中國壹樣,引起阿裏、騰訊、萬科、蘇寧等眾多買家的競價欲望。
繼2065438+2009年3月傳言麥德龍中國業務被阿裏巴巴收購後,麥德龍並未回應,而是壹直默默觀望,以期進壹步擴大選擇範圍。根據路透社5月底的報道,至少有8家競購者準備參與對麥德龍中國多數股權的第二輪競購,整個競購過程很可能在2019年9月結束。
競購者不僅包括阿裏巴巴和騰訊,還包括房地產開發商萬科和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於波資本組成的財團,永輝超市和高郵資本組成的財團,厚樸投資和生鮮移動電商平臺美菜組成的財團。蘇寧控股、沃爾瑪超市、超市運營商吳梅集團和其他中國零售業的主要參與者。作為壹家進入中國23年的外國零售商,麥德龍中國壹直吸引著許多互聯網公司和傳統零售企業的興趣,使行業領導者競相競購,盡管近年來業績平平,營收不斷下降。
國泰君安零售首席分析師孟芊告訴《中國企業家》,這是因為麥德龍從1995進入中國,壹直定位為倉儲式超市,以B2B業務為主,相比本土零售企業優勢明顯。“壹方面,麥德龍在中國運營的20年間,積累了壹批穩定、合作的優質企業用戶。這些客戶資源和合作關系對許多零售企業來說是寶貴的資源;另壹方面,麥德龍有自己的全球供應鏈優勢,自有品牌包括生鮮商品都有很好的品質和口碑。”
但很明顯,隨著中國互聯網進程的加快,消費者受到電商和消費習慣變化的影響,麥德龍的優勢成為了絆腳石。“位置不在核心區,店面面積超過654.38+10萬平米。從便利性來看,不如中國零售商的消費體驗,電商的出現也削弱了其價格優勢。”新零售專家、原萬靈集團電商副總裁李莉解釋,對於外資企業來說,賣是最簡單的方式,其次是留品牌,由中企托管。
最有價值的卡片
雖然永輝超市此前曾宣布與麥德龍中國進行了初步溝通,但並未就收購事宜與其進行實質性的商業談判,也未形成任何壹致的意見和文件。
只是這壹次,麥德龍坦言,其目標是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中國業務的增長潛力。此外,據證實,該公司目前正在與潛在合作夥伴進行談判,並繼續縮小投標人名單,但暫時不對具體細節和出售過程發表評論。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中國電商消費市場在大數據應用上越來越成熟,與麥德龍合作可能會帶來協同效應,雙方可以在供應鏈和數據上實現互補,達到雙贏的結果。
作為德國最大的零售商,成立於1964的麥德龍不僅開創了現購自運系統的經營理念,還將門店設計成了大型倉儲結構,以批發零售為主。與傳統的批發配送相比,現購自運的優勢是性價比高、取貨及時、營業時間更長。進入中國後,憑借這種新興模式,吸引了眾多中國消費者,營收壹路走高。2008年,麥德龍營收達到655.29億歐元,幾乎達到歷史最高點。
但是,商業從來都有自己的規律。壹旦突破最高點的門檻,要麽是漫長的瓶頸期,要麽是快速下跌。顯然,麥德龍也在劫難逃。根據相關財報數據,2009年至2013年,麥德龍營收還算穩定,基本在650億歐元左右波動,沒有太大變化;從2014開始,麥德龍的營收開始下滑。短短兩年時間,其營收從近600億歐元降至2187億歐元,降幅近60%。
麥德龍不得不開始壹系列撤資調整。2015年,麥德龍首次以32億美元將當地百貨公司Kaufhof出售給加拿大哈德遜灣公司。2017年,銷售電子產品和電器的公司被分拆出來,由消費電子集團Ceconomy單獨管理;2065438+2008年9月,麥德龍啟動了房地產及所有相關商業活動的系統性撤資程序。作為麥德龍旗下的連鎖超市,Real目前在德國65個地點經營著282家超市和房地產投資組合。
在2065438+2009年2月的股東大會上,麥德龍集團董事長奧拉夫·科赫(Olaf Koch)表示,“麥德龍通過剝離大賣場業務,向成為純粹的批發企業邁出了重要壹步。在2018/19財年,我們將繼續投資於交付業務的擴張和數字化,以實現可持續增長。”奧拉夫·科赫認為,雖然2017/18財年對麥德龍來說面臨著意想不到的挑戰,但經過調整後,未來的重點將是霍瑞卡和Trader(霍瑞卡是白酒大客戶的銷售渠道,壹般指零售渠道中的團購大客戶;貿易商是指專門從事食品的批發商和零售商。
雖然麥德龍壹直強調不會出售在中國的業務,並且為了成為更好的食品供應商,會加大在中國的發展。然而,當壹批同時進入中國的外資零售商退出或尋求自我推銷時,麥德龍不知所措,想尋求新的發展機會,比如與富士康成立消費電子連鎖店,進軍便利店業務,在上海開“和麥家”便利店,結果總是不歡而散;為了實現中國市場的本地化,在阿裏的幫助下,線上業務並沒有為其帶來太大的增長空間,麥德龍中國壹度陷入困境。
但根據麥德龍的長期撤資策略,更重要的是在合適的時機為中國區找到壹個好的買家。多次失敗的麥德龍中國如何估值654.38美元+0.5億到20億美元?
