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諾爾曼?白求恩(Dr. Henry Norman Bethune)是加拿大***產黨黨員、國際著名的外科醫生。為了幫助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於1938年初不遠萬裏,突破重重阻撓,來到延安 ,同年6月進入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帶領流動醫療隊活躍在山西、河北兩省。他總是不顧危險,親臨前線,就地施行醫療手術,從而大大減少了傷病員的死亡,挽救了許多戰士的生命 。同時,他還幫助方兆元等八路軍醫 護人員提高醫療水平,為部隊培養了 壹批合格的醫護工作者。他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對同誌對人民極端的熱忱,從而贏得了根據地的幹部、戰士和老鄉的尊敬和愛戴。在***同的戰鬥中,白求恩也對八路軍和根據地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壹次手術中,他的手指不慎被割破而遭感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他的形象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編輯本段白求恩生平簡介
諾爾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1939),加拿大***產黨員,國際***產主義戰士,著名胸外科醫師。1890年3月3日生於加拿大安達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壹個牧師家庭。青年時代,當過輪船侍者、伐木工、小學教員、記者。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學士學位。曾在歐美壹些國家觀摩、實習,在英國和加拿大擔任過上尉軍醫、外科主任。1922年被錄取為英國皇家外科醫學會會員。1933年被聘為加拿大聯邦和地方政府衛生部門的顧問。1935年被選為美國胸外科學會會員、理事。他的胸外科醫術在加拿大、英國和美國醫學界享有盛名。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產黨。德、意法西斯支持F.佛朗哥發動西班牙內戰,他於1936年冬誌願去西班牙參加反法西斯鬥爭。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援助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產黨和美國***產黨派遣,率領壹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到延安。8月,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衛生顧問,悉心致力於改進部隊的醫療工作和戰地救治,降低傷員的死亡率和殘廢率。把軍區後方醫院建設為模範醫院,組織制作各種醫療器材,給醫務人員傳授知識,編寫醫療圖解手冊。倡議成立了牿外科醫院,舉辦醫務幹部實習周,加速訓練衛生幹部。組織戰地流動醫療隊出入火線救死扶傷。為減少傷員的痛苦和殘廢他把手術臺設在離火線最近的地方。11月底,率醫療隊到山西雁北進行戰地救治,兩晝夜連續做71次手術。
1939年2月,率18人的“東征醫療隊”到冀中前線救治傷員,不顧日軍炮火威脅,連續工作69小時,給115名傷員做了手術。有壹次,當某傷員急需輸血時,他主動獻血300毫升。他還倡議成立並參加了誌願輸血隊。有些傷員分散在遊擊區居民家裏,他和醫療隊冒著危險去為他們做手術。4個月裏,行程1500余裏,做手術315次,建立手術室和包紮所13處,救治傷員1000多名。為了適應戰爭環境,方便戰地救治,組成流動醫院,組織制作了藥馱子,可裝做100次手術、換500次藥和配制500個處方所用的全部醫療器械和藥品,被稱為“盧溝橋藥馱子”;制作了換藥籃,被稱為“白求恩換藥籃”。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參加軍區衛生機關的組織領導工作,提議開蘇衛生材料廠,解決了藥品不足的問題;創辦衛生學校,培養了大批醫務幹部;編寫了《遊擊戰爭中師野戰醫院的組織和技術》、《戰地救護須知》、《戰場治療技術》、《模範醫院組織法》等多種戰地醫療教材。還將自己的愛克斯光機、顯微鏡、壹套手術器械和壹批藥品捐贈給軍區衛生學校。
