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寫方案需要註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工作方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作方案 篇1為全面排查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隱患,防範發生系統性風險,切實保障公眾飲食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壹、工作目標
通過全面排查,深挖餐飲服務環節各類食品安全隱患,防範發生系統性風險。強化餐飲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嚴厲打擊帶有行業潛規則性質的違法行為,嚴厲查處非法添加等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違法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消費安全。
二、工作措施
(壹)全面加強監督檢查,排查清理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風險。加強監督檢查,深挖各類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風險,加大對餐飲服務單位超範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的治理力度,特別是“四自食品”(自制飲料、自制調味品、自制火鍋底料、自制糕點)問題的治理,嚴厲打擊和嚴格查處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行為;積極配合質監部門開展對非法使用工業明膠加工食品徹查嚴打的行動,以易使用明膠的品種為重點,認真組織排查,加強監督檢查,嚴防工業明膠進入餐飲服務環節;對餐飲服務食品加工環節中容易造成微生物汙染的冷菜、沙拉、生食水產品、餐用具清洗消毒等重點環節要重點加強監管,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規定操作,防止微生物汙染;把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作為監管工作重中之重,有效遏制學校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發生。
(二)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嚴格落實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餐飲服務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管理規定》的要求,結合20xx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點,以鮮肉和肉制品、食用油、食品添加劑等為重點品種,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建立並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明確專人負責,均能進行溯源。嚴禁采購和使用病死、來源不明或不合格的鮮肉及肉制品,嚴禁從私屠濫宰等非定點屠宰企業采購鮮肉。嚴防不合格鮮肉及肉制品、食用油和上遊環節其他問題食品流入餐飲環節。
(三)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嚴懲違法違規行為。積極爭取地方財政的支持,加大抽檢力度,特別要加大以易使用明膠的品種、“四制食品”、食用油、鮮肉及其制品為重點的抽檢力度,對抽檢不合格及其他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懲。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和超效期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從重、從快處理。
(四)加強對無證餐飲單位的監管。通過為期壹月的摸排,掌握轄區無證無照餐飲單位的數量,按照“疏堵結合、有序發展”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對無證無照餐飲經營單位進行專項清理整治。有計劃地開展分類整治,降低無證小餐飲單位的比例。
三、時間安排
本次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隱患風險排查清理到5月底結束,為期壹個月。
工作方案 篇2為進壹步深入開展“民情大走訪、民訴大化解、民生大改善”主題活動,加強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宣傳工作,在全市營造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現結合我局實際,特制定本宣傳工作方案。
壹、時間要求
20xx年5月至20xx年12月
二、工作任務
(壹)標語宣傳
各國有林場、木材檢查站、園林管理處、森林公安局要在辦公場所制作懸掛“民情大走訪、民訴大化解、民生大改善”宣傳標語,局機關利用LED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
完成時限:由局辦公室5月17日前完成。
(二)入戶宣傳
各幹部職工要利用下村工作時機宣傳林業政策法規和征詢民意,廣泛征求和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每名幹部職工每月不少於2次到扶貧村入戶宣傳,將幹群“廉心卡”張貼到戶,進壹步了解民情、化解民怨、改善民生。
