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地震逃生的方法有哪些?

地震逃生的方法有哪些?

地震時應急避險的原則

地震時就近避險,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是壹種較好的應急避險方法。所謂就近避險,就是要因地制宜,針對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應對措施。

學校人員如何避震?

在學校,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老師的冷靜和果斷。在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壹般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講述地震知識和防震避震知識。震前,安排好學生轉移、疏散的路線和場地;震後,冷靜指揮學生有序疏散。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內,可以躲在課桌下、講臺上,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有小口、管道支撐的房間內,千萬不要讓學生亂跑、亂跳。

地震時,走在街上怎樣躲避?

地震發生時,高層建築的玻璃碎片和建築物外側的水泥碎塊,以及廣告招牌、馬口鐵、霓虹燈等,都有可能掉落傷人。因此,在街上行走時,最好將錢包或軟物頂在頭上,沒有物品時也可用手護住頭部,並盡可能做好自衛準備,沈著冷靜。首先要遠離電線桿和柵欄,跑到比較開闊的地方躲避。

工人如何避免地震?

車間工人可躲在汽車、機床和高大設備內,不要慌亂奔跑,特殊崗位上的工人應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行設備。大部分人員可撤離作業現場,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控險情,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事故,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地震時行駛的車輛應如何應急?

(1)駕駛員應盡快減速,逐步剎閘;

(2)乘客(特別是列車上的)要緊緊抓住把手、立柱或座位,註意防止行李掉架傷人,面朝車廂方向,將雙臂靠在面前座位的坐墊上,護住臉部,身體趨向通道,雙手護住頭部;背部朝向車廂方向,護住後腦勺,擡起後腦勺,護住頭部,擡起後腦勺,護住頭部。背部朝向行車方向,護住後腦勺,提膝護腹,收緊身體,做好防禦姿勢。

建築物內的人如何應對地震?

壹旦發生地震,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識別震動情況,千萬不要慌亂跳樓,這是極其重要的。其次,可以躲在堅固的家具、或墻角處,也可以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廁所暫避。因為這些地方有較強的粘結力,特別是已經加工過的管道,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總之,地震時可以根據建築物的布局和室內情況,因時制宜,尋找安全的空間和通道避難,減少人員傷亡。

商店發生地震時如何應對?

在百貨商場遇到地震時,要保持冷靜。由於人們驚慌失措,商品會掉落下來,可能會堵住疏散通道。此時,應躲在大柱子和大件商品附近(避開陳列櫃),或向暢通的通道方向躲避,然後蹲下等待地震減弱。在樓上的位置,原則上最好轉移到壹樓。但是,樓梯往往是建築物抗震最薄弱的部分,因此必須尋找合適的時機脫離危險。服務人員應組織人們就近躲避,並在地震發生後安全撤離。

震後自救

地震時如被埋在廢墟下,周圍壹片黑暗,只有很小的空間,壹定不要驚慌,要鎮定,要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妳,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發生後,往往會有多次余震,情況可能會繼續惡化,為了避免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身環境。此時,壹個應急包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妳擺脫困境。

在這種極其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搬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免身體上方的非結構物等易造成倒塌的物體墜落;擴大並穩固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骸,以防余震發生,環境進壹步惡化。

設法脫險。如果找不到脫險的方法,要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發出求救信號,不要哭泣、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消耗大量的體力和精力,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如果受傷了,要考慮包紮,避免出血過多。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很長時間,救援人員還沒有趕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聲,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地震包裏的水和食物壹定要保存好,盡量尋找食物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的作用。

震後互助

地震發生後,外界的救災隊伍不可能馬上趕到受災現場,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更多埋在廢墟下的人,得到寶貴的生命,災區人民積極參與互助,是減少人員傷亡最及時有效的辦法,也體現了 "救人於危難 "的高尚品德。

