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應對危機為契機,深化改革,著力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切實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體制機制。
壹般要求。把當前和長遠結合起來,不失時機地消除制約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影響長遠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把加強宏觀調控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結合起來,進壹步完善市場機制,提高宏觀調控水平,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把總體部署和地方試點結合起來,充分調動中央、地方和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全社會推進改革的新局面;把應對挑戰和抓住機遇結合起來,統籌安排改革措施出臺的時機、力度和節奏。
第二,加快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投資活力。
繼續減少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切實把政府職能轉移到主要服務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監察部牽頭)。結合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探索建立有利於推進地方政府職能轉變的體制機制(中央編辦牽頭)。建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協調機制,完善宏觀調控政策體系(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負責)。深化投資體制改革,修訂出臺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最大限度縮小核準範圍,下放核準權限;抓緊研究起草政府投資條例、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進壹步規範和優化投資管理程序,提高效率;完善政府投資管理機制,穩步推行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建立健全投資項目後評價、重大項目公示和責任追究制度;科學界定政府投資領域和範圍,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發展改革委牽頭)。
第三,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渠道。
加快研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石油、鐵路、電力、電信、市政公用設施等重要領域的相關政策,促進社會投資(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鐵道部、商務部、國家電監會負責)。抓緊研究制定鐵路體制改革方案,加快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鐵道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負責)。繼續深化電信體制改革,制定配套監管政策,加快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格局;深化郵政體制改革,推進郵政快遞物流業務重組改制(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負責)。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實現廣電和電信企業雙向進入,推動“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負責)。加快電網企業主輔分離和農村電力體制改革(發展改革委、SERC、SASAC、能源局、財政部、水利部負責)。制定鹽業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加快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擴大城市供水、供熱供氣、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特許經營範圍(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負責)。
四、大力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節能環保體制改革,努力轉變發展方式。
繼續深化電價改革,建立適合發電適度競爭的上網電價形成機制;推進輸配電價改革;調整銷售電價分類結構,減少各類用戶電價間的交叉補貼;適時理順煤電價格關系;研究制定農村電力普遍服務政策(發展改革委牽頭)。推進大用戶直購電和雙邊交易試點(SERC、發展改革委負責)。完善煤炭成本構成,反映煤炭開采經營過程中的資源、環境和安全成本(財政部牽頭)。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逐步理順與替代能源的價格關系(發展改革委牽頭)。加快建立初始水權制度;積極推進水價改革,逐步提高水利工程非農業用水價格,完善水資源費征收管理制度(水利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負責)。完善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體系和節能環保多元化投入機制;完善高效節能環保產品推廣激勵制度和落後產能退出機制;研究建立循環經濟考核體系(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局負責)。探索建立環境法制、綠色信貸、績效考核、公眾參與等環保長效機制(環境保護部牽頭)。加快汙水處理和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改革(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負責)。加快省際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擴大排汙權交易試點範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財政部、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負責)。建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儲備體系;推進礦產資源補償制度改革,建立與資源利用和環境治理水平掛鉤的浮動費率機制(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負責)。
五、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促進服務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繼續推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繼續推進國有資本結構優化和戰略性調整;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和制度(SASAC、財政部負責)。完善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抓緊完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貸款擔保機構等多層次擔保體系,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補償機制;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和信用擔保機構評級體系建設(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財政部負責)。繼續發展中小企業板市場,穩步發展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繼續開展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試點(證監會、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負責)。完善服務業發展規劃體系,加快建立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促進服務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發展改革委牽頭)。進壹步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服務企業改革(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資委負責)。深化機關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財政部、稅務總局負責)。鼓勵社會力量設立民辦非企業單位,培育多元化服務市場主體(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負責)。
六、加快民生改革,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
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靈活多樣的就業創業促進機制,進壹步完善以創業促就業的政策措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研究出臺收入分配調節指導意見(發展改革委牽頭)。規範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制度,合理控制收入分配差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資委負責)。研究制定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意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負責)。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和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建設,落實最低工資制度;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繼續開展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全面推進省級統籌;出臺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試點;制定和實施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出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指導意見;研究解決農墾職工社會保障問題(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建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正常調整機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財政部負責)。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規範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管理制度(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推進林區棚戶區住房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林業局、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負責)。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實行嚴格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召回、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衛生部、農業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
七、深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制改革,加快社會事業發展。
