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膽只是壹種常見的中藥。在中醫實踐中,它可以代替許多中草藥用於對癥治療。黃帝內經》、《傷寒論》等四大中醫經典中提到的壹些病癥處方,都是用其他藥材代替熊膽,這也是古代社會對野生熊資源的壹種保護措施。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熊膽的醫學價值已逐漸被證明並非不可替代;同時,由於動物保護意識的覺醒,近20年來獵取熊膽的行為逐漸減少。
中國民族醫藥協會香港地恩會的壹份報告顯示,至少有54種中草藥具有與熊膽相似的功效,包括:常春藤、蒲公英、菊花、鼠尾草、大黃等。
擴展資料
中西醫:熊膽並非不可替代?活熊取膽需控制
中醫利用熊膽已有上千年歷史,西醫也有利用熊膽的歷史。記者通過果殼網找到藥理學專家 "窗外敲雨 "和臨床醫學研究生 "小楷",他們都認為熊膽產品完全可以被人工合成產品取代。
"窗外敲雨 "介紹:熊膽中的主要成分是膽汁酸,包括熊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膽汁酸、去氧膽酸等,其他成分包括膽色素、氨基酸、膽固醇等,其中熊去氧膽酸是獨特成分。"XIAO KAP公司稱,熊去氧膽酸是唯壹壹種經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用於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藥物。而熊去氧膽酸的缺點是治療膽石癥的效果較差,不能替代手術治療。
兩位現代醫學專家都表示,現代醫學不用熊膽或熊膽粉,是因為有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膽酸。而且,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膽酸純度高、雜質少、濃度完全可控,無論是療效還是安全性都優於熊膽和熊膽粉。目前,熊膽產品主要由中醫師使用。在歐美,人工合成的熊膽制品已成為上市藥品。
百度百科 - 熊膽
人民網 - 中西醫:熊膽並非不可替代?應控制活熊取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