救援時間越及時,獲救的希望就越大。據有關資料顯示,震後20分鐘被救出人員的存活率在98%以上,震後1小時被救出人員的存活率下降到63%,震後2小時內不能被救出的人員中,窒息死亡占死亡人數的58%。他們不是在地震中因樓房倒塌砸死的,而是在房間裏息死的,如得到及時救助,完全有可能獲得生命。唐山大地震數十萬人被埋在廢墟中,災區群眾通過自救互救,大部分被埋人員重獲新生。災區群眾參與的互救行動在整個抗震救災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震後救援時間要快

震後救援,力求時間要快、目標準確、方法得當、互救隊伍壯大的原則。具體做法是:先救近處,無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都不要舍近求遠;先救易地救人,使互助隊伍迅速壯大;先救青壯年和醫護人員,使他們在救災中充分發揮作用;先救 "命",再救 "人"。唐山大地震中的壹位農村婦女,每救壹個人,只將其頭部露出,避免窒息,然後再去救另壹個人,在極短的時間內使幾十人獲救。

救人的方法

救人的方法要根據震後環境和條件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救援方法,目的是把被埋的人,安全地從廢墟中救出。

通過了解、搜尋,確定廢墟中有被埋人員,判斷其被埋位置,向廢墟喊話或敲門等方法傳遞救援信號。

救援過程中,要特別註意被埋人員的安全。首先,使用的工具(如鐵棍、鋤頭、木棒等)不要傷害被埋人員;其次,要註意安全。)不要傷及被埋人員;二是不要破壞被埋人員周圍空間的支撐條件,造成新的塌方,使被埋人員再次陷入險境;三是應盡快與被埋壓人員溝通封閉空間,讓新鮮空氣流通,挖土和刨土時如灰塵過大應噴水降塵,避免被埋壓人員窒息;四是被埋壓時間較長,又難以施救時,可設法在廢墟中對被埋壓人員,也可對被埋壓人員。救援時,可以盡量向被埋人員輸送飲用水、食物和藥品,以維持被埋人員的生命安全。

救援前,要有計劃、有步驟,哪裏該挖,哪裏不該挖,哪裏該用鋤頭,哪裏該用棍子,都要考慮到。

過去曾發生過救援人員盲目行動,踩在被埋人員頭頂的房頂上,將被埋人員砸死的事例,所以在救援過程中壹定要有科學的分析和行動,才能收到良好的救援效果,盲目行動,往往會給救援對象造成新的傷害。

搶救與護理

首先將被埋者的頭部,從雜物中暴露出來,清除其口鼻中的灰塵,保證其呼吸順暢,對於傷勢嚴重,不能離開被埋地點的人,應盡量小心清除其身體及周圍被埋物的壓力,然後將被埋者擡出廢虛,切忌硬拉硬拽。

對饑餓、口渴、受傷、窒息比較嚴重,被埋壓時間又長的人員,要在救出後用深色布條蒙住雙眼,避免強光刺激,對受傷人員,要根據傷勢輕重,采取包紮或送醫療點搶救治療。

避震要點

避震就是跑或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地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是應急避震的較好辦法。應選擇室內堅固、能遮擋身下(身旁)物體、易形成三角空間、開口小、有支撐的地方,房間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

伏而不動,蹲或坐,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子腿等堅固物體。

保護好頭部、頸部和眼睛,捂住口鼻。

避開人群,不要擁擠,不要點燃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學校地震

上課時,老師在指揮下迅速昂首挺胸,閉目養神,躲在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活動時,要原地蹲下,雙手護住頭部,註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品。

不要返回教室。

地震發生後,應該有組織地疏散。

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

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居家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室內避震比較現實,而室內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形空間,往往是人們幸存下來相對安全的位置,可稱為地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的坍塌體與支撐物形成的空間。

容易形成三角形空間的室內場所有:

床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室內墻根、墻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口較小的地方。

在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驚慌,不要向出口擁擠,避免擁擠,避免人多擁擠,避免被墻壁或圍欄擠壓。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場所: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註意避開吊燈、風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待地震過去,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場所:

