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及宗旨 ? 同仁堂的價值取向源於“可以養生,可以濟人者惟醫藥為最”的創業宗旨。它所體現的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德、善”。因此,“患者第壹,顧客至上”始終是同仁堂追求的最高境界。
同仁堂質量文化是以藥品療效為核心的全面質量保障體系和現代制藥規範。它概括為“安全有效方劑;地道潔凈藥材;依法科學工藝;對證合理用藥”。它所形成是壹種對藥品質量高度負責的文化理念,並滲透於制藥、營銷管理和各項工作之中。
同仁堂經營理念是“誠信為本,藥德為魂”。具體體現是以患者為中心的“以義取利,義利***生”的行為理念。它所形成的是“德、誠、信”的思想和誠信文化。
仁行天下
同仁堂歷經滄桑,"金字招牌"長盛不衰,在於同仁堂人註重把崇高的精神、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美德,熔鑄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並化為員工的言行,形成了具有中藥行業特色的企業文化系統。的確,"質量"與"服務"是"同仁堂"金字招牌的兩大支柱,堅持質量第壹、壹切為了患者是同仁堂長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
價格方面 降低成本。
提高庫存周轉率,降低庫存成本;準確訂貨,降低采購成本,提高貨源滿足率;保證進貨質量;降低營銷費用;提高庫存管理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降低配送發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嚴密的價格控制、靈活的價格管理
對於價格的控制,系統不僅提供靈活的價格管理,也提供嚴格的價格控制,通過事先為不同存貨設定相應的最高進價、最低售價。在采購業務發生時,如果采購價格高於最高進價時,系統會自動給予報警;同樣,當銷售開票時,如果銷售單價低於最低售價,則系統也會自動報警。從壹入壹出兩個環節加強控制,保證企業的利益不受損失。
雖然有了嚴密的進銷價控制,但還是不完全的,在經濟環境影響和國家政策調控下,藥品器械的價格會時有變化,對於這種情況,系統提供了靈活的管理方式,可以對零售價格進行靈活的調整,並適時對調整過程進行記錄,既保證了價格的靈活管理,又從加強控制避免價格的混亂。同時價格管理還提供了價格調價的記錄,便於企業在日後進行查詢。
在靈活的價格管理基礎上構築嚴密的強價格控制,就建立起壹套完整的價格體系。系統提供了壹套完整的價格體系的管理,可以根據業務類型、客戶分類、客戶檔案、存貨檔案進行組合定義自己公司的價格體系。
這裏,對其中幾個重要環節進行說明。細化價格影響因素,按業務類型、單據、客戶分類、客戶、存貨分類、批量、價格有效期間制定價格政策。為有規則可循的定價模式提供便捷的定價方法,在保證靈活性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減少建立價格檔案的工作量。 定義多種價格生成規則。保存歷次調價記錄便於查詢。 增強價格控制功能,設定最高、最低售價控制
采購、庫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供應商多,價格波動大,采購管理的問題突出。由於醫藥的特殊性,對批次號和有效期的要求高,其銷售、存儲、運輸規範是非常嚴格的,必須遵循國家藥監局的GSP規定,但目前情況下管理難度較大
Place
同仁堂:老字號變臉 從無到有的分層營銷終端建設
分層營銷
老字號使得同仁堂在產品廣告投入上相對較少。同仁堂經常銷售的品種有400多個,針對不同產品、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宣傳和推廣。
對於自身在銷售方面的不足,同仁堂有著清晰的認識。“同仁堂是從生產型企業向生產和營銷並重的方向發展的。”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宣傳部部長金永年表示。
1997年,同仁堂改制,成立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後的同仁堂或多或少還有國有企業的特點,尤其在營銷方面,模式相對落後,幾乎完全是以產定銷,生產和銷售脫節。不僅如此,多達24個劑型、800多個產品,同仁堂面臨著營銷網絡和管理的考驗。
隨著消費市場的擴大,制藥企業開始重視營銷網絡的建設。壹些產品相對單壹的企業,有不少直接做終端,上千人的營銷隊伍深入到全國各地,包括縣級市。“同仁堂則不是,”金永年說,“直到現在我們仍是主要依靠各大區的代理進行銷售。”
刺激市場還是管理失誤?
