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陜西省財政廳、陜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陜西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以下簡稱:《補償辦法》)的通知。 這已經不是第壹次出臺此類補償辦法。早在 2014 年,陜西省衛計委、省財政廳、省藥監局就出臺了《陜西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以下簡稱:《補償辦法》)。 而後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和國家疫苗管理法》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辦法》等有關規定,進壹步規範我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管理工作,保護受種者權益,合理合法解決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問題等因素,對《補償辦法》進行重新修訂並印發。 不同疫苗的分類 《補償辦法》將疫苗分為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主要覆蓋範圍為免疫規劃疫苗引起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對於免疫規劃疫苗,《補償辦法》解釋為政府免費向居民提供,居民應當按照政府規定接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省級人民政府在實施國家免疫規劃中增加的疫苗,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衛生計生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者群體預防接種中使用的疫苗。 非免疫規劃疫苗是指居民自願自費接種的其他疫苗。 非免疫規劃疫苗引起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可參照本辦法執行,由接種單位所在地縣級衛生部門負責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處理。 壹次性補償 值得註意的是,《補償辦法》明確需要調查診斷的異常情況,包括群體性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以及受種者死亡、重度殘疾等。 同時,由省、市、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成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專家組,負責轄區內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工作。 其他任何醫療衛生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診斷。 因免疫規劃疫苗引起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診斷完成後需要對受種者進行補償的,補償費用在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安排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專項補償資金中列支。 因非免疫規劃疫苗引起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需要對受種者進行補償的,補償費用由相關疫苗的許可使用單位承擔。 對補償資金有異議的,由接種單位所在地縣級衛生部門組織當事人、疫苗上市許可持有人和相關單位進行調解。 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此外,各級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專家組工作經費由同級財政部門在預算中安排。 值得壹提的是,因疫苗質量不合格給受種者造成損害的,依照《中華人民***和國藥品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而因接種單位或者個人違反預防接種工作規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準則、接種程序給受種者造成損害的,依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上一篇:免疫球蛋白能報銷醫保嗎下一篇:小龍蝦喜歡吃什麽餌料,什麽天氣龍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