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張成良是壹位“旅遊專家”。他去過20多個國家。不僅如此,他還探索了南極,去北極冰上遊泳。
在朋友眼裏,他是個瘋子,為了旅行和探索,什麽都可以不顧。
其實他這麽做是為了滿足父親生前的遺憾。
他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沒有時間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父親走後,他的家庭陷入了非常貧困的境地。為了謀生,他不得不努力工作。也正因為如此,張成良三十多歲就擁有了自己的公司,步入了成功人士的行列,早早實現了財務自由。
那時候的他還是壹個任性的“大哥”,想去哪就去哪,立馬買了機票,決心去看看世界上所有未知的風景。
玩了壹段時間後,他覺得自己壹個人出去玩沒什麽意義,於是馬上買了壹輛房車,帶著老母親環遊世界。
花了將近65,438+00年走遍了中國,這還不夠,更何況我還帶著媽媽去國外玩,這個圈子裏有20多個國家。
那時候,他還沒有想過幫助別人,只是想照顧自己的家人。
能走萬裏路的人,大多心胸開闊,心中有海,眼中有河。
02、“達”益於天下。
從獨自環遊世界到幫助他人,張成良遇到了什麽樣的突然轉變?
有壹次,他去柬埔寨旅遊,看到壹群10以下的小女孩在路邊賣明信片和當地特產。
幾乎每個人都瘦得可憐,壹絲不掛,饑腸轆轆。但是我們必須堅持銷售特殊產品。也許這種特殊的產品和明信片支撐著壹家人的生活。
張成良看起來很苦惱,買了他們所有的東西。
當我回去整理我購買的東西時,我看著壹張明信片,上面寫著:如果妳將來丟失了這張明信片,這沒關系,但請不要忘記那些需要妳幫助的人。
看到這段話,我想起了我遇到的那群人,鼻子酸酸的,深有感觸。從那壹刻起,張成良下定決心要做點什麽。
回來後,他開始關註這些信息。
壹天,張成良在讀了壹篇關於貴州貧困山區兒童的報道後坐不住了。
他馬上給報社打電話,得知情況後,用自己的錢買了很多文具和生活用品,裝滿了壹整輛房車。張成良來了,壹人壹車,壹路顛簸,終於到了。
真正到了山小學,眼前的景象比報紙上還要淒慘。低矮破舊的教室,壹塊小小的黑板,甚至幾個孩子共用壹本教材。看到這裏,他很心痛,也有些自責。
在和當地負責人溝通後,他把緊缺的課本和文具送給了孩子們,並送給他們禮物,讓他們分享外面的世界。並告訴他們好好學習,其他有困難的叔叔會盡力幫他們解決。
從那以後,他每年都來。
2013年,他在網上了解到索馬裏難民處境艱難,便有了去那裏做誌願者的想法。回家溝通,家裏人不同意,但他還是去了。
他去北京的索馬裏大使館辦簽證,使館工作人員不敢相信。
他說他的行為無異於死亡,並勸他不要這樣做。同時還為他播放了壹段視頻。畫面中,索馬裏壹片破敗景象,血腥程度無異於人間地獄。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更加堅定了他去支援的決心。
為了對家庭負責,他去保險公司買保險,國內保險公司拒絕為他承保。就這樣,他毅然在生死證明書上簽了字,表示壹切都是自己的意願,生死與他人無關。
他毅然帶著自己自費買的醫用氧氣機和2000盒抗生素去了索馬裏。
剛到索馬裏首都摩加迪沙,他的心就被揪了出來。看著這破敗的景象,他說:“我覺得這已經不是生活了,只能說我還活著。”
向當地醫院捐贈醫療設備和藥品,到病房看望傷員,為他們送去跨境安慰。
盡管每天在廢墟和槍林彈雨中穿行,他還是堅持完成了此行的援助任務,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以個人名義赴索馬裏行善的愛心勇士。
中國人出現在索馬裏難民營,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許多外國媒體采訪了他:
“為什麽要從中國去這麽偏僻危險的地方?”他總是回答:“因為愛是這個世界的通用語言。”
這次海外救援,張成良算是撿回了壹條命,其實心裏也有些後怕,畢竟我還有家人要照顧,還要對家人負責。
其實他自己也覺得做好事不壹定要轟轟烈烈,平凡的事情才是真的。在親戚的建議下,張成良決定以另壹種方式繼續他的慈善事業。
不久之後,張成良在建國南路209號開了第壹家成良味大眾面館。店門前的玻璃上貼著壹句話:當妳遇到困難時,妳可以在梁成面館免費吃壹碗熱氣騰騰的面條。
起初因為人們對他不熟悉,很多路人看到後都忍不住說“真的是作秀”。壹開始大家以為是噱頭,沒想到持續了五年。
面對普通食客,面館的口號是“妳吃壹碗面,我捐壹塊錢”。他說,“壹個人改變不了世界,但也許壹杯水壹碗面也能讓溫暖在陌生人之間傳遞”。
對於清潔工和流浪漢,他們是免費的。
當清晨夜色褪去,夜幕降臨時,無數清潔工來到梁成面館。面館全是橘黃色,清潔工在享受榨菜肉絲面帶來的溫暖。
夏天,路人可以在這裏喝壹杯免費的茶解渴。在突如其來的下雨天,粗心的人可以在面館裏得到壹把循環的愛心傘。不僅如此,他還在杭城各大路口放置了500個打氣筒,方便騎車人。
事實上,早在建國北路店開業時,張成良就主動找到了鬧市區建北環衛中心主任方平。
