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元換來壹個 "按揭號"
深圳炒房客在樓市冰凍期飛速抵押房產
作者:張霞,南方周末記者:南方周末記者張霞;南方周末實習生劉曉潔
限購政策讓被火烤熟的深圳樓市凍成了 "冰點城市",有價無市。人們這才意識到,樓市暴漲後的另壹波熱潮--"紅本 "房貸套現,已經悄然興起。
房貸熱的原因在於,如果未來房價繼續上漲,房產還在業主手中,可以持有增值還可以出租;如果房價下跌,以目前市場價的七成評估價從銀行按揭,還能為業主帶來固定收益。
抵押號比春運火車票還難搶
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的 "抵押號 "在深圳 "壹號難求",黃牛炒到了7000元壹個號的價格。
2016年5月6日,在深圳市金湖文化中心的深圳市不動產產權登記中心(以下簡稱登記中心)三樓大廳的4個抵押窗口前,市民正在等待叫號,他們紛紛通過網上預約或求助 "黃牛",拿到了不動產抵押登記的 "抵押號"。"抵押號"。現在這個號碼在深圳 "壹號難求","比春運火車票還難買"。
在登記中心大廳等候時,不少市民向南方周末記者傳授了他們網上預約成功的經驗:6點左右起床,6點50分坐在電腦前打開深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預約頁面,填寫相關信息,7點放號時就能搶到號。
"為了這個按揭號,我預約了壹個星期,好幾次送孩子上學都遲到了"。壹位30多歲的婦女壹邊填寫信息壹邊說。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最近整個系統升級了,預約比較困難,再加上有 "黃牛 "炒號,導致很多人預約不上。
4月底,當地多家媒體報道 "房產抵押登記'壹號難求'"後,登記中心不時再放壹些號出來。
從事生物科技行業的王明麗4月18日剛幫老板申請了房產抵押,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聽朋友說,她花了7000元跟黃牛買的抵押號。"
登記中心負責新聞宣傳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因為有人通過搶號軟件惡意搶號,還有黃牛炒號,所以壹票難求。現場壹位辦理按揭業務的工作人員也說:"現在壹天放出1500個號,能辦理的不到1000個,(黃牛手中的)幾百個號都作廢了。"
金湖文化中心支行因為承擔羅湖、鹽田兩區的業務,三樓大廳裏有民生、中信、工行等十家銀行網點,是最熱鬧的。在上述工作人員看來,"大家都集中在這邊辦房貸,因為有的銀行指定要求到這邊來,這樣銀行就不用在別的地方設點了,這邊的銀行是最多的"。
登記中心的保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去年登記中心還實行線下排隊預約,"有的人淩晨兩三點鐘就來排隊了,大廳裏裏外外都是人"。
為了避免淩晨排隊的情況,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掛號中心將所有的號都通過網上預約的方式發放,讓大多數人只能與春運火車票壹樣 "拼人品、拼網速"。
房市暴漲後的套現潮
證件過戶窗口 "瞬間很冷",房貸窗口不僅人頭攢動,而且 "壹號難求"。"市場已經很冷了,為什麽房貸還這麽火?"
房產抵押貸款的火熱是伴隨著深圳樓市的飆升而出現的。
2015年,深圳創造了中國房地產史上的奇跡。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深圳房價同比上漲47.5%,領跑全國。實際上,大多數深圳房地產持有者手中的財富在壹年內翻了壹番還多。
直到今年3月,深圳 "3-25新政 "出臺,深圳樓市的失控式火爆才戛然而止。"3-25新政 "將原來1年的社保購房資格變為連續3年,2年內申請房貸首付從三成提高到四成。
除了 "3-25新政",導致深圳二手房成交量銳減的另壹個不為人註意的政策是,從4月1日起,房產交易評估價上調50%。
此次評估價上調距離2015年10月上調50%還不到半年時間,而深圳市劃定的普通住宅與豪宅的界線並未上調。這導致很多原本的普通住宅 "淪為豪宅"。壹旦被劃為豪宅,交易就意味著要繳納更多的稅費。
以南山區為例,總價490多萬的房子都算豪宅,但現在南山區的均價接近7萬元壹平方米,也就是說70平方米的房子都算豪宅。豪宅的契稅是普通住宅的三倍,僅此壹項就增加了2%的交易成本。
炒房客黃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按照慣例,評估價壹年調整壹次,2015年10月剛調整壹次,不到半年就漲了50%,這半年房價肯定沒漲這麽多,政府可能還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打擊短期炒房行為。"
"房價沒降,稅費漲了,其實相當於首付又增加了10%"。壹位房產中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深圳豪宅的交易成本已經高到嚇人的地步,比如知名豪宅小區 "香蜜湖1號",壹套房子交易最便宜的要交稅100多萬,最貴的要交稅700多萬。
壹個月下來,新政立竿見影。據房產中介鏈家的數據顯示,4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僅為4000多套。與2015年月均1.1萬套的成交量、過去十年月均8000套的成交量相比,這個數字可以用 "腰斬 "來形容。
強力的限購政策,讓被火烤熟的深圳房地產市場,冰凍到了市場的冰點。人們這才意識到,樓市暴漲後的另壹波熱潮--"紅本"(房產證)抵押套現,已悄然興起。
2015年10月,多年研究深圳房地產市場的業內人士陳峰去國土局調研時,發現按揭窗口辦理業務的人比想象中多,壹個大廳都坐滿了人,"因為當時旁邊過戶交接證件的窗口也是人山人海,所以沒在意"。
2016年4月底,陳峰去國土局調研,發現過戶交件窗口 "瞬間很冷",相比之下,抵押窗口不僅人很多,而且 "壹號難求"、""。市場已經很冷了,為什麽房貸還這麽火?"她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
於是,她問了壹位在國有銀行專門做消費按揭的朋友,朋友告訴她,從2015年第四季度開始,房貸業務就 "火 "了。
南方周末記者從銀行和中介了解到,做房貸業務的人群中,房貸業務從2015年5月開始增多。"2016年壹季度我們的消費貸款加上住房按揭貸款已經完成全年任務的280%"。光大銀行壹位信貸經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很多按揭套現的人都去投資住房了。"
"撿筍",炒外圍
每壹輪深圳漲到底都是資金流向東莞、惠州等地,只是今年多了壹個中山。
深圳壹家銀行信貸經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紅本 "房貸的 "資金用途",可以是企業資金周轉、裝修、買家具家電、旅遊等,但實際上,套現出來的資金大多流向了其他用途!比如買房、炒股、買理財產品等等。
買房是資金的壹大流向,但令人奇怪的是,深圳本地樓市壹直被限購政策 "凍結",那麽房貸套現的錢都流向了哪裏的樓市呢?
答案是,深圳周邊。
業內人士把新政下,賣家無力繼續還貸而低價賣房的行為稱為 "筍盤"。據陳峰觀察,很多人按揭套現就是為了去 "撿筍盤","從4月份開始,就有壹些人覺得市場會有筍盤,他們對資金特別敏感,提前套現,壹有筍盤馬上就出手。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5-1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為準)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