完成時限:由局屬各單位、機關各股室(隊、辦)從即日開始。
(三)廣播宣傳
利用宣傳車在村組人口密集地重點宣傳開展此次活動的目的和措施、訴求渠道、舉報電話、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知識,每周不少於1次,切實讓此次活動深入人心、家喻戶曉,讓廣大群眾積極支持、主動參與。
完成時限:由紀檢組、防火辦從即日開始。
(四)網絡宣傳
充分利用QQ、微信群和政府,實時發布此次主題活動開展情況的動態信息及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知識。每月至少上報2條主題活動相關信息。
完成時限:由局辦、紀檢組常態開展。
三、工作要求
(壹)強化責任落實
機關各股室、局屬各單位負責人要履行“民情大走訪、民訴大化解、民生大改善”主題活動宣傳工作的主體責任,要召開專題會議將工作任務分解細化到人,確保該項宣傳工作全面開展。
(二)創新宣傳形式
局屬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載體、充實宣傳內容,切實提高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嚴肅問責追究
在“民情大走訪、民訴大化解、民生大改善”主題活動中,對此次主題活動敷衍塞責,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落實在行動上,不積極配合,不按要求抓落實的單位和個人,局紀檢組將進行嚴肅問責。
工作方案 篇3壹、指導思想
4月12日,我縣召開了20xx年度全縣教育教學工作會議,這次會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要充分認識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領會和準確把握上級領導講話,統壹思想認識、凝聚***識,牢牢把握提高質量這個主題,通過改革創新推進學校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學習宣傳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這次的學習工作。 組 長:孫 智(校長)
副組長:劉愛紅 趙子萍
成 員:羅寶霞 朱振東 王 芳 豐文娟
三、學習宣傳內容與方法
(壹)學習重點
著重學習崔縣長、周局長在全縣教育教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明確我縣教育工作的總體思路,學習宣傳“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學習宣傳“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戰略目標,學習宣傳“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的戰略主題,學習宣傳《教育規劃綱要》關於教育改革、發展和保障的主要任務和政策舉措,進壹步增強做好教育工作、辦好人民滿意職業教育的責任感、緊迫感和自覺性。
(二)具體活動
以多項活動為載體,確保學習宣傳收到實效。
1.開展全體教職工集中學習活動。壹是抓好領導幹部的學習。學校校務會要集中安排專題學習,認真研讀講話精神,充分交流學習心得體會,研究討論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的具體措施。二是抓好黨員幹部的學習。要運用組織生活、職工政治學習等多種形式學習。三要抓好廣大教師的學習。全校充分運用網絡平臺等宣傳工具,采取多種方式組織廣大教師進行學習,積極倡導教師自發學習。
2. 開展座談研討、專題講座活動。通過此次活動進壹步加深廣大師生對這次會議精神的理解和認識。進壹步調動廣大師生員工對實施綱要的學習熱情,為全面推進我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凝聚***識,聚集力量,形成重視、關心、參與和支持學校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
3. 開展“我為教育改革發展獻壹計”活動。學校廣泛發動,積極組織廣大幹部、師生員工為我校教育改革發展獻計獻策,集思廣益,集中民智,以更新的思路、更好的措施,結合社會需求、教育規律、學校特點,破解當前我校教育改革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使全校教育工作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加符合這次會議精神要求,科學謀劃未來我校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戰略和規劃。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在更高起點實現我校教育又好又快發展。
四、學習要求
1. 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要充分認識好學習縣教育教學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認真實施。
2. 重點實施,濃墨重彩。要把學習貫徹會議精神與學校管理年、管理能力提升工程、辦學質量提升工程活動等工作相結合。
3. 貼近實際,創新形式。把學習宣傳工作深入到具體的教育教學的工作實踐中,突出重點,統籌安排,把學習宣傳教育教學會議精神落到實處。
工作方案 篇4壹、總體要求
領導點評要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加強組織建設為重點,認真落實“每名書記都作點評,每個黨組織和每名黨員都被點評”的要求,紮實開展領導點評工作。
二、點評內容
中心黨支部、書記由市衛生局黨委、領導點評。
中心班子成員、黨員由中心黨支部書記、其他黨員點評。