企業在實行現款現貨前兩個月,企業會有意對渠道控貨, 減少發貨量,目的是消化經銷商庫存,讓渠道產生饑餓感,在正式實行現款現貨政策之後,渠道商會迫於市場需求而進貨。 但同仁堂專櫃長期空貨,包括六味地黃丸、感冒清熱顆粒、牛黃解毒片、舒肝和胃片、兒童清肺口服液等“走貨”較好的品種紛紛斷貨或缺貨。
無論是渠道空貨還是進貨結構變化,都會對同仁堂產品的銷售產生極大影響。由於同仁堂的主打品種並不是獨家擁有,壹旦市場長期空貨,其產品有被替代危險,影響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
促銷
促銷政策落後
產品銷售中,廠家的銷售支持很重要,很多廠家通過廣告、招聘終端推銷員幫助商業公司進行銷售,與其它公司相比,同仁堂廣告促銷少,給經銷商的利益也不高,近幾年在品牌推廣上鮮有動作。渠道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對終端控制能力有限。
同仁堂廣告促銷少,給經銷商的利益也不高,比擬之下,宛西的銷售措施和政策不錯
以往,同仁堂的銷售主要是依靠品牌、自然增長的被動式營銷標準樣式這種標準樣式導致產品出廠價混亂、竄貨現象緊張,呈現復雜的應收賬款,也缺少對終真個控制力從2005年底同仁堂開始奉行營銷改革措施:取消首席經銷商制度,替換10%的經銷商;現款現貨銷售等公司如此改革,目的除了改善財政狀況,主要是補建完善的營銷渠道和網絡終端、提高產品在零售終真個鋪貨率和首推率
同仁堂以往的銷售模式主要是依靠品牌、自然增長的被動式營銷。這種模式導致產品出廠價混亂、竄貨現象嚴重,出現龐大的應收賬款,也缺乏對終端的控制力。從2005年底同仁堂開始推行營銷改革措施:取消首席經銷商制度,替換10%的經銷商;現款現貨銷售等。
終端建設
在依賴代理商的同時,同仁堂加大了直接終端零售的力度,斥巨資打造了連鎖體系。
但批發商和藥店的進貨結構發生很大變化,他們壹般是減少同仁堂二三線產品的進貨量,對同仁堂其他弱勢品種的市場推廣產生影響。這與同仁堂“提高產品在零售終端的鋪貨率和首推率”的改革初衷明顯相悖
產品(質量等方面) 保證藥品質量,嚴把選料關 壹個是同仁堂人的自律意識;另壹個是同仁堂的外在壓力
1. 代代相傳的遺產:從開業之初,同仁堂就十分重視藥品質量,並且以嚴格的管理作為保證。創始人樂顯揚的三子樂鳳鳴子承父業,1702年在同仁堂藥室的基礎上開設了同仁堂藥店,他不惜五易寒暑之功,苦鉆醫術,刻意精求丸散膏丹及各類型配方,分門匯集成書。樂鳳鳴在該書的序言中提出"遵肘後,辨地產,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為同仁堂制作藥品建立起嚴格的選方、用藥、配比及工藝規範,代代相傳,培育了同仁堂良好的商譽。
2. 三百多年來,同仁堂為了保證藥品質量,堅持嚴把選料關。這類的例子它獨有的“中成藥”;中成藥是同仁堂的主要產品,為保證質量,除處方獨特、選料上乘之外,嚴格精湛的工藝規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炮制不依工藝規程,不能體現減毒或增效作用,或者由於人為的多種不良因素影響質量,不但會影響藥效,甚至會使良藥變毒品,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仁堂生產的中成藥,從購進原料到包裝出廠,總有上百道工序,加工每種藥物的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工藝要求,投料的數量必須精確,各種珍貴細料藥物的投料誤差控制在微克以下。例如犀角天然牛黃、珍珠等要研為最細粉,除滅菌外,要符合規定的羅孔數,保證粉劑的細度,此外還要顏色均勻、無花線、無花斑、無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