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艾灸治療是用 "壯 "來記錄治療時間的,因為艾灸治療時,用的是艾絨制成的錐形灸柱,壯就是指這種灸柱從點燃到燃盡的時間。現在使用的是經過加工、尺寸標準化的艾條。因此,現在治療所需的時間已改為以分鐘為單位。
針灸治病,在國內外影響深遠,但現代人所說的針灸,大多時候僅指針刺療法,已很少包括艾灸的內容。
灸法的起源、形成和發展
"灸"《說文》釋為 "灼也",是灼燒身體以治病的意思。起初,用樹枝、柴草等生火做煙,熨、燒、燙以消除疼痛,後來才逐漸選用 "艾絨 "作為主要灸材。
灸法不離本
知艾、炙、分、久,為灸法之本,則明末而用可知矣。
2.1 艾灸--以艾為熱源
艾灸以艾為熱源,是光電或其他發熱物質所不能比擬和替代的。
母愛--艾熱
只有艾絨在燃燒狀態下發出的紅外輻射光譜與人體紅外輻射光譜具有驚人的壹致性,才能使艾灸的熱力和純陽之力深入臟腑,才具有 "灸通"。灸通 "的特點,祛除陳寒痼疾。
A、艾越老越好 "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孟子離婁》
B、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之好
C.可以祛病
《名醫別錄》稱為 "醫草",《本草綱目》稱為 "灸草",不僅可以灸病,還可以祛疫
2.2 艾灸不背離傳統--保持傳統灸法
艾灸不背離傳統,二是保持傳統灸法直接簡潔的品種。
要在傳統灸法的基礎上談改進和發展,即以艾絨為灸材,以手法操作針灸。
2.3 艾灸不離本--保持穴位狀態
保持穴位狀態。強調灸針取穴的重要性。而不是大面積烘烤體表。
2.4 灸不離宗--灸字當頭長
保護好 "灸 "與 "長 "的關系
灸從火中長
火必長,火必長,火必長。火必久而有效。
灸法功效
1、疏風解表,溫散寒邪
2、溫通經絡,活血逐痹
3、回陽固脫,升陽舉陷
4、祛瘀散結、拔毒清熱
灸法與再生
古人灸法很講究
灸前三日,忌勞役,節飲食,戒憂思怒;
灸後不可立即飲茶進食,宜入靜室,平臥片刻,遠離人事,忌性欲,心平氣和。
凡百解,尤忌大怒、大勞、大饑、大飽、大熱、大寒,飲食宜清淡,禁厚味生冷,蓋所以益氣和胃也。
今人雖不似古人之警句,然飲食有節,家務慎重。
艾灸的註意事項
禁灸
頭部兩側血管,頸部兩側頸動脈附近、腹股溝、腕部、腘窩、面部及心臟正上方恥骨區位置
禁灸
禁灸
禁重
1、傳染病、發熱、惡性腫瘤、化膿性疾病忌重灸
2、各種皮膚病忌重灸
3、妊娠期忌重灸
4、大病後身體嚴重虛弱忌重灸
5、易出血體質忌重灸
艾灸可作為治療疾病的有效方法。
小毛病:頭痛、發燒、感冒、腹瀉、痛經、濕疹、過敏、鼻炎、咽炎
慢性病:高血壓、心臟病、結石、痛風、婦科病
也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艾灸是最常用最方便的保健手段
治療效果非常強大:條件很簡單,壹枝艾條和正確的方法
艾灸基本原則
壹、近(局部)穴位的作用
二、遠(巡回)穴位的作用
三、傳統特效穴位
四、臨床經驗穴位
五.天人相應穴
六.病理反應穴
切記喜歡、轉發、關註!
更多中醫知識,點擊了解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中醫知識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