1939年10月下旬,在淶源縣摩天嶺戰鬥中搶救傷員時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割破,後給壹個外科傳染病傷員做手術時受感染,仍不顧傷痛,堅決要求去戰地救護。他說:“妳們不要拿我當古董,要拿我當壹挺機關槍使用。”隨即跟醫療隊到了前線。終因傷勢惡化,轉為敗血癥,醫治無效,於11月12日淩晨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17日,晉察冀邊區黨、政、軍領導機關和駐地群眾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12月1日,延安各界舉行追悼大會,毛澤東題了挽詞,並於12月21日寫了《紀念白求恩》壹文,號召中國***產黨員學習他的國際主義精神和***產主義精神。1940年4月,在河北省唐縣軍城南關建立了白求恩墓。晉察冀軍區決定將軍區衛生學校和模範醫院分別命名為白求恩衛生學校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1952年,白求恩的靈柩遷入石家莊烈士陵園。
編輯本段白求恩大事年表
1890年3月3日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北部小鎮格雷文赫斯特。
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學士學位。
1922年被錄取為英國皇家外科醫學會會員。
1923年,白求恩通過了非常嚴格的考試,成為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的臨床研究生。
1926年夏天,白求恩不幸染上了肺結核。
1928年初,病愈後的白求恩回到加拿大蒙特利爾,成為皇家維多利亞醫院加拿大胸外科開拓者愛德華-阿奇博爾德醫生的第壹助手,期間他發明和改進了12種醫療手術器械,還發表了14篇有影響的學術論文。
1933年被聘為加拿大聯邦和地方政府衛生部門的顧問。
1935年被選為美國胸外科學會會員、理事。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產黨。
1936年冬誌願去西班牙參加反法西斯鬥爭。
1937年12月前往紐約向國際援華委員會報名,並主動請求組建壹個醫療隊到中國北部和遊擊隊壹同工作。
1938年1月2日,他帶著足夠裝備幾個醫療隊的藥品和器材,從溫哥華乘海輪前往香港。
1938年3月31日,率領壹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到中國延安。毛澤東親切接見了白求恩壹行。
1938年8月,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衛生顧問 。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醫療隊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線進行戰地救治,4個月裏,行程750千米,做手術 300余次,建立手術室和包紮所13處,救治大批傷員。
1938年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參加軍區衛生機關的組織領導工作。創辦衛生學校,培養了大批醫務幹部;編寫了多種戰地醫療教材。
1938年10月下旬,在淶源縣摩天嶺戰鬥中搶救傷員時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割破感染。
1939年11月12日淩晨因手術中被細菌感染轉為敗血癥,醫治無效在河北省完縣黃石口村逝世。
編輯本段白求恩的故事
1938年初,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專家白求恩大夫到中國來了。他不僅帶來了大批藥品、顯微鏡、X光鏡和壹套手術器械,最可貴的是,他帶來了高超的醫療技術,驚人的組織能力和對中國革命戰爭事業的無限的熱忱。
他到達晉察冀邊區後方醫院後,第壹周內就檢查了520個傷病員。第二周白求恩大夫就開始施行手術。四個星期的連續工作,使147個傷病員很快又帶著健康的身體回到前線。
從此,哪裏有傷員,白求恩大夫就出現在哪裏。在晉察冀的壹次戰鬥中,他曾經連續69個小時為115名傷員動了手術。他的手術臺,曾經安在離前線五裏地的村中小廟裏,大炮和機關槍在平原上咆哮著,敵人的炮彈落在手術室後面,爆炸開來,震得小廟上的瓦片格格地響。白求恩大夫卻在小廟裏緊張地動著手術。他不肯轉移,他說:“離火線遠了,傷員到達的時間會延長,死亡率就會增高。戰士在火線上都不怕危險,我們怕什麽危險?”兩天兩夜,他壹直在手術臺上工作著,直到戰鬥結束。
