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應該怎麽選擇
事實上,市售止痛藥大致可分為兩種,壹種是 乙醯氨酚類藥物(Acetaminophen) ,如普拿疼、斯斯等,主要塬理是讓藥物直接作用在腦中樞神經,阻斷疼痛傳導,達成鎮痛或解熱的效果。
另壹種,則是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簡稱NSAID),又稱為抗發炎止痛劑 。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主任吳淑娟指出,因為身體發炎時,體內會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引起疼痛,這類藥物能抑制這種反應,達到解熱、鎮痛、消腫等減緩發炎反應的效果。常見像是非炎、莫痛錠、布洛芬等都是藥局常見的抗發炎止痛劑。
依照疼痛原因選擇
壹般來說,如果是單純的感冒或發燒所引起的頭痛,或者輕微的生理痛、牙痛,只要使用乙醯氨酚類的藥物就可以獲得改善。
不過,如果是因為發炎引起的疼痛,如支氣管炎、扁桃腺炎,或者是關節扭傷、僵直性脊椎炎、急性痛風等,使用抗發炎的止痛劑,對於緩解癥狀的效果就會比較明顯。例如五十肩患者,肩部開始有輕微疼痛與僵硬,肩膀的整體活動受限,除了復健外就可以考慮使用如Diclofenac這類藥物,常用的止痛貼布中也經常含有這類的成分。或者像是拔完智齒後,有些人傷口腫脹化膿,如果吃了乙醯氨酚類藥物仍然感到疼痛,就可以考慮使用。
但吳淑娟提醒,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狀況不同,像有些人會覺得Ibuprofen(異布洛芬)用在經痛的治療效果較好,民眾可以在諮詢藥師後選擇不同成分的藥物,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止痛藥。
止痛藥的負面影響主要有這樣幾方面
壹、對消化道的不良影響。人們常用的止痛藥,主要是口服的,這些口服的止痛藥對胃的刺激很大,主要是對胃粘膜的破壞。長期吃止痛藥的人,會明顯表現出胃部的不適,比如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疾病。另外,口服的藥物需要經過肝臟的代謝,所以過分的口服止痛藥也會加重肝臟負擔,對肝臟也不好。
二、對痛覺傳導的副作用。就像身體會對某些藥物產生依賴壹樣,止痛藥也是壹樣的。長期處於疼痛的患者,由於疼痛這種不良刺激本身就會對身體構成不好的影響,所以人的內心會極度排斥疼痛,希望可以借助外力消除疼痛,那麽隨著止痛藥的不斷使用,人們對於藥物的依賴也就會越來越強,所以有可能導致最後大劑量止痛藥都無濟於事的地步。
三、對疾病診斷造成影響。人的疼痛其實是對人有利的,因為知道自己哪裏不舒服,哪裏有疼痛不適,而且對於疼痛的程度能夠進行精確的描述,那麽這些對於醫生診斷都是極有幫助的。但是,當使用了止痛藥物之後,這些癥狀可能被藥物給麻痹了,所以患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哪裏不舒服,這會給醫生診斷帶來很大的影響,甚至造成對病情的誤判。
四、對心血管的不良影響。由於止痛藥物主要依靠阻斷傳導通路來達到止痛效果,所以有時候難免會殃及身體其他部位,比如受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由於信號被止痛藥阻斷以後,可能會影響血管收縮,心臟的搏動等不適。在這方面,麻醉藥物是最常見的止痛藥物,有些患者經過手術後,會因為麻醉藥的影響而出現頭暈、心率失常等問題。
所以,大家在不得已的時候,千萬不要隨意去使用止痛藥物,壹方面對身體影響不好,二是對醫生的診斷也會造成幹擾。因此,大家對待疼痛的反應不是首要止痛,而是迅速弄清楚病因之後,再展開相應的治療,從而減少身體受到更大的傷害。
止痛藥分為非麻醉性止痛藥和麻醉性止痛藥
非麻醉性止痛藥
壹般在藥店可以直接買到,就是我們常見的退燒藥、感冒藥的主要成分,代表藥物為解熱鎮痛類藥,如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這類藥物既有退燒的作用又有鎮痛的作用,常用於緩解輕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痛經。這類藥物是沒有成癮性的,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胃腸道不適,長期大劑量使用可誘發胃潰瘍、胃出血或穿孔及肝腎功能的損傷。
非麻醉止痛藥還有復合制劑,如去痛片(索米痛),除含有上述的解熱鎮痛藥成分之外,還加入了興奮劑咖啡因和安眠藥苯巴比妥,後兩者為國家特殊管制的第二類精神藥品,長時間使用可能發生藥物依賴性(成癮),但是成癮性很小,也容易戒斷,雖不建議長期服用,也不必過於緊張。
麻醉性止痛藥
不能直接從藥店購買,需要醫生特殊的處方才能得到。如強阿片類的嗎啡、杜冷丁和弱阿片類的曲馬多等。這類藥物鎮痛作用較強,長期使用或濫用容易成癮,是國家嚴格管制的特殊藥品。對於癌痛或長期中、重度疼痛的患者,規範化的使用麻醉性鎮痛藥,可以減少成癮性的發生。事實上,規範化使用該類藥物致成癮的現象很少見(占0.033%)。
由此可見,我們常見的解熱鎮痛藥是沒有成癮性的,輕中度的疼痛使用該類止痛藥來緩解,也無需“談藥色變”。按醫生規定的劑量服用,不私自疊加使用,及時跟醫生溝通出現的不適,醫生可選擇相對安全的COX-2抑制劑,如塞來昔布、羅非昔布等,他們既有較好的止痛效果,又有很好的胃腸保護作用。另外壹類麻醉性的止痛藥,醫生也會根據病情,慎重選擇,規範治療,盡量杜絕或減少成癮性的發生。
只要選擇合理的藥物並規範使用,80%以上的患者可以享受無痛的生活。
痛經真的不能吃點止痛藥嗎
答:能吃!但別盲目吃
目前認為,引起痛經要“背鍋”的是“前列腺素”,因為是它,使臟器官和血管收縮。如果“前列腺素”分泌得太多,子宮裏的平滑肌收縮太“猛烈”,血管也痙攣了,能不痛嗎?在大姨媽來時,有些人為什麽會拉肚子、腰痛、頭痛?這依然還是“前列腺素”的鍋。此外,前列腺素還會增強人對疼痛的感覺。而我們能在藥店買到的止痛藥,像阿司匹林、撲熱息痛、芬必得、布洛芬、吲哚美辛,本質都是“非甾體類抗炎藥”(解熱鎮痛藥),它恰好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能阻止它“調皮”,疼痛也就變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