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昨天我是下午兩點半開始上班,到晚上八點準時下班,而昨天晚上我到十點才走掉,現在說壹下我工作的流程。
作為壹個護士,我們每天上班的人雖多,但是責任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做的內容卻不同。
下午兩點二十我已經換好衣服在護士站查看科室的各種器材和備用急救藥品有沒有缺少(如果有缺少,必須問上壹班同事缺失的物品去向,是被借走了,還是給患者用了,如果借走就必須有借條,如果給患者用了,也必須讓醫生下醫囑把藥還回來)
查過物品後已經兩點半左右了,我開始把明天需要輸液的病人的信息全部發送給藥房,然後開始與另外壹個護士核對壹下科室全部病人的醫囑,我是拿著血壓登記本,和看著電腦壹個壹個病人的醫囑開始念,她責看著打印的單子,還有黑板,壹個壹個的核對,核對的內容就是這個病人住院期間每天做的治療都是哪些,明天有哪些需要做的治療,又有哪些藥需要繼續使用的,哪些藥已經停掉的,停下的藥品有沒有簽上字,有時醫生忘記下醫囑的還得提醒醫生,還有醫生下錯醫囑的也得提醒壹下。
醫生和護士之間的關系是協作關系,是相輔相成缺壹不可,然而社會上壹直對護士有些誤解,認為護士和醫生是服從的關系。
醫囑核對完成後開始給患者測量體溫,在病區的所有人每天下午都要測量壹遍體溫,測量結束後還需要把數據全部輸入電腦,正在我準備著把數據輸入電腦時有壹臺手術回來了,這時必須放下手上的工作去處理手術病人的醫囑,她需要用的藥品,我必須及時傳到藥房,告知該病人的責任護士這時需要用哪些藥,待藥房把該手術病人的藥拿上來時必須及時使用。
這時藥品已經全部拿回,裏面摻雜著科室全部病人的藥品,還有剛剛手術回來的藥品,我需要把這些藥全部分開到個人,為避免差錯,需要把這些人的藥品根據送藥單和醫囑單壹起壹遍核對,壹遍擺放整齊。
正在忙碌時,又壹臺手術病人回來了,看看時間,這時已經三點半左右了,接收手術病人還是上壹臺專門負責的護士負責,我只負責告知她根據醫囑需要用什麽藥,做什麽治療,看到醫生的醫囑,和平時壹樣,需要做些治療,把藥品傳送到藥房,剛剛過去十分鐘左右,就聽到接手術的護士說,該病人出血多,立馬報告給以醫生,她們在病房裏忙碌著,我在護士站和治療室來回穿梭,壹邊處理著醫囑,壹邊把藥品繼續擺放,而藥房也在不停的往這裏送藥,對於這位出血多病人,我們還在不停的給她用藥,止血,輸血。前前後後這這個病人忙到了五點,家屬也是對我們特別感謝,這時病人情況已經穩住了,各項生命體征平穩,結果又回來了壹臺手術,我們又是忙壹會,按照往常壹臺手術沒什麽問題,可是趕上今天有搶救情況,所以各項治療比較亂,我壹直在治療室裏整理藥物,雖然有實習同學幫忙,但是她們比較是實習生,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自己親力親為,忙碌起來,都沒有時間教實習生任何事情。
五點半已經到了,她們都開始陸陸續續的下班了,我和當班護士需要床頭交班,把今天每壹個新入院的患者和今日手術患者,還有特殊患者都要挨個查看,看現在情況有無改善,有無特殊患者,交班結束時已經下午六點。
交完班後,下午負責接手術的護士並沒有走,而是把今天所做的壹切事情都要在電腦記錄病例,到晚上八點才把自己的工作結束,回家。
五點半後只有我壹個人帶壹個輪轉生值班,我開始了下午沒有完成的體溫錄取工作,壹邊錄入體溫,那邊還有鈴聲響起換水,還要處理醫囑有患者需要輸液,又在繼續重復著工作壹直持續到晚上八點大夜班來接班。
和上個班壹樣,我和夜班同事交班也需要床頭交班,從第壹個壹直到最後壹個,交完班已經九點,我開始了我的加班,同樣是把我白天所做的所有內容都記錄在電腦病例中,並且我額外還需要在紙質本了記錄今天的新入患者和特殊患者的個人情況,在不停的加班後,終於把自己的工作完成,擡頭壹看已經十點,洗洗手收拾壹下回家了,走出醫院感覺壹身輕松,唯壹想的就是我需要買杯水,太口渴了,在超市買了壹瓶水500毫升,壹飲而盡。
回到家後,壹邊洗澡壹邊回憶今天工作的內容有沒有漏的,有沒有出錯的,有沒有做的不好的,我相信這是所有醫務人員都會有的習慣。
準備睡覺時看著手機已經淩晨,家人問我壹晚上沒吃飯不餓嗎,我說我只有口渴,壹點都不餓,睡前又喝了壹杯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