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飽和聚酯樹脂產品發展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這麽短的時間裏,不飽和聚酯樹脂產品無論從產量還是從技術水平上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目前不飽和聚酯樹脂產品已發展成為熱固性樹脂行業中最大的品種之壹。
在不飽和聚酯樹脂的發展過程中,來自產品專利、企業雜誌、技術書籍等方面的技術信息層出不窮。至今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發明專利是關於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可見,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制造和應用技術隨著生產的發展也日趨成熟,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而完整的生產和應用理論技術體系。
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普遍使用,有著特殊意義的貢獻。今後,我們既要向壹些特殊用途領域發展,又要使通用樹脂低成本化。下面介紹幾種比較有意義和前景的不飽和聚酯樹脂。
1)低收縮樹脂。這個樹脂品種可能只是壹個老話題,不飽和聚酯樹脂在固化時伴隨著較大的收縮,壹般體積收縮率為6-10%。這種收縮會導致材料嚴重變形甚至破裂,尤其是在成型過程中(SMC、BMC)。為了克服這壹缺點,通常使用熱塑性樹脂作為低收縮添加劑。該領域的第壹個專利由杜邦公司於 1934 年頒發,即美國 1,945,307 號專利,描述了二鹽基羧酸與乙烯基化合物的***聚合。顯然,在當時,這項專利開創了聚酯樹脂的低收縮技術。此後,人們對***聚合物體系(當時被認為是塑料合金)的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66 年,Marco 的低收縮樹脂首次用於成型和工業生產。隨後,塑料工業協會將這種產品稱為 "SMC",意為片狀模塑料,並將其低收縮預混料稱為 "BMC",意為散裝模塑料。對於 SMC 片材,壹般要求樹脂成型件具有良好的配合公差、柔韌性和 A 級光澤度,避免出現表面微裂紋,這就要求樹脂具有低收縮性。
當然,目前已有許多專利對這壹技術進行了改進和提高,對低收縮機理的認識也逐漸成熟,各種低收縮劑或低剖面添加劑品種應運而生。常用的低收縮添加劑有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2)阻燃樹脂。有時阻燃材料與醫藥救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阻燃材料可以避免或減少災害的發生。歐洲在過去十年中由於使用了阻燃劑,火災死亡人數減少了約 20%。阻燃材料本身的安全性也很重要。在工業領域,使用材料種類的標準化是壹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目前歐洲 **** 機構已經和正在對許多鹵代和鹵磷阻燃劑進行危害評估,其中許多評估將在 2004-2006 年間完成。
目前,中國壹般使用含氯或含溴的二元醇或二元酸鹵代物作為生產反應型阻燃樹脂的原料。鹵素阻燃劑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煙霧,並伴有刺激性很強的鹵化氫生成。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霧毒氣給人們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據統計,火災事故中 80% 以上的死亡都是由此造成的。使用溴或氯作為阻燃劑的另壹個缺點是,它在燃燒時還會產生腐蝕性和汙染性氣體,從而導致電氣元件的破壞。使用無機阻燃劑,如水合氧化鋁、鎂、硼、鉬化合物等阻燃添加劑,雖然有明顯的發煙作用,能生產出低煙低毒的阻燃樹脂,但如果無機阻燃填料用量過大、不僅使樹脂粘度增大,不利於樹脂的施工,同時在樹脂中大量添加阻燃劑時會影響樹脂固化成型時的機械強度和電氣性能。
