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歲寶寶輸液的危害
1.如果輸液時不小心,那些隨液體進入靜脈的氣泡會對人的生命安全留下致命的詛咒。
2.頻繁輸液會造成人體產生強烈的耐藥性。壹旦出現吃藥打針無法控制的大病,輸液很難控制病情的發展。
3.無論大病小病,習慣於依賴輸液,會嚴重削弱兒童免疫系統的抗病能力,甚至使兒童免疫系統因為失去了殺死病毒的必要運動機會而失去抵抗病毒的能力,導致免疫系統能力低下,給兒童健康埋下重大隱患。
4.通過輸液直接進入靜脈的藥物可以迅速抑制病毒,但其毒副作用也會通過靜脈直接影響血液、臟器甚至大腦中樞神經系統。
輸液過敏反應
相對來說,口服藥物要經過腸道吸收,過濾掉不需要或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再進入肝臟代謝。經過這樣的過程,血藥濃度會降低,從而降低過敏反應的概率。當藥物在輸註過程中直接進入血液,發生過敏反應的概率比較大,速度也比較快,甚至有些過敏反應是致命的。輸液藥物的顆粒太大,長時間積累容易造成肺堵塞,影響肺功能。與口服藥物相比,頻繁輸液還可能影響身體的某些器官。
任何藥液在生產過程中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國家在這方面也有相應的標準。國家藥典規定的液體藥品所含不溶性微粒直徑不得超過10 nm。但有調查發現,市場上銷售的很多輸液藥物中含有直徑超過這壹規定的不溶性微粒,有的甚至達到50納米以上。人體最窄處的毛細血管不超過10納米,所以壹旦輸液藥物的顆粒過大,就會造成血管內的堵塞。
藥物進入血液後,全身的靜脈血都會回流到壹個屏障器官,也就是肺,肺可以起到過濾器的作用,所以只要直徑大於毛細血管最窄處的顆粒被肺過濾掉,就只能留在肺裏。這些顆粒無法通過代謝排出體外,會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通暢。這些顆粒在肺部的堆積使得氧氣交換不充分,人體呼吸困難。顆粒卡在血管裏,無法清除。這時身體自動采取第二種處理方法,就是把這些顆粒包裹起來,形成更大的團塊。如果輸液時經常輸不合格的藥物,肺部會堆積很多這樣的腫塊。
輸液的主要優點
1,容易達到藥物的治療濃度,並能持續維持治療效果所需的恒定濃度。
2.可以靜脈註射刺激肌肉和皮下組織的藥物。
3.可以快速補充身體流失的液體或血液。
4、靜脈營養輸液。
輸液的發展
現代靜脈療法起源於19世紀,19世紀是醫學大發展的世紀。第壹次偉大的成就是在1818年,詹姆斯·布倫德爾在倫敦進行了第壹次人與人之間的輸血。1834年,布倫德爾又壹次人與人之間的輸血,接受輸血的女子因失血過多生命垂危。因此,布倫德爾進壹步認為,出血導致的失血與低血容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