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教育的發展必須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加大科學技術的運用和普及,可以極大地促進教育的發展,培養更多更快的優秀人才。為了完成這個偉大的任務,雖然我正處於事業發展階段,面臨很多困難,但這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拓寬思路,發揮集體智慧,下大決心集中有限的財力物力,才能解決事業發展中的突出矛盾,消除瓶頸的負面影響,最大限度地促進六中事業發展。
2005年8月,我校某教學樓被權威部門鑒定為D級危房。校舍極度緊張,有壹學年的學生沒有教室可用。學校壹方面出租校舍,壹方面籌集資金規劃建設新的校舍。在市規劃局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8月,壹座12456平方米的現代化教學樓矗立在六中校園內。
為改善學生活動場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深入開展素質教育,學校出資重鋪籃球場,購買了8副高標準籃球架。學校還獲得了市財政教育局的支持,將運動場地改造列為第七批行業規劃。2007年,嶄新的塑膠運動場將豐富六中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辦學水平。
作為壹所有80年歷史的名校,六中很多設施已經落後,但著眼長遠發展,必須克服眼前的困難。經過科學規劃,學校已經拆除了壹座上世紀50年代師生自己修建的簡易體育館,即將在公濱路壹側修建壹座文體綜合樓和壹座食堂,將原來的食堂改造成圖書館。這些項目的建成將為六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全面改善六中的辦學條件,滿足人民群眾享受優質教育。加強師德建設,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鑄造六中發展之魂。
建設壹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學校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永恒的重點,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努力建設壹支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善於教學、勤於育人”的教師隊伍。
衡量壹個學校的老師是否合格,首先要看師德如何。因此,我校壹直以師德建設為核心,以師德建設為靈魂。通過師德建設,使全校教師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教書育人。認真貫徹落實哈爾濱市教育局向社會作出的“八項承諾”、哈爾濱市教育局出臺的“十五條禁令”、“五項要求、五項禁止”以及《哈爾濱市第六中學教師文明公約》、《哈爾濱市第六中學作風建設規劃》、《哈爾濱市第六中學黨風廉政建設規劃》、《哈爾濱市第六中學班主任工作手冊》,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師思想教育活動,提高教師的政治覺悟和政策水平,使之規範化。在評優、晉職、評職稱、晉職等問題上實行師德“壹票否決制”。
近年來,我校湧現出壹大批師德高尚、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的優秀教師。他們活躍在教育第壹線,教育教學優秀,培養了壹大批優秀學生。李佳寧同誌是哈爾濱先進教育報告團的成員。2006年7月,她獲得了黑龍江省“現代園林獎”。她獲得的6000元中,3000元捐給了西部的“母親水窖”項目,剩下的3000元捐給了我們學校的貧困學生。市優秀教師呂愛紅是學生和家長值得信賴的朋友。她的電話已經成為與班級學生和家長溝通的熱線。學生告訴她自己的煩惱,家長遇到教育問題找她咨詢,高考誌願找她咨詢。她堅持每年為班級訂閱兩份報紙;為困難學生支付書本費和雜費;寒暑假期間,她不厭其煩地走訪所有學生的家庭。高三的時候,她每天組織學生自習到晚上十點,沒有公交車只能打車回家。學生們說:“我們曾經疑惑,今天還有無私的人嗎?老師,我們從您這裏找到了肯定的答案。”彭、劉洪貴、肖廣生、王宇春、等名師拒絕社會補習班高薪聘請,全身心投入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六中建設了壹支理念新、作風正、素質高、業績優的高水平教師隊伍。是六中發展的靈魂,是六中發展的動力。加強校園管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提高全民族素質。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學校做了大量工作。壹方面做好日常教學管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高考成績名列前茅;另壹方面,開展各種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各種文化和體育活動、年度藝術節、體育節、各種球類比賽、各種器樂音樂會等。,鍛煉和陶冶情操;有各種各樣的社區活動,如演講比賽,知識競賽,中秋節篝火晚會,菊花詩會,課本劇等。,高雅文明,培養能力,提高素質;還有各種綜合實踐活動、社會調查、小課題,比如參觀氣象臺、電廠、自來水廠、汙水處理廠,聽工大航天技術報告、農大“克隆”技術報告,去哈爾濱壹機、銀行。針對體育彩票、福利彩票的熱銷,交通新規的實施,書吧與網吧的對比,中國快餐業與洋快餐行業的對比,哈爾濱與中國辛亥革命時期武器的發展,哈爾濱的建築保護,“七·三壹”與滿族文化,大量的活動不僅增加了學生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還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閱歷,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加強校園管理是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基本保證。學校狠抓新生入學教育,通過入學教育、開學、軍訓等教育活動規範新生行為,形成良好習慣,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健康品質。堅持值日生制度,規範學生文明禮貌行為。實施《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哈爾濱六中學生壹日作息》,開展“三個文明”活動,積極開展“強素質樹榜樣”活動,要求學生註重道德修養的積累,從基本道德做起,逐步完善自我。狠抓衛生、自學、間隔鍛煉的管理,從德育常規和德育管理上要求質量,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通過修養、規範教育和“三個文明”活動,使學生做到儀表端莊、談吐優雅、行為文明、品行良好。
六中擁有優美的校園環境、現代化的教育設施、優秀的教師隊伍和高素質的學生群體,贏得了社會、學生和家長的贊譽。六中全體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奮鬥在新課改的最前沿,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繼往開來,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