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
絲綢服裝是蛋白質細膩的保健纖維織成,洗滌時不宜在粗糙的物品上揉搓和用洗衣機洗滌,應將衣物浸入冷水中5-10分鐘,用絲綢專用洗滌劑合成的低泡洗衣粉或中性肥皂輕輕揉搓輕洗,有色素塗層的絲綢服裝可在水中反復漂洗。
深色衣物或真絲面料應與淺色分開洗滌;汗濕的真絲服裝應立即洗滌或浸泡在水中,切忌用30度以上的熱水洗滌;洗滌真絲時,要用酸性洗滌劑或弱堿性洗滌劑,最好用真絲洗滌劑;
最好用手洗,切忌擰幹或硬刷,應輕輕揉搓後再用清水漂洗。用手或毛巾輕輕擠幹水分,陰幹。
擴展資料:
絲織品的保存:
晾曬
絲綢服裝不宜水洗或晾曬。p>絲綢服裝不宜在陽光下洗滌,更不能用烘幹機高溫烘烤,壹般應放在陰涼通風處晾曬。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容易使真絲面料發黃、褪色、老化。所以真絲衣物洗後不宜擰去水分,應輕輕抖動,反面向外攤開晾曬,晾至七成幹後再熨燙或抖平。
(1)應在八成幹時熨燙,不宜直接噴水,且要熨燙服裝反面,將溫度控制在100-180度之間;
(2)收藏時,應洗凈、晾幹,酌情堆放,並用布包好,置於櫃中,不宜放樟腦丸或衛生球。
熨燙
絲綢服裝的抗皺性能比化纖稍差,故有 "不皺不是真絲 "之說。衣物洗後如有褶皺,需用熨鬥熨燙才能挺括、流暢、美觀。熨燙衣物時要晾至七成幹,然後均勻地霧狀噴水,待3-5分鐘後再熨燙,熨燙溫度應控制在150℃以下。熨鬥不宜直接壓觸絲綢表面,以免產生極光。
保存
絲綢服裝的保存,薄內衣、襯衣、褲子、裙子、睡衣等,先要洗凈、熨燙後再收藏。不便未洗的秋冬裝、外套、旗袍要采用幹洗的方法搓洗、熨燙為止,以防發生黴變、出蛀蟲。熨燙後,還可以起到殺菌、殺蟲的作用。
同時,存放衣物的箱、櫃要保持清潔,盡量密封,防止灰塵汙染。
絲織物分類:
絲織物是純桑蠶絲織物,按織物平方米重量,分為薄、中、厚三種。按後處理分為染色、印花兩種。其質地柔軟滑爽,手感輕柔,色彩艷麗,穿著涼爽舒適。主要用作夏衫、睡衣、禮服面料和頭巾等。
真絲面料,根據真絲表面的性能和組織結構可分為:
1、真絲雙縐:在平紋組織上采用經紗不加撚,緯紗采用兩左兩右加撚的真絲,真絲表面呈均勻縐褶效果的面料。
2、真絲喬其紗:應用平紋組織,經緯采用兩左、兩右強撚真絲,質地輕薄,綢面具有紗眼和縐紋效果的織物。
3、真絲碧縐,經線不加撚,緯線采用碧縐線(20/22Dx3加S撚1600T/m,再和20/22D1根,加Z撚1600T/m),是壹種細皺織物。
4.真絲傘繩:經線不加撚,緯線用單向強撚真絲加撚,真絲面直的起皺織物。
5、真絲塔夫綢:應用平紋組織,經緯先練染,質地細直的熟織物。
6、真絲電力紡:桑蠶絲(Quercus serrata)生織平紋織物。
7.絲薄紡:應用桑蠶絲織造,平方米絲重6m/m及以下的平紋織物。
8.絹紡:經緯均采用真絲平紋。
9.抽絲:經緯均用真絲抽絲平紋。
10、雙宮絲:全部或部分采用雙宮絲織法。
11、疙瘩:全部或部分采用疙瘩、竹絲、有疙瘩效果的織品。
12、星紋:應用縐組織的機織物。
13、羅紋:單面或雙面編織輕浮的橫條紋。
14、花式線:在機織物上全部或部分采用花式撚線或色塊線。
15、條紋:絲面呈現橫直條紋圖案的機織物。
16、格:絲綢表面呈現方格圖案的織物。
17、透涼:應用假紗組織,構圖猶如紗眼穿過織物。
18、色織:全部或部分彩色絲織物。
19、雙面:應用三重組織,正反面有同壹類型的斜紋或緞紋織物組織。
20、壓花:有壓花圖案的機織物。
21、山形;應用山形或鋸齒斜紋組織,明顯的山形或鋸齒花形織物。
22、花:提花織物。
23、修邊花:經過修邊的提花織物。
24、光面:用光面粘膠絲或半光銅氨絲織成的純人絲織物。
25、無光:無光粘膠絲或無光銅氨絲純人絲織物。
26、閃光采用超輕異性截面化纖長絲純織或交織、閃光效果織成的織物。
27、光亮:采用金銀錢(鋁皮)純織或交織,效果光亮的織物。
28、生絲:采用生絲織造,未經精加工織成的織物。
