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沈陽飛到重慶,又在重慶坐上高鐵,在南方帶著水汽的夜裏,離成都越來越近。仍記得我當時的心情,是那樣的激動。剛到成都,就收到了成都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的短信,提醒外地遊客文明出行。壹下子對這個城市又多了幾分好感。下高鐵,轉地鐵,當我拎著箱子從地鐵口走出來時,我才第壹次看到成都的夜色,看到北緯30度的天空,看到她的高樓,體會她夜晚的風。深夜23點的成都像壹個熟睡的精靈,沒有煩躁,沒有濃重的煙火氣息,就那樣靜靜的。如果不看地圖,難以想象我已經離家那麽遠,我從東北而來,到西南的重鎮,終於見到妳了,蓉。
? 寬窄巷子
第二天醒來很早,匆匆忙忙找到壹日遊的旅遊車,出了旅店,第壹次見到白天的成都,醒著的蓉。還是那樣的幹幹凈凈,找不到浮華的氣息。
在車上,司機笑著告訴我們,成都早高峰晚高峰是要堵車的,他說,成都成都,就是成堵,成天堵車。可是我在成都幾天,還真的沒有趕上什麽堵車。壹早便知道成都是個慢生活的城市,早上八點多的成都依舊像壹個沒睡醒的孩子,街道上幹幹凈凈也安安靜靜,沒有什麽嘈雜。
在成都的第壹站是寬窄巷子,這個我在百度攻略時就心向往之的地方。
寬窄巷子其實在縱列分成三條巷子,井巷子,窄巷子,寬巷子。
沒有導遊的講解,我們就這樣走入寬窄巷子,好像壹下子回到老成都。我在讀書看劇中深深喜歡那古樸小鎮的景色,在見到寬窄巷子的那壹刻,我知道,我喜歡這個地方。整齊的道路那樣幹凈,四周有著仿古的建築,商家店鋪林立。早上人還不多,就這樣漫步在巷子裏,梧桐樹下的壹片片的陰涼裏坐著三三兩兩的人 ,四處都是竹葉青的招牌,遠看壹片嫩綠。老建築上的老門牌沈澱著多少故事,又透過雕花的鏤窗聽見人家的鳥兒在夏的陽光裏鳴叫。芙蓉花靜靜的開在小巷裏,不遠處的大水缸清澈的映出影子。很幸運的照下拴馬石,因為沒有導遊,回去壹查才知道那是寬窄巷子僅存的拴馬石。巴蜀千年文化,已經深深融入寬窄巷子,老式街道和其間的四合院,都讓人壹瞬間忘了這個時代。寬窄巷子,是當年市井老成都的再現。
那壹刻,感覺心裏特別寧靜,在沈陽的飛機晚點,在重慶的高溫桑拿,在成都深夜找旅店的波折,都好像被壹只輕柔的手揉碎在這靜謐古樸的巷子裏,只余得壹片寧靜。耳邊有聽不懂的四川吆喝,輕輕的。
人說,成都這個城市,適合發呆,閑坐,捧本書看,品著竹葉青。走在寬窄巷子,壹下子就明白了。
在寬窄巷子吃了早飯 ,坐在長凳上,吃了壹頓四川的酸辣粉。在這個美食以辣聞名的地方,她的酸辣粉卻和東北不同,不是那樣的麻辣,有著軟軟的口感。在成都隨處可見鮮榨的橙汁,稠稠的,加些冰糖,冰涼清爽。
從小就喜歡竹子,說不上什麽原因,就是喜歡,卻是在成都第壹次見到真的竹子, 興奮地問了好幾遍,是真的竹子嗎?寬窄巷子外面的路種著竹子,隔著玻璃罩,用水槍向裏面澆水,過後,地面壹片潮濕,又慢慢在夏日中蒸發。
從看到寬窄巷子的那壹刻起,我就知道,我已經愛上了這個城市。
琴臺路
在成都的幾天,幾次經過琴臺路。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壹曲《鳳求凰》,將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定格在蓉城。據說琴臺路是當年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壹起開酒舍的地方,昔年琴臺故徑,相如跑堂,文君提酒。不去理會後來司馬相如的“無意”,卓文君的“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二人終歸是廝守終生了的。
如今的琴臺路,是成都的珠寶婚慶壹條路,千年已逝,當年的建築早已消影無蹤,琴臺路的兩邊是仿古的建築,街道寬闊筆直,幹幹凈凈。早上五點多,位於中國西邊的成都還沒有日出,就已經有人在琴臺路上跑步鍛煉。還記得琴臺路上的公園,早上六點開門,公園裏也是幹幹凈凈,閉上眼睛,能記起清晨六點的成都,有夏日的帶著濕氣的風,遠處的鳥鳴,多少蓉城的氣息。
