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種植技術
1、選好品種:我國藥用麻黃有11個品種,主要品種有河西走廊麻黃、柴胡麻黃、草麻黃和膜果麻黃,其中麻黃在我國分布面積大、等級高、品質好,為麻黃加工廠收購的主要對象,也是栽培、養殖的主要品種。主要品種。
2、整地施肥:麻黃種植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營養豐富的中性砂壤土為佳。且播種前要深翻土地,深翻以40厘米為宜,達到深、細、平、實、勻。同時,要結合整地施足基肥,壹般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公斤以上,標準氮肥40~45公斤,磷酸二氫鉀45公斤。
3、精細播種:麻黃播種前用30℃的溫水浸種4小時,進行催芽,播種可采用條播或穴播,播種深度為1.50~2厘米,播種後覆蓋2厘米厚的河沙,壹般播種後10~15天即可出苗,畝播種量為300克,株距為20厘米?20厘米。如采用地膜覆蓋或育苗移栽,效果更佳。
4、中耕除草:麻黃是多年生植物,常伴有許多雜草與麻黃爭水爭肥,這對麻黃的產量和含堿量影響很大,因此要結合中耕及時除草,每年松土3-5次,結合松土清除雜草3-5次。
5、適時采收:麻黃壹般5~6月為旺盛生長期,9~10月為麻黃素積累的高值期,采收不能在高值期進行。種活麻黃以第三年10月底或11月初為宜,采收後再生生長的植株每兩年輪作壹次最好,采收時應保留3厘米的蘆葦,以利再生。
麻黃繁殖技術
1、種子繁殖:麻黃多采用平床播種育苗,選擇成熟飽滿的種子,春季4月開始播種。條播開5厘米深溝,行距30~40厘米,將種子均勻播於溝內,細土覆蓋,壓實後,小水澆灌。點播穴距30厘米,每穴播種20粒左右,覆土3~5厘米,鎮壓後小水澆灌。種子發芽率壹般為 60~80%,7~15 天出苗。
2、分株繁殖:麻黃也可分株繁殖,壹般在秋季或春季解凍後將成株挖出,按株叢大小分成5~10個單株,按株距每行30厘米開溝栽植,覆土至根芽處,將四周土壤壓實並澆水,要精心管理,以促進正常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