為了保住傷員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鮮血輸給了中國戰士。他愉快地稱自己是萬能輸血者,因為他是O型血。他還拿出自己帶來的荷蘭純牛乳與丹麥咖啡,親自到廚房煮牛奶,烤饅頭片,端到重傷員面前。看著他們貪婪地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臉上。 而他自己則吃簡單的點心。
壹次,給壹個頭部中彈後引起感染的傷員做手術,匆忙之中,他竟忘記戴橡皮手套。切開頭顱後,白求恩大夫赤手伸進去,用原已發炎的左手指去摸碎骨,摸到壹片,像是考古學家突然在什麽地方發現了甲骨文似的喜悅,他立即取出放在盤裏,隨即又用手指伸進去摸。白求恩大夫的心只註意著傷員,為摸出的壹片片碎骨的喜悅情緒占有了。他總是得意地說:“又是壹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了。碎骨鐵片取不出來,傷員是很難好的啊!”但是卻不知,病員傷口裏的細菌,也從白求恩大夫發炎手指的傷口處溜了進去,種下了導致他生命垂危的毒種。
白求恩大夫是壹個技術精湛的戰地外科醫生。他除了做手術治療之外,還親自打字,畫圖,編寫教材,給醫務人員上課。他曾經在幽靜的叢林中,給三百多學生上大課。他的講臺上放壹個擴音機,身後掛著三大幅人體解剖圖。他壹邊講,壹邊指著圖表。學生的海洋,鴉雀無聲,埋頭做筆記,靜靜地聽著。白求恩大夫曾制定“五星期計劃”,建立模範醫院,作為示範來推動整個根據地的醫務工作。他說:“壹個戰地的外科醫生,同時要是木匠、縫紉匠、鐵匠和理發匠。”他自己用木匠工具幾下子把木板鋸斷、刨平,做成靠背架,讓手術後的傷員靠在上面使呼吸暢通。他壹有空閑,就指揮木匠做大腿骨折牽引架、病人木床,鐵匠做妥馬式夾板和洋鐵桶盆,錫匠打探針、鑷子、鉗子,分配裁縫做床單、褥子、枕頭……
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白求恩大夫貢獻了自己的壹切,他以此為己任,以此為快樂。在他病重之時,他給聶榮臻司令員寫了壹封信,這是他最後的話。信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聶司令員:
今天我感覺非常不好——也許我會和妳永別了!請妳給布克寫壹封信——地址是加拿大托拉托城威靈頓街第十號門牌。用同樣的內容寫給國際援華委員會和加拿大民主和平聯盟會。告訴他們我在這裏十分快樂,我惟壹的希望就是能多有貢獻。
也寫信給美國***產黨總書記,並寄上壹把日本指揮刀和壹把中國大砍刀,報告他我在這邊工作的情形。
把我所有的相片……日記……文件和軍區故事等,壹概寄回那邊去,由布克負責分散。並告訴他有壹個電影片子將要完成。
……
將我永不變更的友愛送給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國的同誌們!
兩個行軍床,妳和聶夫人留下吧,兩雙英國皮鞋也給妳穿。
騎馬的馬靴和馬褲給冀中區的呂司令員。
賀師長也要給壹些紀念品……
給軍區衛生部長兩個箱子,尤副部長八種手術器械,淩醫生可以拿十五種,衛生學校的江校長讓他任意挑選兩種物品做紀念吧。
……
給我的勤務員邵壹平和炊事員老張每人壹床毯子,並送給邵壹平壹雙日本皮鞋……
每年要買250磅奎寧和300磅的鐵劑,專為瘧疾病患者和極大數目的貧血病患者。
千萬不要再往保定平津壹帶去購買藥品,因為那邊的價錢比滬港貴兩倍。
……
告訴加拿大和美國,我十分的快樂,我惟壹的希望,是能夠多有貢獻。
……
最近兩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義的時日……
我不能再寫下去了!
讓我把千百倍的謝忱送給妳和其余千百萬親愛的同誌!
……
白求恩大夫離開我們已有六十多年了,但是他的遺言仍響在人們的耳邊:“不要難過……妳們……努力吧……向著偉大的路……,開辟……前面的事業!”他的精神鼓舞著壹代壹代的人向前!
1939年11月12日,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不幸以身殉職,逝世於中國河北唐縣黃古口村。12月21日,毛澤東同誌寫下了光輝著作《紀念白求恩》。白求恩"毫不得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成為壹座不朽的豐碑,鼓舞中國人民不斷取得勝利,走向輝煌。
在白求恩逝世60周年之際,白求恩精神研究會副會長,78歲高齡的張業勝先生講述了當年白求恩大夫的幾個故事。
編輯本段白求恩與"群眾血庫"
1938年6月,白求恩在五臺縣松巖口軍區後方醫院講授輸血技術。"輸血"在當時是壹個比較新鮮的技術,中國在大城市只有少數幾家醫院才能開展。在野戰醫療條件下輸血,是人們連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白求恩大夫首先詳細講述了采血操作、標準血型制作、血型鑒定、配血試驗、儲存、運輸、保管等基本知識,接著推來壹名胸部外傷的患者說:"現在,我來操作,妳們誰第壹個獻血?"