點評內容包括:對參加創先爭優活動的評價、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重點圍繞立足本職崗位爭創壹流業績、開展公開承諾、聯系和服務群眾等情況進行點評。
三、方法步驟
1、學習發動階段
組織集體學習,領會上級文件精神。研究部署領導點評工作步驟,制定領導點評工作實施方案。
2、征求意見階段
印發《領導幹部點評意見函》,下發全市27家院前急救網絡單位,對中心領導班子成員及中心工作進行點評,征求意見建議;
印發《黨員意見測評表》,下發中心全體幹部職工,對中心全體黨員進行問卷式點評。
3、自我總結階段
全體黨員結合各自崗位職責,總結分析壹年來的工作情況,形成書面述職報告。
4、集體點評階段
結合征求意見及黨員書面述職報告,召開集體點評會,自我述職、自我解剖,通過集體點評,實現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5、整改落實階段
每位黨員根據點評結果,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措施進行整改。對發現的典型,進行培養宣傳。
6、總結點評階段
在活動結束時,中心黨支部書記,對中心黨員進行總結點評,點評發現的問題是否整改,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
四、組織領導
1、加強領導。領導點評工作由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領導。負責制定方案、發放意見函、召集會議等具體工作。
2、加強宣傳。要重視活動宣傳力度,拓展宣傳途徑,結合中心實際,通過宣傳欄、網站等途徑加大對創先爭優及領導點評工作進行宣傳。
3、完善資料。要做到有活動有記錄,建立黨員點評檔案,實現對點評工作全稱記錄。按時填寫《創先爭優活動領導點評情況統計表》上報局黨委。
工作方案 篇5壹、目的意義
本次地名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我鎮範圍內地名基本情況,規範地理實體名稱,設置地名標誌,開發、應用普查成果,建立建全地名普查檔案和數據庫,為社會提供全面準確的地名信息,促進社會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推動分水嶺鎮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二、普查任務
(壹)普查內容
1、地名普查。地名普查包括行政區域,非行政區域,群眾自治組織,居民點,交通運輸設施,水利、電力通信設施,紀念地、旅遊景點,建築物,單位,陸地水系,陸地地形等11大類43子類地名。
2、點、線、面地理實體普查。(1)點狀地理實體。包括村委會,社區居委會,城鎮居民點,農村居民點,工礦點,農、林場點,錨地,船閘,渡口,車站,收費站,停車場,加油站,燈塔,井,涵洞,發電站,通信基站,房屋,廣場,體育場,城堡,墻,單位,泉,山峰,山口等。(2)線狀地理實體。包括公路、鐵路、管道、道路、大型橋梁、隧道、灌溉渠、排水溝、渡槽、河(湖)堤、河流等。(3)面狀地理實體。包括行政區域、開發區、水庫、公園、風景區、丘陵、山脈、濕地等。
(二)規範地理實體名稱
根據國家關於地名管理的有關法規,對有地無名且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實體進行命名;對不規範地名進行標準化處理,切實解決壹地多名、地名重名,地名命名罔顧傳統、刻意崇洋、虛張聲勢、名不符實,地名譯寫不準確、不規範、含義不健康等問題。
(三)設置地名標誌
根據實際需要,依據國家有關標準設置地名標誌。
(四)開發、應用普查成果
利用地名普查成果,編纂出版地名圖、錄、典、誌等出版物,建立、完善各級國家地名和區劃數據庫,開展地名信息化服務,開發研制地名信息化服務產品。
(五)建立地名普查檔案
實現地名普查檔案的數字化管理。
三、職責分工
(壹)鎮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職責
1、研究制定全鎮地名普查實施方案;
2、組織部署全鎮地名普查工作;
3、協調解決全鎮地名普查中的重大問題;
4、審議全鎮重要地名命名更名事項;
5、審定全鎮地名審查成果;
6、承辦鎮政府交辦的相關工作。
(二)鎮地名普查辦職責
1、擬定全鎮地名普查實施方案;
2、負責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規程、技術規範的貫徹執行;
3、負責組織全鎮地名普查的宣傳工作;
4、負責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聯系協調;
5、負責地名普查的會議組織、業務培訓和指導、工作檢查和驗收;
6、負責組織地名普查成果上報和建檔工作;
7、負責指導建立、完善各級地名普查數據庫;
8、負責組織編纂普查地區標準地名圖、錄、典、誌等;
9、負責組織地名普查信息綜合應用服務;
10、承擔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三)鎮地名普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
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指導和督促本單位做好地名普查所需資料的整理工作,做好地名普查的協助、配合工作,並確保信息和數據的準確、有效。
四、工作安排
(壹)準備階段
1、成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2、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方案;
3、學習其它先進示範縣區的經驗;
4、準備準確的地形圖;
5、設計、梳理、分類地名普查表格;
6、召開會議,部署我鎮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
