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針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利用地球磁場中磁鐵的南北極性制作的指點工具有多種形狀。戰國時期發現磁鐵吸鐵,用天然磁鐵制作“司南勺”和“其柄導”。此後,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發現人工磁化的方法導致了更高水平的磁指向儀。宋代科學家沈括最早記載了地磁偏角,說用天然磁鐵摩擦鋼針使其磁化成磁針可以作為導向,但往往略偏東,並介紹了磁針的四種支掛方法:壹是浮在水面上,二是放在釘子上,三是放在碗沿上,四是用線懸掛。
宋軍配備了壹種導盲魚,它是通過將薄鐵葉切成魚的形狀並磁化來判斷陰天和夜晚的行進方向。後來發展成帶有磁針和方位盤的指南針,也就是指南針。曾三益在《銀華錄》中記載,當時有壹個“羅蒂”,也是壹個水羅盤。當時陰陽家用羅看風水。土地也用於清理田地和判決土地訴訟。據史料記載,指南針最遲在北宋後期用於導航。南宋時,使用“表盤”進行導航。這種表盤也采用“浮針”,在海上交通的發展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造紙
中國古代發明的。人類文明史上的傑出成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和絲織的國家。古人用上等的蠶繭吐絲,用剩下的惡繭和病繭經過漂白制成絲綿。漂浮後,墊子上會留下壹些殘留的絮狀物。當牙線次數較多時,墊上殘留的牙線會堆積成纖維片,晾幹後即可剝離,可用於書寫。這種絮體的副產品數量少,古書中稱之為“何琪”或“方絮”。由此可見,中國造紙術的起源與絲綿有關。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布、漁網等植物原料,經過粉碎、搗打、抄造、烘烤等工序,制成了紙,這就是現代紙的起源。自從造紙術發明以來,紙就以壹種新的姿態進入了社會文化生活,並逐漸在中國傳播開來,進而傳播到世界各地。
火藥
以硝石、硫磺、木炭或其他可燃物質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點燃後能迅速燃燒或爆炸。人類掌握的第壹種炸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因為硝石和硫磺在中國古代都是毒品,混合後容易點燃並劇烈燃燒,所以被稱為火藥。現代黑火藥是由中國古代火藥發展而來的。它在世界文化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火藥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金術。古代化學家(煉金術士)使用的金石學藥物,如硝酸鹽和硫磺,早在漢代就已掌握。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他們最遲在唐憲宗元和(808)前三年發明了火藥,並在五代末北宋初(10世紀)用它制造了用於縱火的火藥武器。宋元時期在不斷創造新火器的實踐中,不斷改進火藥的性能,制造出炸彈用火藥和金屬管形火器用推進劑,到明代達到成熟水平。在戚繼光的《姬曉新書》中,詳細描述了火藥的配方和制造工藝。
用鉛字印刷
排印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先刻成單個字,再把每個字按作物拼湊成壹整頁,然後用墨水印出來。清代宋仁宗平民畢升在雕版印刷普及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用泥土刻字使字畫突出,每個字單獨成為壹枚印章,用火淬硬制成壹枚字印。此外,鐵板上塗有由松節油、蠟和紙灰制成的藥物。印刷時,把字壹個個排好,嵌在鐵板裏,用火烤,藥稍化,再用平板壓在字上,使板平。藥凝固後,就可以打印了。這種早期的活字印刷方法已經具備了現代印刷的基本流程——鑄造、排版、印刷。它比德國j .古騰堡在15世紀中葉創造的壹套活字印刷技術早4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