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唐宋時期
青龍橋橫跨邵陽市邵水兩岸。唐代建造了壹座木橋,宋理宗正式建造了壹座石墩橋。南宋初年的縣令宋·奚仲,為紀念遠道率領少州防務使節趙雲思為皇帝,將此橋命名為“躍龍橋”。
元明兩代
宋朝滅亡後,嶽龍橋這個名字就不再使用了。根據八卦,這座橋位於城東。在古代神話中,地震所在地的神叫“青龍”,所以改名為“青龍橋”。明洪武三十年建成五墩木梁石橋。
清朝
重建青幹龍之間的東關城樓。這座橋位於東莞下,也叫東莞橋。邵陽方言中“東關”的發音與“冬瓜”相近,民間也有“冬瓜橋”的說法。由於水患頻發,清代鑄造兩只鐵犀蹲在石墩上壓制水怪。但道光年間,鐵犀本身也不保,兩人都沈入河底。1968,為修建資江大橋,從河中撈出壹只鐵犀牛。它已經被淹沒在河底130年了。紫江大橋距離青龍橋數百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很大的東西,水下怎麽跑。
資料顯示,當時的“青龍橋”長29.6英尺,寬5.1英尺,長***48米,內建壹座亭子,東西各建壹座亭子,氣勢磅礴,幽深無比。
民國時期
民國十三年,橋修了幾次,也沒有恢復舊觀。青龍橋的兩端是松竹樓和德悅樓。兩側路面56條,覆蓋縣內56個首府;“獨角猙獰,形勢若欲戰”的鐵犀牛擺在中間壓制水妖,這就是寶卿十二景的“龍橋鐵犀牛”。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守軍炸橋防禦日寇入侵城市。
新中國時期
1962 10,市政府投資擴建加固,改為石墩鋼筋混凝土橋。當時橋西(今邵水西路南段)西南段為邵府街,北段(今邵水西路北段)為胡艾蓮巷;橋東南段(現邵水東路南段)為張家沖,北段(現邵水東路北段)為中和街。當時,紹水河畔擠滿了破舊低矮的木瓦房。1967年,青龍橋更名為東風橋。1992年冬擴建,改名青龍橋,題寫“重建青龍橋”。這座新橋幾乎是舊橋的兩倍寬。這真是壹座美麗的橋。水從南北來,連接三湘到洞庭;橋貫通東西,迎客四方。“如今,壹排排高樓大廈在河岸上拔地而起。青龍橋已經成為我們城市的中央商務區。
800多年來,青龍橋幾經廢棄,幾經修建。“龍橋的形狀比今天更好,交通流向小康。”在國泰民安的今天,青龍橋的車輛越來越多,越來越繁華。
湖南省邵陽市青龍橋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