目前,國外許多專利報道了利用磷系阻燃劑生產低毒、低煙阻燃樹脂的技術。磷系阻燃劑的阻燃效果相當大,燃燒時產生的偏磷酸可聚合成穩定的多晶態,形成覆蓋在燃燒物表面的保護層,隔絕氧氣,促進樹脂表面脫水碳化,形成碳化保護膜,從而阻止燃燒。同時,磷阻燃劑還可以與鹵素阻燃劑配合使用,有非常明顯的協同效應。
當然,未來阻燃樹脂的研究方向是低煙、低毒、低成本。理想的樹脂是無煙、低毒、低成本,不影響樹脂的固有物理性能,不需要添加助劑材料,可以直接在樹脂生產廠制造阻燃樹脂。
3)增韌樹脂。與最初的不飽和聚酯樹脂品種相比,目前樹脂的韌性已有大幅度提高。但隨著不飽和聚酯樹脂下遊產業的發展,對不飽和樹脂的性能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特別是在韌性方面。不飽和樹脂固化後的脆性幾乎成為制約不飽和樹脂發展的重要問題。無論是從澆鑄成型的工藝制品,還是成型或纏繞成型的制品,斷裂伸長率已成為評價樹脂制品質量的壹個重要指標。
目前,國外壹些廠家采用添加飽和樹脂的方法來提高韌性。如添加飽和聚酯、丁苯橡膠和羧基封端丁苯橡膠等,這種方法屬於物理增韌法。也可采用引入不飽和聚酯主鏈嵌段聚合物的方法,如不飽和聚酯樹脂與環氧樹脂和聚氨酯樹脂形成互穿網絡結構,大大提高了樹脂的拉伸強度和沖擊強度,這種增韌方法屬於化學增韌法。物理增韌法和化學增韌法還可以結合使用,如可以將活性較高的不飽和聚酯和活性較低的材料混合使用,以達到所需的柔韌性。目前,SMC板材因其輕質、高強、耐腐蝕、設計靈活等特點在汽車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用於汽車內、外板,後門、外板等重要部位,要求有良好的韌性,如汽車外板可稍加碰觸有限度地向後彎曲並恢復原狀。
提高樹脂的韌性,往往要犧牲樹脂的其他性能,如硬度、彎曲強度和耐熱性,以及在施工中的固化速度。提高樹脂的韌性而又不損失樹脂的其他固有性能成為不飽和聚酯樹脂研究開發的重要課題。
4)低苯乙烯揮發樹脂。在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加工過程中,有毒苯乙烯的揮發會對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同時苯乙烯排放到空氣中也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因此,許多國家的有關部門都限制生產車間空氣中苯乙烯的允許濃度。例如,美國的允許接觸水平 (PEL) 為 50 ppm,而瑞士的允許接觸水平 (PEL) 為 25 ppm,要達到這壹水平並不容易。依靠強通風的作用也很有限。同時,強通風會導致苯乙烯從產品表面消散,大量苯乙烯揮發到空氣中。因此,應在樹脂生產廠尋求減少苯乙烯揮發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需要開發低苯乙烯排放(LSE)樹脂或不含苯乙烯單體的不飽和聚酯樹脂,它們不會汙染空氣或將空氣汙染降到最低。
降低揮發性單體的含量,近年來壹直是國外不飽和聚酯樹脂工業發展的方向,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多種:1)添加低揮發性抑制劑法。2)不含苯乙烯單體的不飽和聚酯樹脂配方有用二乙烯基體、乙烯基甲基苯、α-甲基苯乙烯來代替含苯乙烯單體的乙烯基單體3)低苯乙烯單體的不飽和聚酯樹脂配方是用上述單體和苯乙烯單體並用,如用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丙烯酸 **** 聚合物等高沸點乙烯基單體與苯乙烯單體配合使用 4) 另壹種減少苯乙烯揮發的方法是在不飽和聚酯樹脂骨架中引入雙環戊二烯及其衍生物等其它單元,以達到低粘度,最終減少苯乙烯單體的含量。
