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了解造紙業對環境汙染的危害,讓我們先來看看紙是怎麽造出來的:
造紙原料主要是植物纖維,如木材、稻草、麥稈、玉米稈、甘蔗渣、蘆葦、麻、竹等。紙的生產大致可分為制漿和造紙兩個過程。
打漿:在原料中加入壹些化學藥品(如石灰或燒堿等)進行蒸煮;或直接用機械將原料打碎、磨碎;然後進行洗滌,除去不必要的成分,保留纖維,制成紙漿。如果需要漂白,則加入漂白用的化學品。
造紙:將紙漿打格或撈起,脫水後壓榨幹燥,最後分揀成紙。
看了造紙的過程,妳可能會覺得好像沒有什麽會直接造成環境汙染的!不然,讓我們往下看:造紙對環境的汙染和危害造紙工業是壹個產量大、用水多、汙染嚴重的輕工業;水汙染在各行業中名列第壹;廢氣、固體廢棄物和噪聲汙染,也十分嚴重。
造紙工業廢水未經有效處理而排入河道,廢水中的有機物發酵、氧化、分解,消耗的是水中的氧氣,使魚類、貝類等水生生物缺氧死亡;水中懸浮的壹些細小纖維易堵塞魚鰓,也會造成魚類死亡;廢水中的樹皮碎屑、木屑、草屑、腐草、腐爛紙漿等、沈入水底,淤塞河床,在緩慢的發酵中,產生有毒的臭味;廢水中還有壹些不易發酵分解的物質,懸浮在水中,吸收光線,減少陽光透入河道,阻礙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外,還帶有壹些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有毒有害物質。總之,造紙廢水使河水渾濁發黑,惡臭難聞,水草不長,魚蝦絕跡,蚊蠅蛆蟲遍地,嚴重威脅沿岸居民的身體健康,導致痢疾、腸炎、疥瘡等疾病流行,同時,也不利於農田灌溉和人畜飲水。
造紙業排放的壹些固體廢棄物,如腐爛的紙漿、漿渣、樹皮、碎木屑、草根、煤灰渣等,占用場地,發酵變質,釋放惡臭,下雨時還流出毒臭,汙染地下水和地下水源。
生產過程中鍋爐燃煤產生的廢氣、煙塵和機械噪聲也影響工作人員和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
預防措施:
造紙業的汙染大多來自制漿過程。制漿廢水中還含有大量有用物質和燒堿、纖維等。這些物質如果直接排入河流,會發生物理、化學和生物變化,汙染環境。這些物質丟棄則有害,利用則有價值。因此,將小型造紙廠發展成大中型造紙廠也是防治措施之壹。比如,蒸煮過程中的打漿工序,壹把壹把地打漿,排出來的是黑色殘液,黑色殘液的治理就是熱量和堿的回收,治理的裝置叫堿回收裝置。將黑色殘液中的水分蒸發後,送入堿回收爐燃燒,產生熱能,可用於生產蒸汽、發電和熱水,回到生產過程中利用。燃燒後的剩余物加入水和石灰,就可以制堿,這些堿又回到蒸煮制漿的工序,還可以作為副產品銷售。
造紙過程中的廢水,如沖浪、洗網、脫水、壓榨廢水,可先回收纖維,其余水經沈澱處理後再返回前道工序循環使用,重復使用幾次後再排放。這樣,既能節約資源,又能減少汙染。
造紙廠廢水經回收有用物質並綜合利用後,如果有土地,可采用土地處理的方式凈化廢水。將廢水擴散在坡度較為平緩的草地或林地上,利用土壤凈化。此外,還可利用天然窪地和池塘作為氧化穩定塘,栽培水生植物凈化廢水,利用水生植物對水花生、水葫蘆等起到凈化作用。汙水用於農田灌溉。大部分固體廢棄物可以綜合利用。例如,煤渣可用於築路、制磚和用作生產水泥的原料。
鍋爐廢氣采用除塵脫硫裝置,減少大氣汙染。
好了,我們已經知道了造紙對環境的危害和汙染,也知道了治理的措施。但我們應該怎麽做呢?
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節約用紙,不浪費紙張,多使用再生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