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紫
龍膽紫,其1%至2%的溶液俗稱紫藥水,是我們熟悉的外用藥。龍膽紫是壹種堿性陽離子染料,能產生抑菌作用,因為它的陽離子能與細菌蛋白質的羧基結合,影響細菌的新陳代謝。它能抑制革蘭氏陽性細菌,特別是葡萄球菌和白喉桿菌,對白色念珠菌也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它殺菌力強,對組織無刺激,無毒性和副作用。外用可治療皮膚、粘膜的外傷感染和潰瘍,小面積燒傷 ......
人們對堿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含義往往存在誤解,認為堿性和酸性是指染液中氫離子的濃度,即堿性染料的溶液就是堿性的,酸性染料的溶液就是酸性的。事實上,有些堿性染料,如結晶紫,其溶液呈酸性反應;而有些酸性染料,如曙紅,其溶液呈堿性反應。因此,酸性染料和堿性染料並不是指染料溶液的酸堿性。酸性染料或堿性染料是根據染料中的著色基團是陽離子還是陰離子來定義的;如果是陽離子,則為堿性染料,如果是陰離子,則為酸性染料。
龍膽紫,或稱甲基紫,又名水晶紫,是四甲基天冬酰胺-玫瑰苯胺氯化物、五甲基天冬酰胺-玫瑰苯胺氯化物和六甲基天冬酰胺-玫瑰苯胺氯化物的混合物。最早向染料發展,後用於消毒防腐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在民間,它被廣泛用於皮膚、粘膜炎癥和鵝口瘡的局部治療,也有內服驅蟯蟲的報道。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現龍膽紫對大鼠、小鼠有致癌作用,在長期毒性1~2年的實驗中,含0.06%龍膽紫的飼料可使受試大鼠死亡率增加1~2倍;肝細胞癌、甲狀腺濾泡腺癌、單核細胞白血病的發病率增加呈劑量和時間依賴性,且肝細胞癌、甲狀腺濾泡腺癌、單核細胞白血病等疾病的發病率增加。的增加與劑量和時間相關,且有統計學差異;小鼠泌尿生殖系統中還發現了 A 型網狀細胞肉瘤。結論是龍膽紫對小鼠的多個器官有致癌作用。體外實驗也報道了龍膽紫對細菌、大鼠肝勻漿和中國田鼠細胞系有致突變作用,這表明龍膽紫的細胞因子活性可能是致癌的原因之壹。
龍膽紫液對革蘭氏陽性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而對革蘭氏陰性菌,特別是分枝桿菌缺乏抑制作用。據報道,由於 GV 被分枝桿菌汙染,其溶液被用來標記整形手術切口,導致手術室發生感染事件。8 名在同壹手術室接受臉頰和胸部整形手術的患者,其手術傷口受到了分枝桿菌感染,局部膿腫難以愈合。近 20 年來,國外文獻報道龍膽紫的刺激性和致敏性引起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皮膚/粘膜壞死、塗抹部位組織溶解破壞的有 14 篇。國內也有 5 例因 2%龍膽紫滲漏管註射劑顯色引起組織壞死或局部應用導致皮炎和潰瘍的報道。
以上提示龍膽紫對動物可能有致癌作用,在體外可誘發細菌和細胞突變,局部應用對破損的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建議龍膽紫應慎用於黏膜及破損皮膚、傷口;用於外科、放射科皮膚標記時應註意藥物本身的消毒;在有多種外用藥物可用的情況下,限制龍膽紫的使用;避免將龍膽紫用作食品著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