"我來獻。"32歲的衛生部部長葉青山挽起袖子。
驗過血型,白求恩大夫讓葉青山和病人頭腳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簡易輸血器。帶著針頭的皮管連接在他們靠緊的左右兩臂靜脈上,皮管中間壹個三通閥門,閥門上聯著註射器。白求恩把閥門通向葉部長,抽拉針栓,殷紅的鮮血便流入註射器,再轉動閥門,血液便流入患者體內。
大家熱烈鼓掌,戰地輸血在我軍野戰外科史上第壹次取得成功。
第二個病人推來了,白求恩主動躺在了他的身旁不容置否說:"我是O型血,抽我的。"
消息傳開,邊區的農會、武委會、婦救會紛紛響應,上千人報名獻血,很快組成了壹支150人的獻血預備隊。白求恩高舉地稱之為"群眾血庫"。
編輯本段白求恩和"盧溝橋"
1939年夏,白求恩在晉察冀衛生學校學習,講授《野戰外科示範課》。剛壹上課,白求恩先對護士趙沖說,把"盧溝橋"打開。"盧溝橋"是白求恩為野戰手術而設計的壹種橋型木架,搭在馬背上,壹頭裝藥品,壹頭裝器械。護士把"盧溝橋"搬下來,拿出東西,不壹會,手術臺、換藥臺、器械筒、藥瓶車、洗手盆等壹壹就緒,醫生、護士、司藥、擔架員、記錄員各就各位,簡易手術室就布置好了。下壹步是示範傷員進入手術的過程,傷員從門外擡入、搬動、解繃帶、檢查傷情、換藥、包紮或手術都井然有序。第三步是手術室的撤收,全部用品有條不紊地歸位,最後把"盧溝橋"馱到馬背上。
白求恩大夫說,當壹名好醫生不僅要技術好,還要時刻準備上前線。
編輯本段白求恩和群眾壹起抗洪
1939年7月間,連續十幾天的特大暴雨使唐河水位猛增,泛濫成災的洪水席卷著河北完縣神北村。這裏駐紮著軍區衛生學校。正在撰寫《師野戰醫院組織與技術》壹書的白求恩就住在學校隔壁。
肆虐的洪水沖走了房屋、樹木、秩序和莊稼。白求恩心痛極了。他站在河邊脫下衣服,想下河撈取水中的農具,幾名老鄉死死地把他們住說:"我們不讓妳冒險。"白求恩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
洪水威脅著衛生學校的安全,上級決定將學校轉移到河西巖。白求恩知道後立刻找到學校說:"我水性好,我要參加妳們的突擊隊"。沒有渡船,大家用大笸蘿綁在梯子上當運載工具。白求恩和突擊隊的小夥子們跳進水中,十人壹排,手挽手,壹趟壹趟來回運送著物資。
白求恩的側泳遊得很棒,他壹邊用力推梯子,壹邊還風趣地講他在家鄉湖中練習遊泳的故事。
編輯本段"我不能親眼看到新中國誕生了"
1939年10月28日,"冬季掃蕩"的日寇瘋狂抗日根據地。在淶源泉孫家莊,哨兵催促正在做手術的白求恩大夫趕快撤離。白求恩卻說:"加快手術速度。"當時躺在手術床上的戰士叫朱德士,大腿粉碎性骨折。白求恩為了與敵人搶時間,不慎刺破手指。他將手指伸進消毒液中,浸泡了壹下,堅持縫完最後壹針才轉移。10分鐘後,敵人沖進村莊。
白求恩的手指發炎了,炎癥壹天天加重。11月1日,又搶救壹名丹毒合並蜂窩組織炎的傷員吳明。這是外科壹種烈性傳染病,發炎的手指第二次受到細菌致命的感染。後來,在手指疼痛的折磨中,他又連續做了13臺手術,並寫下了治療瘧疾病的講課提綱。
11月7日,白求恩病情迅速惡化,左肘關節下發生轉移性膿瘍,領導強迫白求恩向後方醫院轉移。當到達南太平地時,白求恩聽到前沿有槍聲,便叫擔架停下來,想到陣地看壹看傷員。但此時他高燒已達40攝氏度,渾身癱軟。10日到達唐縣黃石村,白求恩的病情已十分危險。大家很著急,白求恩卻平靜地說:"我得了膿敗血癥,沒有辦法了……請轉告毛主席,我相信中國人民壹定會獲得解放,遺憾的是我不能親眼看到新中國誕生了……
11月12日清晨5點,白求恩大夫與世長辭,靈柩被秘密掩埋在村南青山秀水的狼山溝門。
編輯本段寄自白求恩家鄉的明信片
趙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