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如果在發病後兩小時內使用溶栓藥物,就有可能救回來,可惜為時已晚。通篇我們可以感受到文中的無力、無奈、心痛和悔恨,在向周圍求助的過程中,家人壹直理智地配合防疫措施,但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應對處置,尤其是物業保安人員的做法,卻讓人寒心。
這不是壹家醫院、壹家企業的問題,而是整個應急體系的漏洞。在整個可救而沒救的環節中,壹個個失職和不作為讓人心虛,救人是爭分奪秒,人命關天。疫情流行時防疫是大事,但不能隔離病毒,切斷生命通道。
那麽,如果突發心臟病,該如何急救呢?
心臟病是壹種危重病,需要緊急搶救。而在醫院進行搶救,那是醫務人員的行為,非專業人員是做不到的,在這裏,我們只講壹些家屬在這方面的自救行為。
第壹,突發急癥,如患者出現胸痛,或出現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出汗、胸悶等異常情況時,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向醫護人員簡要說明癥狀,並留下詳細地址,包括門牌號、附近地標等。
其次,在等待醫護人員到來之前,家屬不要等待,要讓病人平臥,保持鎮靜,不要隨意走動。如出現呼吸困難,可根據病情墊枕頭,或找個位置坐下,安撫病人不要緊張,緩解焦慮情緒。
三、有條件的可以吸氧,還可以測量血壓、心率等,為醫護人員提供參考。
四、醫護人員到達後,協助完成心電圖操作,完成病人的搬運。緊急情況下,不要那麽挑剔該不該擡,時間就是生命,家屬的大力配合也是為患者贏得搶救時間。成功的搶救,是家屬和醫護人員****,目標是壹致的。
五、轉院後,聽從專業醫生的治療意見和方案,該介入的介入,該溶栓的溶栓,該簽字的簽字。在這個問題上不要過於糾結,以免延誤病情。
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臨床危重癥,治療不及時(尤其是大面積梗死、冠狀動脈堵塞者)往往會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甚至猝死等難以預料的嚴重後果。改善患者預後的最有效方法是正確認識和治療患者,而心臟病發作的緊急治療包括院外治療和院內治療。得到及時、正確治療的患者往往可以像正常人壹樣安享晚年。
對於我們非醫務工作者來說,首先要了解什麽是心肌梗死及其主要表現。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壞死。患者的主要表現是心前區或胸骨後持續性劇烈疼痛,常有窒息感(喘不過氣來)和瀕死感,可伴有肩背部疼痛。我們需要警惕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和潛在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或既往有心絞痛發作且近期頻繁發作的患者,同時還要註意上述典型癥狀。但需要警惕的是,有些患者可能並不典型。
當患者在院外發生心肌梗死時,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讓患者立即平臥,避免移動;在急救人員到來之前,要註意觀察患者的意識和全身情況;如果可能,可以先給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要註意監測患者的血壓變化;對於明確的心肌梗死,如果病情加重可以給患者口服負荷劑量的阿司匹林和/或波立維。對於明確的心肌梗死,如果我們有阿司匹林和/或波立維,我們可以先給患者口服上述藥物的負荷劑量(阿司匹林300mg,波立維300mg,壹次性口服),但需要註意不能鑒別引起胸痛的其他疾病(如主動脈瓣狹窄等),不能盲目使用上述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