29、特殊染色:經絲或緯絲采用紮染等特殊染色工藝,織成雙色和紮染效果的織物。
30、印花:經絲印花後再織造織物。
31、拉絨:經過拉絨整理的面料。
32、絨布:經過絨布整理的織物。
33、和服:門幅在40cm以下,或整幅織造各開縫40cm以下,用於加工和服的特種織物。
34、大條紋:經緯平紋采用柞蠶絲大條紋。
35、緯紗:通過經斷(回)緯的方式制造的平紋或其他組織的特種絲織物。
絲織物的染色性能
絲織物具有優良的染色性能,用酸性、中性、直接、活性、陽離子、還原、可溶性還原、不溶性偶氮染料均可染色。但在堿性介質中易損壞,所以壹般以酸性染料為主,中性、直接、活性染料為輔。
絲織物染色分為:繩染缸染色、軋染缸染色、徑向軸機噴染。這三種主流染色工藝。
標識:
編號標識:
國產綢緞實行中國絲綢總公司制定的統壹編號。貨號由五位阿拉伯數字組成,左側第壹位數字為面料品種:全真絲面料(含桑蠶絲、絹絲)為 "1",化纖面料為 "2",混紡面料為 "3",柞蠶絲面料為 "4",人造絲面料為 "5",交織面料(含醋酸絲面料)為 "6",被子面料為 "7"。
光澤、手感識別全真絲面料具有高雅的珍珠光澤,手感柔軟、飄逸;化纖面料光亮、刺眼,手感堅硬。某些仿真絲織物雖然手感柔軟,但絲面發暗,沒有珍珠光澤。絲綢鑒別壹件衣服或壹件服裝,要判斷它是絲、棉、麻、毛還是化纖,壹般憑經驗判斷。
如長期接觸各種面料的售貨員、縫紉工等,由於長期接觸,經驗豐富的眼和手就能判斷出面料的原料是什麽。但如今有許多合成纖維。尼龍、滌綸、粘膠纖維的超細絲和異型絲,都可以制成仿真絲,足以以假亂真,僅憑眼睛和手很難判斷其真偽。
因此,要運用多種方法,綜合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如:燃燒鑒別法、顯微鏡觀察鑒別法、溶解鑒別法、化學著色鑒別法、熔點差鑒別法和紅外光譜鑒別法等。那麽,消費者在不具備必要檢測條件的情況下,該如何鑒別蠶絲被的真偽呢?
介紹兩種簡單的方法:
(壹)手感目測法
(1)目測法,真絲具有珍珠般顯現的光澤,光澤柔和。而化纖面料光澤不柔和,光亮刺眼。
(2)絲纖維細長,棉纖維短,羊毛有卷曲。化纖整齊度好。
(3)手感方法:真絲手感柔軟,貼膚滑爽舒適。
(2)燃燒法
(1)蠶絲在燃燒時有燃燒羽毛的味道,不易續燃,會自熄。灰燼易碎,質脆,蓬松,呈黑色。
(2)人造絲(粘膠纖維)燃燒時與燒紙混合有化學氣味。繼續燃燒速度很快。灰燼除無光均為灰燼外,間有少量灰黑色灰燼。
(3)棉氨綸、滌綸燃燒時有很微弱的甜味,不直接續燃或續燃很慢,灰燼硬圓,呈珠狀。
(4)棉、麻有燒紙的氣味,灰燼松軟,深灰色。
(5)羊毛燃燒與蠶絲相似。目測可知二者不同。蠶絲與保健自古以來,蠶絲就有 "絲中皇後 "的美譽。
到了現代,人們又賦予它 "保健纖維"、"健康纖維 "的美譽。因此,蠶絲纖維的保健功能是任何纖維都無法比擬、無法替代的。蠶絲纖維中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與人體皮膚中所含的氨基酸相同。
因此,它又被稱為人類的 "第二皮膚"。穿絲綢衣服,不僅可以防止紫外線照射,防禦有害氣體侵襲,抵抗有害細菌,還能增強體表皮膚細胞的活力,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對壹些皮膚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此外,由於特殊的吸濕性和透氣性,還有調節體溫、調節水分的作用。絲綢的護理絲綢中的錦緞、古緞、大花軟緞、喬其絨、金絲絨、張絨、妝緞、金寶緞,以及輕紗、生絲、色織塔夫綢等,都不能水洗,只能幹洗。
絲織物可以水洗,水洗時應結合各自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洗滌方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