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漲跌的原理,其實只有壹個,那就是交易雙方的供求關系。
壹邊是股票籌碼,壹邊是現金資金,兩者不斷交易,推動股價漲跌。
其實,不只是股市,任何交易市場的漲跌都源於交易雙方的供求關系。
說白了,就是資金量決定了漲跌。
買的人多,資金量大,價格必然上漲;賣的人多,籌碼壹邊倒,價格必然下跌。
很多散戶談題材、談業績、談消息,其實都不是股票上漲的關鍵。
這就是為什麽有的股票題材壹直在,就是不漲,有的股票業績再好,還是不漲,有的股票明明有利好消息,還是不漲,因為沒有真金白銀,去投資這些股票。
資金是本質,是股票上漲的動力之源。
題材、業績、消息等,終究只是吸引資金的因素,而不是本質。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業績不好,股票還可能漲;業績很好,股票還跌。
表面上的因素只是其中的壹些誘因,而股價的漲跌則是由多個維度綜合作用的結果,導致股價對資金的某種統壹性。
我們投資股票,其實就是為資金買入股票、推高股價尋找理由,最後從中獲取投資收益。
可以說,資金決定壹切,也決定了股市的陰晴圓缺,只不過資金本身,不是人操縱的,而是市場達到某種**** 識,帶動整個市場變化的。
接下來從資金的角度,來闡述整個市場的漲跌博弈。
第壹,股票漲跌的原理。
股票交易,其實就是撮合交易,即買賣雙方以相同的價格,達成交易意向,最後成交。
比如有1000萬元,願意以10元的價格買入1只股票,那麽就要對應1000萬元,以10元的價格賣出1只股票。
當賣出的籌碼沒有那麽多時,部分資金就會選擇擡高價格來買入股票。
比如以10.01元買入,只差0.1%,差價很小,資金就願意擡高價格。
於是,10.02、10.03 .... 開始了。壹路都有資金願意擡高價格,直到買入資金和賣出股票籌碼,出現了新的平衡。
同樣,股價下跌的原理也完全相同。
10元時,有人願意賣出100萬股,但願意買入的錢不夠1000萬元,結果籌碼被搶光,會以9.99元、9.98元、9.97元......甚至更低的價格清倉,股價自然下跌。
漲跌本身只是資金和籌碼的供需博弈,別無其他。
再說資金運作的邏輯。
資金本身,從買入到賣出,其實就是壹個循環。
錢換成籌碼,籌碼最終又換成錢,低買高賣。
其實沒有什麽錢願意買了籌碼不賣,不賣的原因是覺得價格還沒漲,未來還有空間。
這就是為什麽股票不會無休止地漲,因為價格炒到壹定位置後,如果出現泡沫,即使原來看漲的資金也會看跌,大量拋售股票籌碼。
籌碼賣得越多,接盤資金就越少,股價下跌得就越快。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但凡市場資金枯竭,願意買入的資金減少,股票就會下跌。
股票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合理價格,只要沒有錢願意買,價格就會壹路下跌,直到願意買的錢再次占上風。
因此,從資金的邏輯來看,股票的漲跌本質上就是壹場買賣雙方的博弈,勝負決定了股票的最終走勢。
既然是資金主導了股市,為什麽有時可以通過壹些輔助判斷來猜測股市的漲跌呢?