在尋求解決苯乙烯揮發問題的途徑時,需要考慮樹脂對現有成型方法如表面噴塗、層壓工藝、SMC成型工藝的適用性,工業生產的原料成本,與樹脂體系的相容性,樹脂的反應活性、粘度,樹脂成型後的力學性能等問題。在我國在限制苯乙烯揮發方面還沒有明確的立法,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意識以及環保意識的提高,像我們這樣的不飽和消費大國,相關立法只是時間問題。
5)耐腐蝕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較大的用途之壹是耐有機溶劑、酸、堿、鹽等化學品的腐蝕。目前,耐腐蝕樹脂分為以下幾類:1)鄰苯基型、2)間苯二酚型、3)對苯二酚型、4)雙酚 A 型、5)乙烯基酯型以及其他類型如二甲苯型、含鹵化合物等,經過幾代科學家幾十年的不斷探索,對於樹脂的腐蝕性以及耐腐蝕機理已經研究得比較透徹。
通過各種方法對樹脂進行改性,如將不飽和聚酯樹脂引入到難以耐腐蝕的分子骨架中,或利用不飽和聚酯與乙烯基酯和異氰酸酯形成互穿網絡結構來提高樹脂的耐腐蝕性能是非常有效的,再加上利用酸與樹脂混配的方法制造樹脂也能達到較好的耐腐蝕效果。與環氧樹脂相比,不飽和聚酯樹脂的低成本、易加工成為其壹大優勢,但不飽和聚酯樹脂的耐腐蝕性,特別是耐堿性遠不如環氧樹脂,長期以來,特別是在腐蝕嚴重的場合,不飽和聚酯樹脂無法取代環氧樹脂。目前,防腐地坪的興起,也對不飽和聚酯樹脂形成了機遇和挑戰。因此,開發專用耐腐蝕樹脂具有廣闊的前景。
6)膠衣樹脂。膠衣在復合材料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對玻璃鋼制品表面起裝飾作用,而且還起到耐磨、耐老化、耐化學腐蝕的作用。膠衣樹脂的發展方向是開發苯乙烯揮發低、氣幹性好、耐腐蝕性強的膠衣樹脂。膠衣樹脂在耐熱膠衣方面有很大的市場,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材料如果長期浸泡在熱水中,表面會出現水泡,同時由於水逐漸向復合材料內部滲透使得表面的水泡逐漸擴大,水泡不僅影響膠衣的外觀,還會逐漸降低產品的強度性能。美國堪薩斯廚房用具公司(CookCompositesandPolymersCo.)采用環氧樹脂和縮水甘油醚密封的方法制造膠衣樹脂,具有低粘度和優良的耐水性、耐溶劑性。此外,該公司使用聚醚多元醇改性的樹脂 A(壹種柔性樹脂)並用環氧樹脂封端,與雙環戊二烯(DCPD)改性的樹脂 B(壹種剛性樹脂)復配,這兩種樹脂都具有耐水性,復配後除了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外,還具有良好的韌性和強度,可用作膠衣樹脂或膠衣樹脂與普通樹脂之間的隔離層。它能有效防止水或溶劑或其他低分子物質通過膠衣層滲入玻璃鋼材料體系,成為綜合性能優異的防水樹脂。
7)光固化不飽和聚酯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光固化的特點是應用周期長、固化速度快。不飽和聚酯樹脂通過光固化可以滿足苯乙烯揮發性限制的要求。光敏劑和光照裝置的進步為光固化樹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各種紫外光固化不飽和聚酯樹脂已研制成功並大量投入生產。在改善材料性能、工藝性能和表面耐磨性的同時,采用這種工藝還提高了生產效率。
8)低成本樹脂的特殊性能。這類樹脂包括發泡樹脂和含水樹脂--目前,世界上木材能源的缺乏呈上升趨勢。同樣,從事木材加工業的熟練操作人員也很缺乏,而且這些工人的工資越來越高。這些條件為工程塑料進入木材市場創造了條件。不飽和發泡樹脂和含水樹脂因其低成本、高強度的特性,將作為人造木材在家具行業得到發展。剛開始應用會比較緩慢,以後隨著加工技術的不斷提高,這種應用將得到迅速發展。