選擇堅固的櫃臺、商品(如低矮的家具等)或柱子側面、內側墻角等、並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避開玻璃窗、玻璃門、玻璃櫥櫃或櫃臺;避開高大、不穩定或裝有沈重易碎物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和其他高聳或懸掛的物體。

在行駛的汽車中:

抓住扶手,避免跌落或受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後再下車。

室外避震

選擇空曠的地方避震:

蹲下或趴下,避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回到室內。

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

樓房,尤其是玻璃幕墻的樓房;

過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免危險、高聳或懸掛的物體: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起重機等。

避免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街道;

危房、危墻;

女兒墻、高立面、雨篷下;

磚瓦、木頭等堆積物。

強震後如何自救

1、地震發生後,要積極參加救援工作,可以把耳朵貼在墻上,聽壹聽是否有幸存者的聲音。

2、讓傷員先露出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3、壹旦被埋,要盡量避開身體上方不穩定的倒塌物,並盡量利用磚石、木棍等支撐雜物,加固環境。

4、地震是瞬間發生的,任何人都應先自救,再展開救援。先救易,後救難;先救近,後救遠。

如何識別地震謠言

1、正確認識當前國內外地震預報的實際水平,人類目前所作的時間尺度較大的中長期預報具有壹定的可信度,但短期預報的成功率還比較低。

2、要明確壹點,在我國,發布地震預報的權力在政府,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發布地震預報消息。對待地震謠言,我們要做到不信、不傳、及時報。

3、學習地震知識,消除對地震的恐懼心理。

4、不輕信謠言,盲目購物。

當大地震來臨時,家庭成員應該如何避震,專家建議掌握三個原則:

原則壹:因地制宜,正確選擇。地震時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情況千差萬別,避震的方式也不可能千篇壹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些情況包括: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房子是不是牢固,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妳所處的位置離房門遠近,室外是否開闊、安全。

原則二:行動果斷,不要猶豫。無論地震能否成功,在千鈞壹發之際,切不可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如果住在平房裏,為躲避地震,更要果斷行動,或就近躲避,或緊急外出,不要來回奔波。

原則三:要果斷,不能沖出去。古人在《地震記》中曾記載:"忽聞變故,不可急出,伏而待定,縱有巢穴,可望為卵。"意思是說,在發生地震時,不要急於跑出室外,而應抓緊時間尋找合適的避震地點,采取蹲伏或坐下的方式,等待地震過去,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人也能安然無恙。

高層建築避震三策略

專家建議,在北京這樣壹個高樓林立的大都市,居民應該有意識地掌握壹些科學適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壹:震時保持鎮靜,震後戶外行走。這是國際公認的避震守則,國內外眾多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生時,人們進出建築物的短暫瞬間,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提醒,如果條件好,室內避震是首選。如果建築物抗震能力差,那就盡量跑出房間。

根據國家有關標準,北京地區的住宅建築應具有抵禦烈度為8度地震破壞的能力。專家建議,當地震發生時,首先不要驚慌,要保持視野開闊,機動靈活,以便相機行事。尤其要牢記的是,不要呆在床上;不要往陽臺跑;不要往樓道等人多的地方跑;不要跳樓;不要乘坐電梯,如果在電梯內發生地震應盡快離開,如果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此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火災。

策略二:防震地點很關鍵。住樓房避震,要根據樓房布局和室內情況,因地制宜,尋找安全的躲避空間。最好找壹個能形成三角形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片旁邊比較安全,暖氣片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狀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中也不易被甩出大幅度晃動;暖氣管道的通風性好,不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水可以延長生存期。更重要的是,被困人員可以利用打暖氣的管道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墻的位置有利於最快獲得救援。