其實,從本質上講,這是因為資金也是被整個市場所吸引的,只要吸引的力度足夠大,資金賺錢的意圖極其強烈,那麽股票自然就會被炒起來,股價自然就會上漲。
我們把賺錢角度的博弈,分為增量博弈和存量博弈兩種。
所謂增量博弈,其實就是說整個市場的資金,其實是在不斷增加的。
增量博弈的背後,壹定是存量價格的上漲,因為供求關系本身被打破了,資金占了上風。
可以這麽說,幾乎所有的大牛市都來自增量博弈,也撬動了整個市場。
增量博弈市場的幾個特點。
1、資金越來越多,導致整個市場估值偏高。
但凡增量資金入市後的市場,壹定有估值高企的跡象。
說白了,就是資金無處可去,要尋找出路,那麽在資金的推動下,股價自然就會上漲。
當市場普遍缺錢時,估值必然偏低,當市場普遍不缺錢時,估值必然偏高。
這其實是錢找路的必然結果。
所以,市場估值高,其實並不可怕,只要資金能夠源源不斷地進入市場。
同樣,估值低的市場,也不壹定是抄底的好地方,因為資金越來越少,股價自然捉襟見肘。
2、市場從不缺錢,熱點炒作幅度大,大牛股頻現。
增量資金的市場確實從來不缺錢。
當壹個市場 "無限 "供應資金時,必然會出現大量的大牛股。
這就是小牛市與大牛市的主要區別,在於資金進入的速度和數量。
因為壹般的熱點不多,當資金充裕的時候,就會出現比較大的反彈,股票的估值自然也就被炒起來了。
另外,當整個市場不差錢的時候,就不會集中在個股上,往往會出現大量的牛股,所謂牛股就是牛市。
而那些受到資金熱捧的個股,更是會有5倍10倍的漲幅。
3、大盤成交量持續放大,股價不斷創出新高。
最後壹點就是大盤成交量,壹定要放大。
因為資金進場後,動向壹定不會被掩蓋,因為成交比較頻繁,成交量自然進壹步放大。
而這麽多資金的湧入,勢必帶動資金的炒作,無論是指數還是個股,都容易創出新高。
而且,資金本身還有杠桿作用,更容易撬動整個市場的市值變化。
比如,壹只市值100億的股票,每天的換手率只有50-100億,換手率並不高。
那麽,如果妳再投入 10 億美元,股價就可能翻番,因為這筆錢甚至不需要吃掉整個市值,只需要吃掉其中的壹部分。
所有這些跡象都存在於增量市場中,我們更需要抓住的是增量市場給我們帶來的投資機會。
其次是存量博弈。
長期做存量博弈的市場壹定是低迷的,因為存量博弈本身,其實就是資金中的大魚吃小魚。
作為散戶,參與存量博弈的市場難度很大,賺錢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
存量博弈,其實也有三個要點。
1、找準賺錢重點。
存量博弈的行情,最大的壹個特點,就是資金不足。
所謂存量博弈,有時甚至是負和博弈,就是整體資金越來越少。
錢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其實是離開市場的錢,短時間內又不願意回到市場。
增量資金入市會有賺錢效應,而存量資金入市會有部分賺錢、部分虧錢的效應。
當資金離場後,又不願再入場,整個市場資金反而會枯竭。
股市是壹個標準的屠宰場,是壹個大魚吃小魚困難重重的市場。
大量資金集中收割散戶之後,留下壹地雞毛,那些成交量極小的股票,壓根無人問津。
基金撤退後,留下大量散戶自己玩,再尋找下壹個收割對象。
股市壹定是機會局部化的市場,而局部化的機會,壹定是成交量集中的地方,供求關系的蹺蹺板,決定了個股的走勢。
想在股市裏活得滋潤,賺到錢,該在哪裏賺錢就在哪裏賺錢。
2、明白業績是拯救存量博弈的良藥。
股市博弈中,業績是壹劑良藥。
但首先要糾正壹點,不是說股票在市場中博弈,業績好的股票就壹定會漲。
而是說,在存量博弈的市場中,有業績的股票才能鎖定長線資金,才能先活下來。
市場不會長期處於存量周期中,會有增量出現的壹天,而長線資金鎖定籌碼的能力,是比較強的,壹旦有增量入場,很容易推動。
而那些沒有業績的個股,在股市可以炒作,但必將是短線行為。
因為炒作的目的是吸引跟風者,然後壹輪輪地上漲,而有業績的股價上漲,相對來說是長期的,也是可持續增長的。
所以,在股市中,最終能夠拯救股價的壹定是業績,而在短期內,則是熱點題材熱點帶來的資金聚集。
3、市場不可能憑空生錢,壹定是相互收獲。
最後壹點,要再次明確,在股市裏,只有資金和籌碼,沒有更多的錢。
壹旦進入股票現貨市場,遊戲的本質就非常明顯了。
說穿了,不是妳死就是我亡。
我拿錢買籌碼,價格高了賣出籌碼,那麽我賺了錢,必然整個盤子變少錢。
也就是說,持有籌碼的人所擁有的價值,可能是壹種虛擬的價值,無法真正實現。
這就好比在這個市場上,壹個****,妳的股票只有20元,而妳的股票是25元,那麽最後成交的肯定還是20元,因為錢不夠了。
只不過股票市場的價格連續性比較明顯,不會顯得那麽誇張,它會從 25 美元壹步步跌到 20 美元,甚至更低。
直到有新的資金進來,這種相互收割的事情才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