琴臺路口有壹個高高的牌樓,上面書有“琴臺故徑”,喜歡這個名字,喜歡這段歷史。
成都,就是這樣壹個有歷史的城市。
? 杜甫草堂
認識杜甫認識了這麽多年,背他的詩,聽他的事跡,卻未曾想過他在成都的日子。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當年的草堂,便在成都了。
導遊告訴我們,成都有壹條江,名叫錦江。而錦江就蜿蜿蜒蜒流經當年的浣花溪,流經杜甫草堂。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此詩寫的便是這裏的景色。
杜甫壹生顛沛流離,當過的最大的官也不過正六品,客居成都時也窮困潦倒,他絕對想不到,如今人們在他昔年居住之地重修杜甫草堂,占地竟有300多畝。真是得廣廈千萬間了。
草堂四面皆有門,而西門是正門,從西門進草堂,好像壹下子入了層層密林,草堂中可謂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杜甫消瘦的塑像目視前方,眼中盡是憂國憂民,塑像旁有後人的對聯——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草堂裏有壹塊“少陵草堂”碑文,字磅礴大氣,看了眼作者,竟是近幾年很火的果親王允禮。越過允禮的字向裏走,小橋流水,水聲在耳邊回蕩,裏面的植物多種多樣,還是多竹,陽光透過密密的竹林,帶著夏日蓉城的囈語,仿佛看得見當年少陵的衣袂翩躚。
在杜甫草堂遊走,南方夏日的酷熱被樹蔭擋住,千年的文化深深積澱。坐在回廊,看水中遊魚,聽林中鳥鳴。有穿著幹凈整齊的環衛人員,穿著靴子,站在水中撈著枯葉,也難怪草堂中竟是這麽幹凈。
?壹步壹回廊,寸寸是君心。
杜甫草堂便這樣,帶著千年的夢,和著錦江的清冽,揉碎壹切煩躁,只余得詩聖風骨,詩史長存。
我想,杜甫也是喜歡著蓉城的,他為成都寫過那麽多詩句,我最喜歡那春夜的雨,細細密密,滲入心扉,醒時已醉。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武侯祠
? 在杜甫草堂的回廊休息時聽到旁邊有人說,我們接下來要去武侯祠了。當時心壹緊,突然就有了緊張,因為接下來我們也要去武侯祠了。這個我魂牽夢縈的地方,這個我不遠千山萬水壹定要來的地方,這是,我旅行的意義。
? 提起成都,我第壹個想到的便是千年前那個羽扇綸巾的人,這裏是成都,是丞相的成都。
?在去武侯祠的路上,心撲通撲通的跳,終於,要就見到妳了。當然。諸葛亮並沒有葬在成都,那五丈原的悲風是我不敢去想的傷。然而,成都是蜀漢的都城,是他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國家的都城。我知道,他並不希望漢的都城在成都,他心中的都城在長安,於是他五出祁山,他舉國之力北伐。
?說多了,有些跑題。話說回來,武侯祠在全國其實不止壹個,然而成都的武侯祠是最有名的,是全國唯壹的君臣合祀祠廟。然而也是君臣合祀這件事,在後面給了我壹個小驚訝。
?沒來武侯祠的時候,我知道,成都有個武侯祠,是諸葛亮的廟宇。成都攻略裏說十大景點之壹是武侯祠,看成都地圖,景點名字是武侯祠,幾乎全國人民都說,成都有個武侯祠,甚至那天看《壹站到底》,題目問全國唯壹的君臣合祀祠堂是什麽,答案也只有三個字——武侯祠。可是去了才發現,那裏不叫武侯祠,正門牌匾上四個大字赫然是——漢昭烈廟。
我壹楞,不是說武侯祠嗎?然而在“漢昭烈廟”牌匾下面,墻上鑲著“成都十景點之壹武侯祠”,後來,導遊問,我們都說這裏是武侯祠,為什麽這裏寫著“漢昭烈廟”呢?於是明白,古代中國等級森嚴,既是君臣合祀,又豈有臣在君前之理?想來卻有些好笑,若是對三國文化沒有半點了解的人來了,恐怕要問,這裏明明寫著“漢昭烈廟”,怎麽都叫它武侯祠呢?然而我們遊客來了這裏卻問,不是武侯祠嗎?怎麽寫著“漢昭烈廟”呢?