張成良說:“環衛工人很辛苦,他們起早貪黑,嚴寒酷暑都要去。杭州的好環境就是他們用掃帚掃出來的,我特別想為他們做點事。”。
“當時他問我環衛工人的早餐是怎麽解決的。”方平告訴張成良,因為工人們不願意在外面花錢買早餐,他們在吃了壹頓湯飯後就被解雇了。他當場表示,“歡迎環衛工人到他的面館免費吃面。”
記得有些環衛工人吃過幾次飯後,都不好意思走,說張老板太客氣了,他們都不好意思。做生意的人即使不給錢,也耽誤了生意。
當張成良看到很少有清潔工來到飯點兒時,他打電話給方平,問她發生了什麽事。
了解情況後,張成良跑到街上,向清潔工解釋說:“別不好意思,妳可以每天來吃。妳很辛苦。”他們也壹個個拖到店裏,工人也推脫不了。他們的眼裏充滿了感激的淚水。這壹刻,他們感受到了愛和尊重。
03、眾人拾柴火焰高。
近年來,張成良的面館也從建國南路開到建國北路。
2015受邀參加烏鎮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匯聚正能量傳播善的力量”論壇分享自己的公益故事,以公益使者的身份在互聯網上傳播正能量。
就慈善如何與互聯網結合展開了討論。錄制現場,壹群互聯網大佬就如何把微公益面館做大做強出謀劃策,幫助面館“上頭條”。
回到家裏,張成良開始計劃這件事。
年底,張成良股權眾籌賣出了兩家面館70%的股份。由此,面館的股東達到了260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甚至還有熱愛國外的人。
通過股份認購,吸引了更多的人參與公益事業。張成良自己說這是壹次生動的學習。
2016年2月7日,16,張成良突然在自己的“杭州成梁味公益主題面館”微信官方賬號發布了壹篇文章,“網絡名人的“小馬雲”將於6月16日開始杭州之旅,出乎意料……”。
文中提到“小馬雲”父子將於65438+2月65438+6月6日受邀到杭州看西湖,參觀馬雲的公司阿裏巴巴,偶遇,希望能見到馬雲先生本人。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張成良為範小勤,也就是“小馬雲”籌集了資金,但是可以公布的支付寶賬號和銀行賬號都是張成良自己的。
這件事曝光後,許多人批評張成良。雖然這篇文章很快被刪除,但還是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有人說他帶著“小馬雲”去找馬雲,就是為了博他的眼球。就連著名評論員曹林也發聲,稱其炒作太重,這也是對馬雲的道德綁架。
面對質疑,張成良回應道:“我認為這很正常。有時候人站著說話不腰疼。我覺得質疑的人基本不會做這些事。”他還說,1995年開始做公益。20多年過去了,有很多疑惑,說他不會在意這個。
張成良說:“我們只是想高調做公益!慈善需要傳播,愛是可以傳遞的。善用互聯網做公益,效率更高。”
17年夏天,面館也開始了新的愛心行動。從7月10到9月10,杭州最熱的時候,面館每天給環衛工人、建築工人等工人送去500碗綠豆湯。
他說:“我們這個項目最初的預算是6.5萬元,但由於股東的積極參與,資金壹下子籌集到了7萬多元。”
張成良說,他們每天送300多碗綠豆湯到街上。通過網絡,大量的人參與了送湯。
這和剛開始做愛時幾個人起早貪黑的忙碌完全不同。“以前我們都是壹個人打,現在壹群人在壹起‘玩’,真的很有意思。”
據不完全統計,他免費贈送了5萬多碗面條。“去年是10577碗,今年開工36天,是11294碗。”張成良拿著誌願者記錄的“面條清單”,仔細地數著。
可見現在面館的效率和以前的面館不壹樣了。
面館的利潤先後資助了衢州、麗水等地近175名貧困中小學生。
壹碗面暖胃暖心,也帶動了很多人參與公益活動。
杭州姚遠寺巷社區黨委書記宋月蘭說:“以前我們以為做公益的人都應該是大型企事業單位,但張成良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只要妳願意,每個人都可以做公益,給身邊的人帶去溫暖。”
2018 12 19中午,有人路過發現面館大門緊鎖,玻璃門上白紙黑字寫著“內部整改,暫停營業”的字樣。
原來,前壹天下午4點07分,壹條新聞打破了店裏往日的熱鬧。在“程良偉大眾面館誌願者群”裏,“張成良死於65438+2月65438+6月”的消息震驚了所有人,沒有人願意相信。
同時還有壹張訃告,上面寫著:為了恪守父親遺願,不驚擾親友和所有鄰居,不設靈堂,不接受花圈。之後壹切都會變得簡單。低調的張成良,竟然沒有透露自己生病的消息。
盡管如此,所有聞訊趕來的誌願者都在這壹天為他送行。
張成良只是壹個普通人,就連他的願望也很普通:“這家面館永遠開下去”。
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裏,他只是希望弱勢群體能吃上壹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面。
他走了,但他的面館肯定會繼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