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原由衛生部承擔的保健食品審批職能劃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同年10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啟動了保健食品受理審批工作。目前,保健食品的質量標準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保健食品的生產和市場監督由衛生部等部門負責。
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SFDA)獲悉,關閉了近半年的保健食品審批大門本月又重新開啟。1019個從衛生部移交到SFDA的已受理但尚未完成審批工作的保健食品註冊申請,將於12月之前全部審批完畢。而從10月10日開始新受理的品種,將於12月啟動審批工作,預計明年2月份完成審批工作。另據SFDA藥品註冊司司長謝曉於透露,保健食品有關法規的修訂工作也將於明年初啟動。
據悉,衛生部原承擔的保健食品審批職責已劃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目前,兩部門的職責移交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今後國家頒發的保健食品審批批準證書為“國食健字”。
謝曉於表示,此次,衛生部移交過來的1019個待批品種中,參加評審大會但沒有完成的有492個;已經受理但沒有參加評審大會評審技術審批工作的壹***398個;完成技術評審待行政批準的38個。所有品種都會在11月中旬收到SFDA的評審意見,12月之前全部評審完畢。而10月10日以後新受理的品種目前已有近百個。
至於申請企業所關心的保健食品審批轉移到SFDA後的手續、技術要求有何不同?謝曉於表示,在現行有關規定未作出修改之前,依然執行原衛生部頒布的規定。有關技術審批的工作依然由原衛生部評審專家評審,衛生部出具的檢驗報告在沒有重新論證之前依然有效。
此前,各省的保健品申報都需要地方相關部門初審,對此,謝曉於表示,由於省級藥監部門改革要到明年初才到位,為了不影響申報工作,暫由國家直接受理。但她強調,不需要地方初審並不等於取消初審。由SFDA直接接受初審。
謝曉於透露,明年初修訂完善保健食品的有關法規工作將啟動。SFDA為完善法規將進行全面調研。另外,SFDA還將就保健食品批號換證摸底普查。過去的“衛食健字”轉由SFDA審批後文號改為“國食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