不飽和聚酯樹脂可以發泡,制成泡沫樹脂後,可用作墻板、預制浴室隔板等。以不飽和聚酯樹脂為基材發泡可使其韌性、強度比發泡 PS 好;加工比發泡 PVC 容易;成本比發泡聚氨酯塑料低,添加阻燃劑等還可使其具有阻燃性和耐老化性。雖然樹脂應用技術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但發泡不飽和聚酯樹脂在家具中的應用還沒有得到重視,經過調查,壹些樹脂生產廠家對於開發這種新型材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工業化生產之前,壹些主要問題(結殼、蜂窩結構、凝膠化-泡沫時間關系、放熱曲線控制)尚未完全解決。在這些問題得到解決之前,這種樹脂由於成本低,只能用於家具行業。壹旦這些問題得到解決,這種樹脂將不僅僅利用其經濟性,而是廣泛應用於泡沫阻燃材料領域。
含水型不飽和聚酯樹脂可分為水溶性和乳液型兩種。國外早在60年代就開始有這方面的專利和文獻報道。含水樹脂是以水作為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填料,在樹脂凝膠化之前加入到樹脂中,含水量可達50%,這樣的樹脂稱為WEP樹脂。這種樹脂具有成本低、固化後重量輕、阻燃性好、收縮率低等特點。我國對含水樹脂的開發和研究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至今已有很長壹段時間,在應用方面,已出現了用於錨固的含水樹脂。含水不飽和聚酯樹脂是 UPR 的壹個新品種。實驗室技術日趨成熟,但應用方面的工作研究較少,需要進壹步解決的問題是乳液穩定性問題和固化成型過程中的壹些問題以及客戶的接受程度。壹般壹個萬噸級的不飽和聚酯樹脂每年可產生600噸左右的廢水,如果利用不飽和聚酯樹脂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收縮物回收生產含水樹脂,即降低了樹脂的成本又解決了生產中的環保問題。
9)采用新原料、新工藝合成高性能樹脂。雙環戊二烯改性不飽和聚酯樹脂是近幾年我國發展較快的樹脂品種。據江蘇亞邦塗料公司和天津合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試驗數據顯示,雙環戊二烯改性樹脂其澆註體和玻璃鋼性能的各項技術指標與普通鄰苯型樹脂不相上下。目前,雙環戊二烯樹脂以其較低的價格和良好的性能迅速被市場接受。企業紛紛開發此類產品,產品技術逐漸成熟。2004年,天津市渤海化工有限公司開發的 "低溫催化合成雙環戊二烯不飽和聚酯樹脂 "通過天津市科委科技成果鑒定,2005年獲得天津市優秀項目二等獎。
利用回收的廢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F)或回收的廢棄對苯二甲酸(PTA)生產不飽和聚酯樹脂,既解決了環保問題,又降低了合成高性能樹脂的成本,合成的樹脂具有優良的韌性、彈性和強度,部分性能甚至優於用間苯二甲酸制備的樹脂,成本可與鄰苯二甲酸樹脂相比。成本與鄰苯二甲酸樹脂相當。由於對苯型樹脂在耐腐蝕性、耐熱性方面優於鄰苯型和間苯型樹脂,也大大拓展了該樹脂在化學防腐領域的應用。我國天津合成材料廠(天津和泰樹脂有限公司)利用該技術生產的 199A 樹脂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江蘇、浙江的井蓋用 BMC 樹脂和廣東的纏繞樹脂已部分采用對苯樹脂。對苯樹脂產地在溫州、富陽、武進、泉州、番禺等地有較大市場。廈門惠達化工公司為綜合利用廈門翔鷺石化公司的PTA下腳料,正在擴建成10萬噸樹脂的配套生產能力。隨著國家提出 "循環經濟 "發展政策,這兩類樹脂將加速增產。
近年來,有專利報道利用雙環戊二烯與廢舊PET聯合使用,作為生產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原料,可產生互補效應。即解決了PET樹脂與苯乙烯相容性差的缺陷,又解決了雙環戊二烯改性樹脂韌性差的缺陷,還進壹步降低了樹脂的成本。
2-甲基-1,3-丙二醇(MPD)是近年來市場上常見的品種,它具有較高的沸點,能與兩個羥基迅速發生縮合反應,生成的樹脂具有較高的反應活性和優良的機械性能及耐腐蝕性能。它可與對苯二甲酸配合使用,起到互補作用,該樹脂可用於玻璃鋼罐、槽等強腐蝕性環境場合。
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GMA)是合成樹脂的原料。GMA 含有活性環氧基團,可與聚酯鏈中的羧基發生反應並產生阻斷作用。這種樹脂在分子鏈末端基團產生甲基丙烯酰基成分,可與苯乙烯單體聚合,分子鏈中間為柔性鏈節,使固化後的樹脂具有良好的韌性和回彈性。
