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 氯化鉀註射液
通用名:氯化鉀註射液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Potassium Chloride Injection
漢語拼音:Luhuajia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學名稱:氯化鉀
其結構式為:KCl
分子式:KCl
分子量:74.55
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藥理毒理
鉀是細胞內的主要陽離子,其濃度為150~160mmol/L,而細胞外的主要陽離
子是鈉離子,血清鉀濃度僅為3.5~5.0mmol/L。機體主要依靠細胞膜上的Na+-K
+ATP酶來維持細胞內外的K+、Na+濃度差。體內的酸堿平衡狀態對鉀代謝有影
響,如酸中毒時H+進入細胞內,為了維持細胞內外的電位差,K+釋出到細胞外,
引起或加重高鉀血癥。而代謝紊亂也會影響酸堿平衡,正常的細胞內外鉀離子濃
度及濃度差與細胞的某些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如碳水化合物代謝、糖原貯存和
蛋白質代謝、神經、肌肉包括心肌的興奮性和傳導性等。
藥代動力學
鉀90%由腎臟排泄,10%由腸道排泄。
適應癥
(1)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低鉀血癥,如進食不足、嘔吐、嚴重腹瀉、應用排
鉀性利尿藥、低鉀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和補充高滲葡萄糖後
引起的低鉀血癥等。
(2) 預防低鉀血癥,當患者存在失鉀情況,尤其是如果發生低鉀血癥對患者
危害較大時(如使用洋地黃類藥物的患者),需預防性補充鉀鹽,如進食很少、
嚴重或慢性腹瀉、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失鉀性腎病、Bartter綜合征等。
(3)洋地黃中毒引起頻發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用法用量
用於嚴重低鉀血癥或不能口服者。壹般用法將10%氯化鉀註射液10~15ml
加入5%葡萄糖註射液500ml中滴註(忌直接靜脈滴註與推註)。補鉀劑量、濃
度和速度根據臨床病情和血鉀濃度及心電圖缺鉀圖形改善而定。鉀濃度不超過
3.4g/L(45mmol/L),補鉀速度不超過0.75g/小時(10mmol/小時),每日補鉀
量為3~4.5g(40~60mmol)。在體內缺鉀引起嚴重快速室性異位心律失常時,
如尖端扭轉型心室性心動過速、短陣、反復發作多行性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
等威脅生命的嚴重心率失常時,鉀鹽濃度要高(0.5%,甚至1%),滴速要快,
1.5g/小時(20mmol/小時),補鉀量可達每日10g 或以上。如病情危急,補鉀濃
度和速度可超過上述規定。但需嚴密動態觀察血鉀及心電圖等,防止高鉀血癥發
生。
小兒劑量每日按體重0.22g/kg(3mmol/kg)或按體表面積3g/m2計算。
不良反應
(1)靜脈滴註濃度較高,速度較快或靜脈較細時,易刺激靜脈內膜引起疼痛。
(2)滴註速度較快或原有腎功能損害時,應註意發生高鉀血癥。壹旦出現高
鉀血癥,應緊急處理。
禁忌癥
(1)高鉀血癥患者。
(2)急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註意事項
(1) 老年人腎臟清除鉀功能下降,應用鉀鹽時較易發生高鉀血癥。
(2)下列情況慎用:①代謝性酸中毒伴有少尿時;②腎上腺皮質功能減弱者;
③急慢性腎功能衰竭;④急性脫水,因嚴重時可致尿量減少,尿K+排泄減少;
⑤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鉀性麻痹應給予補鉀,但需鑒別高鉀性或正常血鉀性周
期性麻痹;⑥慢性或嚴重腹瀉可致低鉀血癥,但同時可致脫水和低鈉血癥,引起
腎前性少尿;⑦胃腸道梗阻、慢性胃炎、潰瘍病、食道狹窄、憩室、腸張力缺乏、
潰瘍性腸炎者、不宜口服補鉀,因此時鉀對胃腸道的刺激增加,可加重病情;⑧
傳導阻滯性心律失常,尤其當應用洋地黃類藥物時;⑨大面積燒傷、肌肉創傷、
嚴重感染、大手術後24小時和嚴重溶血,上述情況本身可引起高鉀血癥;⑩腎
上腺性異常綜合征伴鹽皮質激素分泌不足。
(3)高鉀血癥時禁用。
(4)用藥期間需作以下隨訪檢查:① 血鉀;② 心電圖;③ 血鎂、鈉、鈣;
④ 酸堿平衡指標;⑤腎功能和尿量。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無特殊發現。
兒童用藥
老年患者用藥
老年人腎臟清除K+功能下降,應用鉀鹽時較易發生高鉀血癥。
藥物相互作用
(1)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類藥尤其是具有較明顯鹽皮質激素作用者、腎上腺鹽
皮質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因能促進尿鉀排泄,與本品合用時降
低鉀鹽療效。
(2)抗膽堿藥物能加重口服鉀鹽尤其是氯化鉀的胃腸道刺激作用。
(3)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加重口服鉀鹽的胃腸道反應。
(4)與庫存血(庫存10日以下含鉀30mmol/L,庫存10日以上含鉀65mmol/L)、
含鉀藥物和保鉀利尿藥合用時,發生高鉀血癥的機會增多,尤其是有腎損害者。
(5)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環孢菌素A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尿鉀排泄減
少,故合用時易發生高鉀血癥。
(6)肝素能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尿鉀排泄減少,合用時易發生高鉀血癥。另
外,肝素可使胃腸道出血機會增多。
藥物過量
引起高鉀血癥。
規格
10ml: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