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深山人未知
迄今為止,"苦丁茶 "至少有兩千多年的飲用歷史,學者們挑挑撿撿,在東漢時期的《桐君錄》中,終於找到了這樣的記載---"南方有瓜蘆木,亦如茶,以苦澀為荼飲,亦通夜不寐"。--"南方有瓜葦木,亦如茶,以苦澀取為屑茶飲之,亦通夜無眠......"。
據說,解放後,有學者在廣西大新、廣東大埔等地實地考證後,認為當地村民稱之為 "苦丁 "的常綠大喬木,就是古書中記載的 "瓜蘆木",但從氣候、土壤、濕度等自然條件分析,多產於廣東南部地區。但從氣候、土壤、濕度等自然條件分析,比廣西更南的廣東海南其實更適合苦丁茶的生長,只是苦丁人壹直找不到 "物證",而且,單從書本上看、如《廣東植物誌》、《海南植物誌》、《海南島及廣東沿海島嶼植物名錄》等權威名著中,都找不到關於海南島野生苦丁茶樹自然分布的記載。野生苦丁茶樹的分布記錄。
得益於壹位對苦丁茶研究情有獨鐘的學者,1995年6月,海南大學苦丁茶研究所所長劉國民博士揭開了海南野生苦丁茶的神秘面紗。博士本著壹個學院派的執著,壹遍又壹遍地走進大山,壹遍又壹遍地走進雨林,不放過任何壹個細節,終於在七仙嶺原始森林中,發現了這棵在孤寂中拔地而起的數株春華秋實、零星分布的海南野生苦丁茶母樹,它們每株高達20多米,胸徑達50厘米-60厘米粗,那壹刻,劉國民感覺就像見到久違的親人壹樣激動......。
緊接著,在島中南部海拔500米-1000米的壹些地方,又陸續發現了更多的海南野生苦茶樹。在白沙境內發現了迄今為止全島最大、也是全國最大的野生苦茶樹。這棵野生苦茶樹樹幹筆直細長,樹高42米,可與14層樓相比。樹幹最粗處,樹圍達2.35米,兩人手拉手才能抱過來。
人們恍然大悟,野生苦丁茶其實早已在許多不經意的地方悄悄守候:在三亞立才農場,曾經發現過40多株野生苦丁茶;在七仙嶺、吊羅山、霸王嶺、鸚哥嶺、石梅灣,以及五指山、陵水等縣市,也發現過海南的野生苦丁茶樹。據劉國民博士統計,目前全島已查明的野生苦丁茶樹約500棵左右,是目前發現野生苦丁茶樹數量最多的地區,而且這些已發現的野生苦丁茶樹往往成片生長在壹起,而廣西、廣東等地的產地則很難見到成片的。
海南島發現的優質野生苦丁茶樹引起了國內的關註,廣東大埔縣曾有人專門到保亭等地請當地人進山尋找,每公斤鮮葉的收購價高達30元。但遺憾的是,有些農戶只采不種,采取 "殺雞取卵 "的辦法,每找到壹棵苦茶樹,就把老葉和嫩芽壹掃而光,更有甚者,幹脆把樹砍掉采摘,對野生苦茶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這壹點,讓劉國民每每心痛不已....劉博士歷經千辛萬苦從原始叢林中重新發現苦丁茶,自然不希望歷史再次重演。劉博士希望,壹方面繼續以扡插和組培的手段,繁育出大量苦丁茶種苗,在海島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另壹方面,在全島建立多個基地,對海島的野生苦丁茶樹進行異地保護和快速無性繁殖,使這壹珍貴的植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
黎家早已認寶
讓我們回望海南中部的煙霧繚繞的大山,因為歷史沒有像劉全國那樣在同壹時間發現當地的野生苦丁茶樹,遮蔽了最真實的事實--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後來有學者"
其實,在五指山七仙嶺腳下的黎寨,苦丁茶早已是當地百姓生活中壹件很普通的 "事"......。
時至今日,當地仍有人將深山裏采摘的野生苦丁茶老葉用線紮成捆,放在竈臺上熏烤。幾十年前,賴家常把這些苦丁茶葉拿到山外去換米,往往幾十片老葉就能換壹鬥米,可見苦丁茶葉的珍貴。如果感冒了或者嗓子疼、血壓高,黎家人會隨手從竈膛裏揪幾片曬幹的苦丁老葉,放在鍋裏煮壹煮,就成了治病的苦味,喝上滿滿壹大碗,病痛大多會減輕不少。
黎族人知道從何時起用苦茶治病,無從稽考。壹位八十多歲的黎族草藥老人說,從祖輩起就已經懂得用苦丁茶(黎語稱 "麥丹")治病,已經流傳了幾百年。李老漢經常到山上采回苦丁葉,曬幹後紮成捆,掛在竈膛裏,保持幹燥,不變質,凡是求醫者,不管患什麽病,都要把苦丁茶熬汁服用,如不能痊愈,就認為已經病入膏肓,不是壹劑湯藥就能解決的。