10)用於開發不飽和聚酯樹脂輔助材料。不飽和聚酯樹脂相關輔料包括:各種催化劑、分散劑、消泡劑、抗氧劑、紫外線吸收劑、促進劑、固化劑、色漿、膠衣、脫模劑、助劑等材料。國內各種輔助材料的發展已經比較完善,尤其是復合促進劑的發展,為樹脂的快速固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目前,國產促進劑的質量已有大幅度提高,在固化速度、固化產品的色澤等方面均優於進口材料。但國產固化劑(主要是過氧化甲乙酮)的質量有所下降,存在固化劑中低分子過高、水分過多等缺點,而且固化劑生產廠爆炸現象時有發生,這主要是由於我國固化劑生產技術不過關,還需要進壹步鞏固和提高。其他輔料、高檔助劑(如分散劑、消泡劑、抗氧劑等)仍以進口為主,我國專業研究和生產不飽和聚酯樹脂相關助劑的廠家很少,說明我國不飽和助劑技術還存在很大差距。
總之,如果壹種材料具有低成本,那麽在工業上就壹定會找到它的用途和價值;如果壹種材料具有滿足市場需求的性能,就壹定會有生命力,而這些材料在制造過程中的壹些技術難題,也終將會被攻克。很簡單,舉個例子,如果壹種價格壹般的阻燃樹脂能夠制造出來,我們就會看到市場上所有的樹脂材料都將是阻燃的。
環氧樹脂是壹種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環氧基團。這使它們能與多種類型的固化劑發生交聯反應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網狀結構的聚合物,並由此產生高級復合材料的特性,在樹脂體系中應用最為廣泛,可應用於各種成型工藝配制成不同的配方,粘度範圍可調;以適應不同的生產工藝。近年來,橡膠彈性體增韌、樹脂合金化改性和環氧樹脂增韌改性等增韌新技術日趨成熟,環氧樹脂得到了更好更廣泛的應用。目前,環氧樹脂統治著高性能復合材料市場,因此研究環氧樹脂市場具有廣泛的意義。
據最新統計,我國2005年全年環氧樹脂產量為44萬噸,進口量為25萬噸,出口量為6萬噸,總消費量為63萬噸,產量繼續保持較大增幅,進口量在總消費量的比較中進壹步下降,消費量已趨於合理穩定。
縱觀近年來國際環氧樹脂市場,1993年世界環氧樹脂生產能力為130萬噸,1996年增加到143.5萬噸,1999年為159.5萬噸,2002年為186萬噸,2005年為201萬噸,2010年預計將達到250萬噸左右。尤其是歐美、日本環氧樹脂企業的兼並和投資建設更為活躍。國際大鱷經過壹系列的重組整合,全球環氧樹脂行業三強已經輪換,由20世紀末的殼牌(Shell)、陶氏(DOW)、汽巴-吉基(Ciba-Geigy),變成了海克森(Hexion)、陶氏(DOW)、南亞(South Asia)。市場新三強的產能分別達到 38、36 和 30 萬噸/年!而Hexion、DOW、南亞三家目前壹個生產基地在中國,從數量上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環氧樹脂生產國和重要的消費國,但從消費結構以及從單個企業來看,隨著國內企業經濟組織的做大做強。
壹、行業歷史 我國環氧樹脂行業起步於1958年,但計劃經濟的桎梏,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使我國的發展速度明顯慢於國外。上世紀80年代,情況有所好轉,年增長率達到7%左右,但從每年計劃安排的環氧樹脂使用總量來看,始終在1萬噸以下。90年代,我國經濟發展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國際經濟中環氧樹脂行業出現了大量的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再加上大量的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的進入,我國環氧樹脂生產企業因此從幾十家擴大到近200家,出現了多種經濟成分相互競爭、相互發展的局面。