7、對參與地名普查的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組織學習地名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地名普查的相關文件;
(二)全面普查階段
1、收集資料。包括第壹次地名普查、地名補調、歷年地名命名更名、文物考古、勘界協議、統計等資料,有關地名誌、錄、詞典、圖、碑刻,政府機關、專業部門下發的有關地名方面的.文件、通告、簡報、年鑒等。
2、普查登記。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為主,全面開展地名普查登記工作。普查人員對本職責範圍內的地名數據資料進行調查登記,填報普查成果表。對地名信息有爭議的,要組織熟悉本地情況的老同誌召開座談會,必要時還要查閱相關歷史資料,力求地名信息完整準確。鎮級相關職能部門要對本部門職能範圍內的地名數據進行核實確認,分類匯總並上報鎮社會事務辦,由鎮社會事務辦負責全鎮地名數據資料的校對匯總。
3、組織地名調查。根據地名普查目錄、地名登記表、工作圖,采取現場踏勘對照核實,采集地名基本信息和屬性信息,標註工作草圖。
4、進行地名標準化處理。將歷史資料與外業調查成果相結合,進行核對、分析、論證,依照地名管理有關法規,對有地無名、壹地多名的重要地理實體進行命名更名;對帶有區域性或有特殊文化含義的地方用字和地方讀音的地名進行審查定字。
5、數據錄入。區民政局組織業內人員對收集到的資料和外作業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歸納,並與原有資料進行比較核對,將普查資料分類匯總,分類錄入國家地名數據庫。
6、整理資料。(1)整理普查工作文件、資料,分類歸檔;(2)填寫各類普查成果表;(3)標繪地名普查成果圖表;(4)對普查成果和文件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5)起草地名普查工作總結;(6)準備上報地名普查成果到社會事務辦。
(三)檢查驗收階段
區地名普查辦對各成員單位的普查成果進行檢查驗收。
(四)總結上報階段
社會事務辦對地名普查工作進行總結,上報普查成果。
五、方法步驟
(壹)制定方案
根據區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的部署,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
(二)業務培訓
鎮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社會事務辦)負責組織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地名普查工作人員,學習地名普查的有關法律、法規、文件和保密規定。
(三)收集資料
按照工作規程,全面收集與地名相關的歷史沿革資料,包括第壹次地名普查、地名補查、歷年地名命名更名、文物考古、邊界勘界協議、統計等資料,有關地名誌、錄、詞典、圖、碑刻,政府機關、專業部門下發的有關地名方面的文件、通告、簡報、年鑒等。
(四)實地踏勘
現場標繪或測量地名的地理位置、範圍,修測、調繪變化的地形地理,調查采訪地名現狀,查清現在地名的相關信息和有地無名的地理實體情況。
(五)地名標準化處理
根據《地名管理條例》、《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要求,按照地名命名、更名權限和程序,對普查的地名信息進行審定和標準化處理。
(六)設立地名標誌
根據國家地名管理的有關法規,依據有關地名標誌標準,對重要地理實體設置地名標誌,對未使用標準地名或未按國家標準制作的地名標誌進行全面清理和整改。
(七)建立地名數據庫
將地名文字和圖形信息及多媒體數據導入數據庫。根據普查成果和工作圖,修改矢量地圖上的地名註記和變化的地物。
(八)整理資料,制作成果
根據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上報的普查成果,形成普查成果。
1、整理普查工作文件、資料(含音像視頻),分類歸檔;
2、填寫各類普查成果表;
3、標繪地名普查成果圖;
4、對普查成果和文件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
5、起草地名普查工作總結;
6、起草地名普查成果審批報告;
(九)檢查驗收
鎮地名普查辦對各成員單位上報的地名普查成果進行檢查驗收。
(十)上報歸檔
普查成果驗收合格後,按照規程要求,逐級上報,將普查成果資料立卷歸檔。
六、經費保障
由鎮財政自行保障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經費。
七、工作要求
(壹)加強組織領導。本次地名普查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重、時間緊、技術要求高。鎮政府成立了第二次地名普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切實履行部門職責,分工負責,各司其責,明確專人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填報工作,並及時提供地名普查的相關資料。
(二)落實經費和人員。壹是經費保障,鎮政府要落實地名普查工作經費,為地名普查人員購買必要的辦公設備;二是配備專用的普查人員,各單位要落實壹名專人,負責向鎮地名普查辦提供本單位有關的地名普查資料。
(三)嚴守技術規範。普查聯絡人員要協助區地名普查人員深入實地,認真開展地名調查、信息收集等工作,如實填報普查數據,不得編造、偽造、篡改普查資料,確保普查數據真實可靠。
(四)做好保密工作。普查形成的各種數據、圖表等資料要嚴格按保密文件管理規定處理,不得運用網絡傳輸和使用傳真報送,裝有地名數據庫系統的電腦不得連結外網和局域網,所有報送的資料要加蓋單位公章密封,避免泄密。對造成泄密的單位和個人,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