而在保亭七仙嶺壹帶的黎族村寨,苦丁茶餅是黎家婚嫁上的吉祥物。黎族苦丁茶餅壹般有兩三厘米厚,兩個手掌大小,有的做成方形,有的做成圓形。或把苦丁葉搗成泥,和糯米粉壹起拌勻後做成餅狀,再放在爐子上烘幹;或用熱水把苦丁葉撈成壹塊塊餅狀,上面鋪上米粉,壓幹後,再放壹層苦丁葉,再放上米粉,再壓,如此反復幾次,壹塊堅實的苦丁餅就做成了。
還有更有趣的,李家小夥訂婚時,壹定會挑八塊這樣的苦丁茶餅,挑四塊放在壹頭,連同檳榔等禮品壹起送到女方家。結婚當天,新娘家也會挑八片苦丁茶餅,同樣是壹頭挑四片,送到男方家。不同的是,新娘家送來的苦丁茶餅不能隨便打開,這些茶餅的四片用壹根細細的紅線打成壹個結。由男方村中最有威望的長輩解開紅線結,解開後,當然是壹陣歡呼,眾人舉杯祝福新郎新娘。然後拿出壹塊苦茶餅,放進鍋裏熬煮,祝福親朋好友每人喝上壹大碗;如果解得慢,就迎來壹片叫好聲,長輩們只好加把勁,趕緊解開紅線結,不要影響喜慶的婚宴。
黎家的用意,大概是希望女方嫁過去後,夫妻倆能夠和和美美地生活在壹起,即使是不順心的事,村裏的長輩也會馬上幫小兩口解開。在壹些黎族村寨,這樣的傳統習俗至今還保留著。
亦藥亦茶綠黃金
像黎家壹樣,在全國許多地區,苦丁的老葉和嫩芽既是茶又是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飲用歷史。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 煮飲,止渴明目除煩,令人不寐,消痰利水(即、利尿)、通小腸(即治療結腸炎)、治淋病、止頭痛煩熱、攝咽(即去痧利咽)、清上膈(即清肺)。" 現代科學研究進壹步證實,苦丁茶冬青具有顯著的降血壓、降血脂、清熱解毒和利濕等功效。而早在古代,苦丁茶葉就作為茶葉的增效劑或代用品,作為貢品被皇帝視為珍饈。
上世紀80年代初被重新 "挖掘 "出來後,苦丁茶開始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大面積集中種植,目前,海南苦丁茶種植面積已達數千畝,均為苦丁茶冬青,主要分布在澄邁、瓊中、萬寧、五指山、保亭、白沙等地、種苗主要來自保亭、白沙和廣西大新等島內,少量來自廣東大埔。海南苦丁茶年產值達5000-6000萬元,已成為旅遊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海南特產。
苦丁茶的嫩芽呈紫紅色,如果不及時采摘就會從紫紅色逐漸變綠成為革質,海南苦丁茶與廣西、廣東等地的冬青苦丁茶雖然壹樣,但成葉更肥大,更有光澤,最大的成葉長達30厘米,寬達11厘米,比成年人的手掌還要大。海南苦丁茶壹年四季均可采摘,島外壹般12月至次年3月不能采摘。
優質苦丁茶的采摘和加工要求很高,要選擇苦丁茶芽葉細嫩,葉面有明亮油光,葉片肥厚柔軟,呈紫色或淡綠色,晨露幹後立即采摘。特級苦丁茶要經過殺青、揉撚、幹燥等十六道工序。每道工序的要求都非常嚴格,所用的木炭等材料都要求是荔枝龍眼的材料。殺青後細嫩的苦丁茶葉,由工人小心翼翼地揉撚成小條茶,整齊地擺放在竹篩裏等待下壹道工序。這樣,壹個工人壹天最多只能加工1斤特級苦丁茶。
苦丁茶可以單獨沖泡,也可以與其他茶葉、藥材混合沖泡。單獨沖泡時,只需取壹兩苦丁即可,沖入沸水中,細細的苦丁茶在水中慢慢展開,直到最後完全舒展,還原成綠色的苦丁茶芽,猶如綠葉仙子漂浮在水中。此時,湯色已變得綠中帶黃,清澈明亮,同時,還散發出淡淡的茶香。初啜壹口,微苦帶些澀,但只片刻,陣陣甘甜便在唇齒間蕩漾開來。
若與烏龍茶、綠茶、龍井、毛尖、花茶等混飲,既可品嘗到這些茶的原汁原味,又有苦茶回甘潤喉的優點。因此,苦丁茶在茶葉中得到了 "茶膽 "的美譽,也就是說,無論哪種茶葉,苦丁茶在風味上都能與之相匹配,而且經過調配後的苦丁茶更是別有壹番風味。當然,苦丁茶與其他茶類的搭配比例壹般為1:9,最高不要超過2:8,否則,苦丁茶會掩蓋其他茶類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