但當時單套裝置的規模都在5000噸/年以下,與國外相比差距很大,工藝技術也有很大距離。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我國環氧樹脂行業進入了又壹個發展時期。1998年環氧樹脂消費量達到12萬噸。在這壹過程中,技術引進起了重要作用,使我國環氧樹脂生產從技術水平到生產規模都有了很大提高,他們生產的環氧樹脂已能與進口產品競爭。在這壹發展時期,我國環氧樹脂產業出現了集聚發展的格局,龍頭企業充分發揮了整個產業的作用,形成了我國環氧樹脂核心產業帶;安徽黃山地區則獨辟蹊徑,發展粉末塗料專用固體樹脂,以環氧樹脂的專業化優勢與環氧樹脂粉末塗料構成了聯合生產基地;華南地區已成為我國環氧樹脂應用的高地,該地區憑借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在大力發展電子工業的同時,帶動了環氧樹脂在電子領域的應用,是電子領域成為我國環氧樹脂主要消費方向之壹的重要推動力量。
進入21世紀,電子電氣、交通運輸、石油化工、建築等環氧樹脂相關行業的發展尤為迅猛,經濟建設對環氧樹脂的需求急劇增加。在這種 "大發展 "背景下,我國環氧樹脂迎來了黃金發展階段。產量和消費量平均增長達到30%左右,遠高於同期全球3%的增長水平,成為拉動全球環氧樹脂增長的主要力量。主要發展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二、行業特點
壹是外資帶動。美國以及臺灣地區紛紛在大陸建廠生產,這些外資工廠具有相當的生產規模,幾乎占到目前中國大陸環氧樹脂生產能力的壹半。同時,所采用的工藝技術都是國際上最先進的,使我國環氧樹脂行業不僅生產能力大大提升,而且技術質量也有了飛躍,特別是從國外到國內技術 "領先 "的刺激,促使國內原有的環氧樹脂企業不斷創新,從而實現了良好的整體帶動戰略。
其次,通過行業內部結構調整,產業鏈與區域經濟整體同步提升,企業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規模化已成為當前國內環氧樹脂企業的最大特點,企業數量已從高峰時的200多家調整到100家左右,企業的生產規模有了很大提高,技術水平同樣得到了快速提升,其發展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有能力帶動或呼應整個產業鏈的同步提升,產生的聚集效應值得充分肯定,我國環氧樹脂產業水平邁上了壹個新臺階,環氧樹脂產業。把我國環氧樹脂產業水平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度。
三是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技術水平進入世界較先進行列。當今環氧樹脂行業領域的競爭,除了人才、管理、資金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技術的比較,我國環氧樹脂行業隨著資本結構的多元化,也成為各種先進技術在中國與國外競爭的舞臺,在這個決定競爭成敗的競技場上,我國本土企業在依靠自主知識產權的同時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在競爭中逐步 企業在競爭中發展壯大。
第四,整個行業呈現出較為清晰的分工格局。生產能力在2萬噸/年左右的大型企業,無論內資、外資都以大宗基礎樹脂為主,在這些領域沒有規模就沒有優勢,小企業很難有所作為;而國內壹些傳統企業也以工廠為中心研發新產品,不斷培育新品種,不斷形成新的大宗品種;而在粉末塗料重鎮黃山,單項優勢明顯,產品大量出口;特色化、專業化產品和技術全面開花,壹批小企業 "內精外王",為業界矚目。
五是環氧樹脂應用領域迅速打開。應用產品生產規模的力度和深度是材料制造業為應用行業提供先進材料的基礎,以滿足其生產更好產品的要求,而應用行業反過來又要求材料制造業提供更先進的材料,以促進其不斷發展。其中很多以前依賴進口的產品,實現了國產化部分或全部替代。