需要特別註意的是,藏身廚房、衛生間等小開間時,盡量離竈臺、燃氣管道和易碎碗碟遠壹些。如果廚房、衛生間在樓房的犄角旮旯裏,隔墻又是薄板墻,就不要選擇它作為避震的最佳場所。另外,不要鉆進櫃子或箱子裏,因為人壹旦鉆進去就會立即失去行動能力,視線受阻,四肢被束縛,不僅會錯失逃生機會還不利於被救援;臥姿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增大,被砸中的概率比站立時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地改變姿勢。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這是確保在城市地震中得到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竈、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樓房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但不要躲在窗下;盡量靠近水源,壹旦被困,要盡量與外界聯系,除了用手機聯系外,可以敲水管和暖氣片,也可以打開手電筒。(蔡文清 付洋)

家庭避震小常識

1.抓緊時間緊急避險。如果感覺晃動很輕,說明震源很遠,躲在堅固的家具下面就可以了。從地震開始到震動過程結束,時間只有十幾秒到幾十秒,所以抓緊時間躲避最為關鍵,千萬不要耽誤。

2.選擇合適的空間。室內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墻根、墻角;水管、暖氣管道等處。室內最不利於避震的地方是:無支撐的床;天花板、吊燈;四周無支撐的地面;玻璃(包括鏡子)和大窗戶。

3.做好自我保護。首先要沈著冷靜,選好藏身處後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或抓住桌腿等周圍物體站穩,以免摔倒或因身體失控晃動而受傷;保護頭頸時,要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頸後部;保護眼睛時,要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人;保護口、鼻時,有條件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進入。.

地震十知

1.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請躲在桌子或其他堅固的家具下面

大震動持續壹分鐘左右。您首先要做的是照顧好自己和家人。首先,躲在重心較低的堅固桌子下面,抓住桌腿。如果沒有桌子可以躲避,可以用靠墊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

2.震時熄火,火時滅火

大地震發生時,有些情況下是不能依靠消防車滅火的。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努力關火、滅火,是把地震損失降到最低的重要因素。

請養成關火的習慣,即使是在小地震中。

為了防止火災釀成大災難,不要說鄰居,就是家人之間也要互相幫助,及早滅火。 關火!"

壹旦發現有輕微震感,立即互相說 "關火"!

第二次機會 當大震動停止時

當大震動發生時,放在煤氣爐或暖氣上的水壺等會滑下來,這時熄火是很危險的。

大震動停止後,再次呼喊:"關火!熄火!",然後去熄火。然後去關火。

發生火災後的第三次機會

即使發生火災,也可在 1-2 分鐘內撲滅。為了迅速滅火,壹定要把滅火器和消防水桶放在靠近用火處的地方。

3.不要慌亂跑到室外

地震發生後,如果慌亂跑到室外,玻璃碎片、屋頂瓦片、廣告牌等會掉落在身上,十分危險。此外,水泥預制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4.打開房門,確保出口

鋼筋混凝土房屋的晃動會導致門窗錯位,無法打開房門,也曾發生過人被鎖在屋內的情況。請打開房門,確保有出口。

壹般情況下,應事先想好萬壹被關在屋內如何逃生,準備好梯子、繩索等。

5.室外場合,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場所

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產生抓緊、抓住什麽東西的心理。周圍的門柱和墻壁大多會成為支撐物。然而,這些看似相當結實牢固的東西,其實是很危險的。

1987年宮城縣海底地震中,預制混凝土墻和門柱倒塌,造成多人死傷。壹定要遠離預制混凝土墻和柱子。

在繁華的街道或建築區,最危險的是被掉落的玻璃窗和廣告牌砸傷。用手或手提包保護好頭部。

此外,還應註意自動售貨機傾倒傷人的情況。

當您身處建築物區域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築物躲避更為安全。

6.請聽從百貨商店和影劇院工作人員的指示

在百貨商店或地下街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最糟糕的情況就是發生混亂。請聽從店員和保安人員的指示。