導遊念了壹首民國時期壹位文人的詩,頓時覺得壹切都豁然開朗,亦有了幾分驕傲 。
門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由來名位輸勛業,丞相功高百代思。
是的,丞相功高百代思。
由正門進去,是劉備的祠堂,聽了導遊講講歷史,蜀漢的主,被人們推倒的阿鬥塑像,劉備的孫子。。。。終於,我們前往了後面的武侯祠。
走進去,上面的匾額書有三個大字——武侯祠。心壹下子就靜了下來。
武侯祠裏的後人對聯不少,頗負盛名的是清朝人趙藩書寫的“攻心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嚴寬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還有郭沫若的“兩表酬三顧,壹對足千秋”,倒是整齊有力。
走進武侯祠,終於,看見了他。
羽扇綸巾,他坐在那裏,卻讓我壹瞬間忘了自己在哪裏。想照下他,可他座椅下的燈光實在太亮,照不清楚他的臉。看著他的塑像,不禁想起那句心酸——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還好,如今的他,終究是丞相功高百代思。
從武侯祠出來,後面是三義廟,紀念劉關張三兄弟,我沒有進去,只是在整個武侯祠景區內慢慢散步,六月的荷花開得正好,壹池的欣喜,走在古樸的老建築裏,仿佛看得到他當年的意氣風發,看得到他的辛勞,他的努力,聽得到他的擲地有聲,轉眼,卻是千年。
看地圖知道這裏屬於成都的壹個區,名叫武侯區。多好,千年以後,這裏還是妳的成都,還是妳管著成都。
在武侯祠逗留了很久,不想離開,最後默默走出去,來的時候在心裏默念過,丞相,我來看看妳。走的時候回了頭,丞相,再見。
武侯祠,還有妳,是我旅行的意義。
錦裏
來四川之前聽人說,成都是吃貨的天堂,從武侯祠出來,隔壁就是錦裏,很美的名字,壹條小吃街。
下午的錦裏熱鬧非凡,人多得沒有地方坐,買了壹碗豆花站著吃掉。來了四川才知道豆花這種食品,比豆腐碎些,卻有些甜軟,實在是喜歡。
在錦裏走,還是有著老成都的氣息,實在是眼睛大嘴小,看到的吃的太多,怎奈自己已飽。
錦裏的三國文化也比較濃郁 ,在錦裏買了壹只萌版的亮,瞪著圓圓的眼睛。
回去之後,別人問起,我都說,去成都壹定要去錦裏,替我吃些好吃的回來吧。
? 成都記憶
在成都的晚上是很愜意的,雖然沒有想象中的“巴山夜雨漲秋池”,晚上也能涼快些,去文殊院看了看,成都的景點都差不多,有著清幽的環境,濃密的樹蔭,有很多人在裏面休息,鍛煉。在文殊院路吃了“抄手”,晚上壹路慢慢往回走,喜歡成都的幹凈,喜歡她的哪怕壹磚壹瓦,壹花壹樹。在街道上走,晚風微涼,深深的愛上了成都。
買了壹瓶名為“成都記憶”的酸奶,喜歡上面的字——武侯祠,錦裏街,街街掌故,龍門擺陣。其實“成都記憶”酸奶很多類型,上面的每壹句話,滿滿的都是成都人的驕傲。
在成都的最後壹天去了四川博物院,去壹個城市就壹定要了解她的文化,看了張大千畫展以及四川的巴蜀文化,青銅器,蜀繡,民間藝術等等。
在成都吃的很好,我喜歡吃辣,去成都實在是正確,水煮肉片毛血旺辣子雞酸菜魚麻辣豆腐豆花。。。成都真不愧為吃貨天堂。
最後打車到成都雙流機場 ,在這裏飛回沈陽。不得不說,成都的雙流機場再壹次震撼到了我。成都是西南重鎮,成都雙流機場更是西部交通樞紐,是西部的交通中心,去往西部的飛機幾乎都要經過成都,等候安檢的隊伍長達幾米,進去後有177個登機口。
離開成都,我壹路向北,飛回沈陽。然而,閉上眼睛,還是會想起成都的風雨陽光,街道小巷。
未曾如此愛過壹個城市,如果說,以前喜歡成都是因為丞相,那麽現在,成都自己征服了我,讓我愛上她。
人們說,成都這個城市,來了不想離開,的確如此,就算離開了,還想再來。
再見了,蓉。
依舊深愛,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