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十大補血藥材
1、當歸
當歸是兼具補血和活血功能的良藥,尤其對婦科常見病,如月經失調、痛經、閉經等。有效。當歸性味甘、溫、潤,壹般人吃了都有好處,但發熱、出血者不宜食用,孕婦也要遵醫囑服用。
2、何首烏
為常用的滋補強壯藥。何首烏塊根入藥,味苦、甘、澀,性微溫,若生用,功在通便;若制,功在補肝腎、益精血。還有壹種白首烏,是以蘿藦科植物白首烏的塊莖根部的皮消入藥,雖與赤首烏相同,但補力較弱。
由於何首烏具有促進紅細胞發育、降低膽固醇、抗動脈硬化和輕瀉等多種藥理作用,是重要的抗衰老藥物之壹。它不僅為滋補強壯佳品,也是烏發、悅顏、潤膚之要藥。年老體弱者常服大有益處。
3、人參
人參不僅能補血,還能補氣,與當歸、黃芪煲湯,有明顯的補血功效。
4、龍眼
曬幹後為桂圓,能安神益氣、補氣養血,又因其含有維生素A、B族維生素和葡萄糖等,對養顏延年也有壹定功效。
5、阿膠
阿膠性平,入肝能補血,入腎能滋陰填精。阿膠富含膠原蛋白,能促進紅細胞的合成,有明顯的補血作用。能促進紅細胞的合成,有明顯的補血止血作用。同時,也是女性保健美容的佳品。
6、枸杞
以前,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入藥,味甘,性平,功能補腎生精,益血明目,烏發養顏,為滋補肝腎之佳品,被譽為歷代保健良藥。如《神農本草經》中說:"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
《食療本草》稱其能 "堅筋耐老,除風,補筋骨,能益人去勞。"據藥理研究,枸杞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有抗動脈硬化作用,故用它防治高脂血癥、動脈硬化性高血壓、冠心病等老年病。
7、人參
人參具有氣血雙補的功效,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使內分泌協調,精血得以生發,氣血流通,在防癌、抗衰老等方面有較好的功效,是補血的 "藥材之王"。
人參應與熟地、當歸等補血藥同用,人參最好用文火燉煮,這樣才能很好地發揮其藥效。另外,需要註意的是,在服用人參期間,不能喝茶、吃蘿蔔,以免解除藥效影響藥力。
8、白芍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有養血榮筋、緩急止痛、柔肝健脾等功效,為陰血不足、肝火亢盛之常用藥,尤為婦科良藥。如《日華子本草》雲:"主婦人諸病,前後諸病"。臨床上常與熟地、當歸配伍,用於治療婦女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經後腹痛;與炙甘草配伍,用於治療若澤、脘腹、小腹、頭目、四肢肌肉拘攣疼痛。
10、雞血藤
昆明雞血藤與山雞血藤同藤,味甘、苦,性溫,能養血、活血、調經,現代研究證明,有升白細胞的作用,可用於過多放射線照射引起的白細胞下降。用雞血藤汁熬膏,有大補氣血、強筋壯骨、通經活絡的功效,老人和婦女可常服體虛者,可治手足麻木、癱瘓、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和拉傷等。
2、常見的補血食物
(1)桂圓肉
桂圓既我們常說的龍眼,龍眼中除維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含量豐富外,還含有大量的鐵,是孕婦和產婦補血食物的最佳選擇。
(2)海帶
海帶之所以有補血的功效,是因為海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物質可以促進人體吸收大量的鐵元素,達到補血的目的。
(3)胡蘿蔔
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和礦物質,是補氣養血、改善腎虛的極佳食材,此外還能補血養肝、補中益氣下氣之外,還能改善因肝血虧虛而引起的視力減退、夜盲癥等病癥,還能改善因脾虛食滯而引起的消化不良和呃逆現象。
(4)葡萄幹
葡萄曬成葡萄幹後,每100克含鐵量在9.1毫克左右,葡萄在鞣制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果皮中的壹些穩定的營養成分,葡萄皮中的營養元素含量遠遠高於葡萄的果實,是壹種很好的補血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