據說,就地震而言,地下街更為安全。即使發生停電,應急燈也會立即亮起,所以請冷靜行事。

如果發生火災,會立即濃煙滾滾。撤離時請保持低姿勢,切勿吸煙。

乘坐電梯

發生地震或火災時,請勿乘坐電梯。乘坐電梯時,如果發生地震,請按下控制面板上各樓層的所有按鈕,當電梯停止時,請迅速離開電梯,在確認安全後撤離。

高層建築和近代建築的電梯都裝有控制運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電梯會自動停在最近的樓層。

如果您被困在電梯內,請通過電梯內的專用電話與管理處聯系。

7.將車停在路邊,不要在管制區域內行駛

發生大地震時,汽車輪胎會像泄了氣壹樣無法控制方向盤,很難駕駛。壹定要小心謹慎,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停在路邊。為避免阻礙疏散人員和緊急車輛通行,請讓路到道路中央。

市中心的大部分道路將關閉,禁止通行。請密切註意車載無線電,如果附近有警察,請聽從他們的指示。

如果必須撤離,請關好車窗,把鑰匙放在車裏,不要鎖車門,與當地人呆在壹起,以免陷入火海。

8.註意山體滑坡、落石和海嘯

如果身處山邊或陡坡地帶,有山體滑坡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在海邊,有發生海嘯的危險。如果您感覺到地震或海嘯警報,請註意收音機或電視,並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9.攜帶最少的物品徒步避難

如果地震引發火災並不斷蔓延,或有生命和人身安全危險時,應及時避難。原則上,在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的負責人、警察等的帶領下,攜帶最少的物品步行避難。千萬不要乘坐汽車或騎自行車撤離。

對於病人等的避難,當地居民的合作和互助是必不可少的。從現在開始,鄰裏之間有必要事先就避難方法達成壹致。

10.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大地震發生時,人們的精神往往會受到很大的沖擊。為了防止混亂,每個人都必須根據正確的信息冷靜行事,這壹點極為重要。

從隨身攜帶的收音機中獲取正確的信息。要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隊和其他防災組織直接獲得的信息,不要相信不負責任的小道消息,也不要輕舉妄動。

壹般準備

1.自己家中的安全措施是否萬無壹失?

平時做好準備是減少受害的根本。

采取措施固定好衣櫃、櫥櫃、冰箱等,防止翻倒。

在櫥櫃、窗戶等的玻璃上貼上透明膠膜或膠帶,防止玻璃破碎後四處飛濺。

為了防止櫥櫃和壁櫥的門因地震搖晃而打開時掉落,應在櫥櫃和壁櫥的門上安裝鉸鏈,以固定櫥櫃和壁櫥。

不要把電視機、花瓶等放在高處。

為防止散落在地上的玻璃碎片傷人,應準備厚壹點的拖鞋。

註意家具的擺放,確保空間安全。

充分重視消防器材和煤油取暖爐等危險品的管理和存放。

加固水泥預制板墻體,使其堅固不易倒塌。

2、應急物資準備好了嗎?

(1)飲用水 (2)食品、嬰兒奶粉 (3)急救藥品 (4)便攜式收音機、手電筒、幹電池 (5)現金、貴重物品 (6)內衣、毛巾、手巾等。

3.從壹開始就建立鄰裏互助的協作體系

如果發生大地震,可以預料會在壹般地區造成巨大的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消防車和救護車不可能隨叫隨到。因此,有必要在發生火災或人員傷亡時,通過地方社區等組織,從壹開始就與當地居民進行溝通,建立互助合作體制。

鄰裏之間應商討火災發生時的互助制度。

積極參加市民防災組織。

積極參加防災培訓。

地震應急準備

在發布地震預報的地區,應做好以下應急準備:

1.準備地震時使用的應急物品 地震發生後,食品、藥品等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和供應會受到影響,水塔和水管往往會遭到破壞,導致供水中斷。為了度過震後初期的生活困難,震前社會和家庭應準備壹定數量的食品、水和生活必需品,以解燃眉之急。

2.建立地震避難場所 住房問題也是壹個重要問題。房屋受損,要有住處;余震不斷,要有藏身之處。有必要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臨時地震避難所。各種帳篷都可以利用,農村儲糧的小圓倉,也是很好的防震房。

