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黴素G的主要不良反應是什麽?有何臨床表現?如何預防和治療?過敏反應:藥疹、蕁麻疹、藥熱、支氣管哮喘、脈管炎、血清病樣反應,不嚴重,停藥後可消失。嚴重為過敏性休克,表現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性哮喘、血壓下降、循環衰竭、驚厥、昏迷等休克癥狀,搶救不及時迅速死亡。防治措施:①用藥前詢問病人過敏史,有青黴素過敏史者禁用,對其他藥物過敏者慎用;②註射液需臨用前現配,初次註射應作皮試,換用不同批號和不同廠家品種時也應作皮試;③避免在饑餓時註射,註射後應觀察30min;④備好急救藥品和器材,壹旦發生過敏,必須及時搶救,如立即皮下或肌肉內註射腎上腺,必要時加用糖皮質激素或抗組胺藥。(赫氏反應:在治療梅毒、鉤端螺旋體病或炭疽病時,可有癥狀加劇現象,表現全身不適、寒戰、發熱、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可危及生命。於12—24h消失。其他:肌內註射可致局部疼痛,紅腫或硬結。如誤註入神經可發生周圍神經炎,鞘內註射可引起腦膜炎或神經刺激癥狀,產生肌肉痙攣性抽搐,昏迷等癥狀。大劑量青黴素鉀鹽或鈉鹽靜脈滴註,可引起明顯的水、電解質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