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1、病因治療
如果能找到原發病竈,采取特殊治療,不管是主觀耳鳴還是客觀耳鳴,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分泌性中耳炎常可通過鼓室吹風或鼓室穿刺抽液,耳鳴立即消失;又如早期噪聲性耳聾引起的耳鳴,壹般在噪聲環境下,可緩解或消失。客觀性耳鳴也多是在糾正病因後消失的,例如咽鼓管開口異常通過保守或手術治療,解除其過大的通暢性,耳鳴可緩解或消失;又如動靜脈瘺或畸形,通過手術糾正後癥狀可緩解;再如椎動脈交通支病變引起的耳鳴,常在切除交通支後病變消失。
2、藥物治療
(1)改善耳蝸血供
血供不良,如血管痙攣、血管栓塞等是影響耳蝸功能的常見原因。應用血管擴張劑可以改善內耳的血液循環,達到治療內耳疾病、消除或減輕耳鳴的目的。
(2)改善內耳組織的能量代謝或神經營養
三磷酸腺苷、輔酶 A 等具有激活組織呼吸、改善循環系統的作用,均能增強內耳組織的氧氣供應;微量元素 B12 是壹種輔酶,能修復受損的神經組織。
(3)抗驚厥藥
這類藥物的作用可能是阻斷腦幹內的多個軸索系統,尤其是網狀結構,常見的有地西泮、水合氯醛等。
(4)抗生素治療
當患者發生感染時,醫生會使用抗生素來針對感染進行治療。
3、掩蔽療法
主要是利用外界聲音抑制耳蝸或聽神經的自發興奮,以增強其活動。掩蔽療法近期效果較好,遠期效果需要跟蹤觀察。不過,耳鳴掩蔽只能緩解耳鳴癥狀,減輕患者痛苦,並不能根治耳鳴。掩蔽療法對部分耳鳴患者仍有後效抑制作用,即停止掩蔽後,耳鳴仍暫時消失。
4、生物反饋療法
生物反饋療法是利用不同的生物反饋信號,訓練患者進入放松狀態。治療原理是教會患者有意識地控制身體各部位的感覺,使患者學會改變身體的反應。如控制肌肉張力和血流量等,使患者進入放松狀態,恢復機體的相對平衡,從而達到治療耳鳴的目的。
5、耳鳴再訓練療法
讓大腦逐漸習慣耳鳴的聲音,在潛意識層面過濾掉耳鳴的聲音,使患者對聲音不知覺。
6、手術治療
有些引起客觀性耳鳴的原因可以通過手術根治,如切除腫瘤、囊腫等。目前用於治療主觀性耳鳴,療效尚不肯定。對於主觀性耳鳴,如果原發耳病本身有手術指征,則可行手術治療,如果手術指征本身不強,則不宜為解決耳鳴而實施手術。
7、其他治療
電刺激療法、催眠療法、針灸療法及中藥治療等,對耳鳴均有壹定療效。
相關藥物
血管擴張劑、三磷酸腺苷、輔酶A、米可利特、地西泮、水合氯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