3.劃定疏散場地,轉移危險品:城市人口密集,人員震後疏散比較困難,為確保震時人員安全,震前要根據街道、區的分布情況,劃定靠近群眾的避震疏散路線和場地。震前要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及時轉移到城外存放。

4、設立傷員急救中心 在市內抗震場所或市外設立傷員急救中心,準備好床鋪、醫療器械、照明設備和藥品。

5.暫停公共**** 活動 地震預報正式通知後,各類公共****,觀眾或顧客應有序疏散;中小學可臨時在室外上課;車站、碼頭可在露天候車。

6.組織人員疏散,轉移重要財產接到正式地震預警或通知後,應迅速有序地動員和組織群眾撤離房屋。正在治療的重病患者應轉移到安全地帶。少數癱瘓人員也應轉移到安全地帶。農村的牲畜、拖拉機等生產資料,震前應妥善轉移到安全地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車輛應出車庫,停放在空曠地帶,以便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作用。

7.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在城市地震中可能發生嚴重的次生災害,特別是化工廠、煤氣廠等容易發生地震次生災害的單位,要加強識別和管理,設專人全天候值守和值班。

八、確保要害部門安全我市各要害部門和銀行較多,地震時要加強安全保衛工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泄密。消防部門車輛必須出庫,消防人員應隨時出動,以便及時撲滅火災,減少經濟損失。

9.組織搶險隊伍,合理安排生產 地震前,各級政府要組織好現場搶險救災隊伍(搶險、醫療、消防、供水、供電、通訊等)。必要時,部分工廠應在防震指揮部的統壹指揮下,暫停生產或低負荷運轉。

10.做好居家防震準備 地震預報發布地區的居民要做好居家防震準備,制定居家防震預案,檢查並及時消除居家中不利於防震的隱患。(1)檢查加固房屋。加固不抗震的房屋,撤離不宜加固的危房。拆除女兒墻、高立面等笨重裝飾。(2)合理擺放家具和物品 固定高大的家具要防止傾倒砸人,堅固的家具要騰出下面,以備震時躲避;家具和物品擺放要做到 "重下輕上",墻上的懸掛物要取下來成為固定位置,防止掉下來砸傷人;清理雜物,使門口、樓道暢通無阻;陽臺擋墻要清理幹凈,取下花盆、雜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3)準備必要的防震材料;(4)做好防震準備,地震時應及時拆除。(3)準備必要的防震物品 準備壹個家庭防震包,包括食品、水、應急燈、簡易藥品、繩索、收音機等,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4)開展家庭防震演練 練習緊急疏散和撤離,練習 "壹分鐘緊急疏散"。

地震時的應急措施

壹.地震具有很強的突發性。壹旦發生破壞性地震,震區政府應做好以下應急工作:

1.按照當地《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宣布成立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發布震情通報,緊急動員各方面力量開展自救互救,迅速搶救被壓埋人員。

2、調配搶險救災隊伍和調配抗震救災物資,組織醫療、工程搶險、救援、物資緊急運輸隊伍等,有序趕赴災區,搶救生命、財產,排除工程險情。

3、搶修受損的交通、通訊設施,確保災區政府特別是指揮系統與外界的通訊暢通,恢復供水、供電設施,搶修受損的水利、化工、核工業等重點工程。

4、及時撲滅突發火災,防止有毒氣體和易燃易爆氣體泄漏,防止鼠疫發生。

5.迅速確定可居住宿舍,搭建臨時避震場所,劃定疏散點,發放救災物資和食品,妥善安置災民。加強治安管理和交通管制,維護社會秩序。

6、及時調查評估地震災害損失情況,特別是人員傷亡情況,並迅速向上級政府報告,同時做好災民的穩定和思想工作。

  • 上一篇:鹽酸氨溴索分散片是治什麽病的?
  • 下一篇:降壓藥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