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發現大便次數增多,大量大便呈糊狀、不成形,就要引起重視了,這是在提醒我們身體有壹些疾病。
這種情況,中醫稱之為“便溏”,是指大便呈泥狀,不成形。病人的主要表現是大便稀。中醫認為脾虛是最常見的便溏病因病機,脾主運化,促進氣機清泄。如果脾虛導致清氣下降,則轉為內濕,生便溏。
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是壹個有機的整體,各器官各司其職,所以身體是健康的。其中,脾胃主運化,具有化氣和血、運化食物的功能。所以《黃帝內經》也記載:“脾胃為糧倉之官,五味出。”指出水谷的消化和運輸需要依靠脾胃的功能。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當食物從口入胃時,胃會分泌胃酸等物質來分解食物,而在這個過程中,“脾”也參與了消化內分泌和神經調節的過程。就像《黃帝內經》說的“脾主胃,津液循環”。
如果脾健康,體內攝入的食物就能及時轉化為氣血,滋養身體,營養物質就能輸送到身體各個器官,維持生命活動。
如果妳在日常生活中過度勞累,不能控制飲食,或者久病使脾氣受損,導致脾虛,那麽飲食中水谷的運化異常,導致精微運化,顆粒停滯,水積成濕,形成內生濕,清濁混淆,最終誘發便溏。這就像是同壹條土路。下雨的時候,路上會有很多帶泥的地方,甚至會出現臟兮兮的水坑。
這個現象,在《蘇文·陰陽應象大論》中,也談到了“清氣為下,則必產瀉;濁氣上頂,則生?膨脹了。”說明脾氣主升清,胃氣主降濁。脾胃出了問題,胃氣不降反升,就會出現噯氣、呃逆、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如果脾氣未能上升,稱為脾氣虛弱,嚴重者稱為脾氣抑郁,會出現腹瀉、便溏等癥狀。
現代醫學認為,便溏的大便是不成形的、軟而混濁的,還可能伴有不消化的東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腹瀉”。如果病程持續1周以上,可提示器質性病變;如果病情嚴重,可使人體大量失水,使機體處於脫水狀態,從而使血容量減少,血液粘度增加,影響血液循環,引起血栓形成和血管堵塞,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脾虛,但據調查,在這些人中,真正重視並及時調整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只是采取食療或者自己吃藥。但是脾虛證的表現多種多樣。不同的患者癥狀不同,如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年齡、體質等,用藥也要有所不同。盲目使用健脾藥物,或者“東窗事發”,照搬其他患者的藥方,很容易適得其反,導致脾氣更差。
在中醫臨床實踐中,脾虛證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其中,輕度脾虛以氣虛為主,主要表現為腹脹、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加重、四肢乏力、精神倦怠、少言懶語、消瘦、肥胖浮腫、舌苔淡等。
中度脾虛以脾陽虛為主,主要表現為腹脹,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加重,甚至食少便脹,體虛乏力,神疲乏力,氣短懶動,形體消瘦,大便溏薄,持續腹痛,溫熱壓痛,或手足發涼,小便短或白帶,舌質淡白,苔白滑。
重度脾虛以脾虛為主,常伴有中氣郁結、脾不統血等典型癥狀。例如,除了上述癥狀外,甚至還可能出現慢性腹瀉、脫肛、子宮脫垂以及各種慢性出血性疾病。
為改善脾虛引起的大便變形能力,中醫壹般選用補中益氣湯、沈淩白術散為基本方劑,隨證加減。其中補中益氣湯重在補中升陽,故多用於脾虛嚴重者,而沈淩白術散多用於輕中度脾虛證。
沈淩白術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被後人視為治療脾胃虛寒泄瀉、“滋土生金”的代表方劑。該方劑由白扁豆、白術、茯苓、甘草、桔梗、蓮子、人參、砂仁、山藥、薏苡仁組成。
其中人參、白術、茯苓為君藥,用於益氣健脾,還能祛濕。山藥益氣、健脾、收斂;蓮子肉補脾澀腸;白扁豆健脾祛濕;薏苡仁健脾利濕;四藥* * *是部長藥。輔以砂仁,能芳香化濕,行氣健脾;桔梗宣肺氣,與砂仁配伍能順氣,增強茯苓、薏苡仁的利濕作用。炙甘草能益氣,調和中西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沈淩白術散可通過改善患者腸道菌群來改善腹瀉、便溏癥狀。
需要註意的是,陰虛火旺者慎用,以防滲濕傷陰。而且長期便溏的患者,病情纏綿,反復發作,有的患者是間歇性便溏,所以實際發病原因會比較復雜,可以是濕熱所致,就像古代名醫朱震亨在他的醫學著作《平治集》中提到的:“泄水者,漸汗積粘臟,脾腎不足,肝氣不足也可。”所以在實際調理中,要結合自身情況,以辨證為前提,抓住病機關鍵,標本兼治。
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從以上相關表達中受益,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