以加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為突破口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資源整合開放,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為基層企業服務,大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並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中的重要作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資委負責)。 研究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教育部牽頭)。進壹步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促進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均等化;完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制定完善學費和助學貸款補償政策(財政部、教育部負責)。推進中等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建立農村免費中等職業教育體系(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負責)。加快建立農民工子女平等教育體系(教育部牽頭)。繼續深化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體制改革(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負責)。認真組織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發展改革委、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負責)。深化體育體制改革,加強體育公共服務,促進體育產業健康發展(體育總局牽頭)。
八、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建立和完善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著力提升鄉鎮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組牽頭)。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流轉管理辦法,探索建立統壹規範的城鄉建設用地市場;深化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嚴格限制劃撥土地範圍(國土資源部牽頭)。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加強流轉管理和服務,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國有農場體制改革(農業部牽頭)。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積極推進國有林區和國有林場體制改革(林業局牽頭)。完善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發展改革委、糧食局負責)。完善與化肥、柴油等農資價格掛鉤的農業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財政部牽頭)。加快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農業部牽頭)。探索建立城鄉規劃建設壹體化管理體制(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探索建立統籌城鄉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體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允許符合條件的農村居民在城市落戶;推進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體制創新(公安部牽頭)。
九、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建立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稅體制。
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為重點,完善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推進省直管縣財政管理模式改革,逐步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提高壹般性轉移支付的規模和比例,加快完善統壹、規範、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完善公共財政職能,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財政部牽頭)。深化預算制度改革,研究起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條例,試行社會保險預算制度,實現政府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會保障預算有機銜接(財政部、國資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研究建立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統計報告制度(財政部牽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統壹內外資企業和個人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稅制;研究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研究制定並適時出臺資源稅改革方案;加快理順環境稅費體系,研究開征環境稅;深化房地產稅制改革,研究開征房產稅(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
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構建現代金融體系。
深化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改革;繼續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人民銀行牽頭)。推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改革(財政部牽頭)。穩步發展各種所有制中小金融企業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促進農村信用擔保機構發展(銀監會牽頭)。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範圍,發展農村多種擔保形式的信貸產品(人民銀行、銀監會負責)。出臺出借人條例,積極引導民間融資健康發展(人民銀行、法制辦負責)。建立健全存款保險制度(人民銀行、銀監會負責)。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人民銀行牽頭)。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有利於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和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制度;適時推出創業板,推進場外市場建設,完善資本市場功能(證監會牽頭)。完善市場化債券發行機制、市場約束和風險分擔機制,逐步建立集中統壹的債券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證監會、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負責)。深化保險業改革,積極發揮保險保障和融資作用(保監會牽頭)。加快股權投資基金制度建設,盡快出臺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辦法(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健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和國際合作機制(中國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機構負責)。
十壹、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
盡快建立服務貿易促進體系,研究制定服務貿易促進條例,制定實施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先進技術、設備和戰略資源進口的協調管理機制;建立和完善有效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和爭端的協調機制;積極穩妥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深入推進區域和次區域經濟合作,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著力推進對外勞務合作管理體制改革,加快相關立法進程(商務部牽頭)。完善國際貿易投資風險防範機制,研究建立國際經濟波動對我國經濟影響的信息引導和預測預警機制(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負責)。加快建立外資並購安全審查機制;完善利用外資管理體制和政策法規,進壹步下放審批權限,簡化審批程序(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法制辦負責)。研究制定境外投資條例,進壹步簡化境外投資管理程序,擴大境外投資備案登記範圍,完善信貸、外匯、財稅、人員出入境等方面支持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加快構建對外投資合作公共服務體系(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人民銀行、財政部等部門負責)。
十二、積極推進綜合改革試點,為全國改革提供示範和借鑒。
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等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要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針對制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開發開放、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等發展戰略的要求,在行政管理、財政、金融、土地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改革委要加強對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完善試點工作協調推進機制,確保改革試點平穩有序推進。各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積極支持和引導改革試點,將相關專項改革試點放在相應的試點地區。各地區可結合自身實際,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各類綜合和專項改革試點。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困難的壹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堅定不移堅持改革開放,對經濟體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通過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通過擴大開放贏得發展機遇。各地區、各部門著力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著力調整結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著力解決關系全局和長遠的重點難點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改革在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