和德系壹樣,麥德龍進入中國後依然堅持只買不租的開店策略。麥德龍房地產集團首席執行官Jean-Christophe Bretxa認為,建設用地是壹種短缺的資源,因此城市環境需要高效和多元化地利用房地產。未來,麥德龍地產在中國、土耳其和其他國家重建麥德龍現購自運店時,可以將零售、居住空間、娛樂等生活區域和功能集於壹身。
“雖然初期投資成本高,但自持財產可以增加企業的固有資產,使業務更加多元化。”柯睿高級分析師崔秀成告訴《中國企業家》,萬科看中麥德龍,壹方面是因為未來住宅的投資屬性會越來越弱,住宅項目的利潤會不斷變薄,萬科急需增加利潤增長點。另壹方面,短期來看,麥德龍也處於物業拋售期,此時還是放手為好。
“2011年前,麥德龍主要在國內壹二線城市耕耘。它在北京和上海等壹二線城市擁有許多自持物業,資產豐富。”在孟芊看來,麥德龍的這些物業已經成為非常稀缺的資產,也經歷了明顯的資產增值。據統計,近幾十年來,我國商業地產的租金每年以5% ~ 8%的速度遞增。
據《中國企業家》不完全統計,2000年至2006年,麥德龍分別在武漢、杭州、重慶設立倉儲管理公司,累計投資近18萬美元。在長沙、Xi、天津等7個城市成立了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累計投資近4000萬美元。按照上述樓盤租金的增長速度,麥德龍可能已經有了“地王轟炸”在手。
瘦駱駝比馬大?
雖然與同期進入中國的沃爾瑪、家樂福相比,麥德龍在中國20多年只開了95家店,不到前兩家的四分之壹,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也不如前兩家,但在企業端(B端),麥德龍中國很少遇到競爭對手。僅這壹點,就能讓近年來在to B業務上加速布局的阿裏巴巴難以釋懷,多次伸出合作的橄欖枝。
甚至早在2015年,麥德龍就已經入駐天貓國際,並與阿裏巴巴在商品供應鏈、跨境電商、大數據等方面達成合作,完成線上線下數據的打通。2018,菜鳥表示,麥德龍與其達成合作,通過菜鳥的供應鏈體系,進壹步降低供應鏈成本。
不過,這壹次阿裏的訴求更加迫切。2065438+2009年3月,阿裏巴巴進行新壹輪組織架構調整,聚焦消費者和企業服務兩個市場,強調在保持天貓和淘寶品牌獨立發展的同時,打通兩個消費場景,實現消費者和平臺商家的分層運營,滿足不同消費者和商家的多樣化需求。同時,阿裏也希望通過生產關系的變革,從供應鏈、管理、技術等方面改善零售企業的生產運營模式,讓更多的企業從銷售數字化走向更廣泛的數字化,但問題是,對於大多數線下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還是壹個新的命題,接受變革還需要時間。
不僅是阿裏,騰訊的組織架構調整也將to B業務放在了首位,智慧零售也被認為是騰訊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與阿裏不同,騰訊更註重連接的價值,通過連接人和連接內容,實現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的升級。
“麥德龍的優勢在於擁有足夠多的B端用戶,粘性相對較大。再加上會員政策,麥德龍可以更加了解客戶的購買習慣和線下的產品數據。“此外,麥德龍的生鮮供應鏈優勢尤為明顯,孟芊說。
據了解,早在2007年底,麥德龍就建立了自己的溯源體系,到2017,已經成功開發了近4000種溯源商品,主要集中在果蔬、水產品、肉制品,占生鮮產品年銷售額的壹半以上。但自有品牌食品的質量標準更為嚴格。為了保證魚的口感和新鮮度,麥德龍每周兩次直接從國外精選漁場采購魚空運到國內,從捕撈到上架不到72小時。
盡管如此,麥德龍從2065438+2008年9月開始收縮在中國的零售業務,找人接盤,但至今仍有很多人在觀望,接盤的人還沒有出現。對此,孟芊解釋說,跨國公司的收購往往會經歷壹個非常復雜的談判過程,而且談判時間很長。“更何況現在還處於交易的初級階段,雙方要就收購的資產和價格進行嘗試和博弈。目前的方案不代表最終方案。”
據壹位知情人士透露,如果出價有吸引力,麥德龍甚至願意將多達80%的中國業務出售給在華合作夥伴,同時保留少數股權。這筆交易的最終贏家,取決於激烈的競價以及背後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