第六,信息化建設的快速推進,與工業現代化相輔相成。信息化推動工業化,工業化帶動現代化,已成為行業現代化的真實寫照,行業內的先進企業,大多擁有信息化的強大支撐。通過ERP系統等全面的信息化建設,在應用過程中實現了提高效率、降低消耗的目標。
三、應用分析
目前,我國環氧樹脂應用的主要領域有:電子信息,其中彩電、音響、電話機產量躍居世界第壹,目前正著力於信息家電、移動計算、數字電視、無線局域網、汽車電子等領域的新興市場,環氧樹脂在其中的應用主要形式有銅箔基板、塑料、灌封材料、密封材料、貼片膠、模具膠等。材料、貼片膠、模具膠等;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中大量使用的環氧電泳塗料、重防腐塗料、模具膠、工具膠等各類膠粘劑、復合材料等。能源行業,環氧樹脂在該行業的應用主要是作為絕緣材料,應用的形式主要有層壓板、灌封料、塑料密封材料、絕緣漆、膠粘劑等;汽車制造業,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將大力推動環氧樹脂的生產,目前平均每輛汽車消耗環氧樹脂5公斤,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騰飛,在國內需求的拉動下,環氧樹脂在該領域大有可為;建築、水利行業領域,環氧樹脂的使用形式有地坪、防腐塗料、其他建築塗料、復合材料、混凝土、環氧瀝青、建築加固和防滲漏材料、堤壩防腐材料等。石油石化方面,環氧樹脂在石油石化應用中以防腐為核心,應用形式主要是海洋石油平臺、儲罐、管道防腐材料。環氧樹脂的消費與經濟發展存在高度的正相關關系,經濟越發達,生活水平越高,環氧樹脂的消費量也越高,目前發達國家人均環氧樹脂消費水平達到1公斤/年左右。而我國2000年人均環氧樹脂消費量僅為0.1公斤,2005年已達到0.3公斤,增長了2倍,由於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因此在未來幾年的產業震蕩中產業規模的擴張仍十分可觀。
中國環氧樹脂需求的快速增長引起了國際業界的高度關註。環氧樹脂跨國公司幾乎都來或正在來華投資建設大型生產廠,國內企業也紛紛新擴建環氧樹脂裝置。據公開披露的信息,擬新增環氧樹脂產能約55萬噸/年,加上現有產能40萬噸/年,預計2010年前後,我國環氧樹脂產能將達到130萬噸/年,接近世界壹半,成為世界環氧樹脂大國。我國環氧樹脂事業正進入壹個新的關鍵發展時期。
四、市場建議
但我國環氧樹脂行業如何實現大國夢,進而成為強國,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首先,要走專業化、特色化道路。就我國環氧樹脂市場而言,國內環氧樹脂市場占有率不斷上升並逐步占據主導地位,並開始走向國際市場,成績喜人;但要進壹步擴大優勢,從環氧樹脂市場數量大、用戶產品更新換代快、工藝技術進步快的特點出發,根據行業發展的應用特點大力發展特種或專用環氧樹脂,借鑒黃山的產業結構,中小企業要爭取單項優勢,以專精特為市場。
其次,積極瞄準國外高檔產品進行研究,早日實現替代。我國環氧樹脂產品奇缺,需依賴進口,價格相當高甚至高得離譜,這類產品開發難度大,成本高,目前有的需求量不大,但決不能因此放棄開發,有條件的廠應積極組織開發。壹來可以為下遊產業壓縮過高的成本,二來可以為自己贏得未來的市場。
再次,開發綠色產品,實現清潔生產。環氧樹脂廢水處理是環氧樹脂行業的壹大難題,這主要是由於環氧樹脂廢水中含有大量老化樹脂和較高濃度的堿鹽,采用傳統的廢水處理方法難以奏效。特別是電氣、電子、建材對環保產品的要求呼聲很高,目前大量使用的非環保型溴化環氧樹脂在覆銅板、阻燃電澆註料中已受到壹定限制,開發無鹵阻燃環氧樹脂迫在眉睫。環保型水溶性環氧樹脂、無溶劑環氧樹脂、高固體分環氧樹脂產量還很低,品種不多,要大力推進開發。
最後,要加快原料、輔料配套發展。目前,我國雙酚A、環氧氯丙烷等固化劑的產量遠遠跟不上環氧光固化塗料用環氧樹脂的研究。
妳比較壹下,其實不管是哪個行業,只要妳去研究妳就會發現,他們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就是研究環氧樹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