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疫苗的類別
按《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疫苗分為兩類。第壹類疫苗,是指 *** 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 *** 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在執行國家免疫規劃時增加的疫苗,以及縣級以上人民 *** 或者其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者群體性預防接種所使用的疫苗。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
目前第壹類疫苗以兒童常規免疫疫苗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風疫苗、麻腮風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A群流腦疫苗、A+C群流腦疫苗和乙腦減毒活疫苗。
(二)預防接種的效果
預防接種是全世界公認的最經濟、最有效的公***衛生措施之壹,“預防為主”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衛生工作方針之壹。
通過預防接種,福建省消滅了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天花,實現了無脊灰的目標,麻疹、乙腦、流腦、甲肝等多種疫苗針對疾病發病率下降了99%以上,5歲以下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從高於1992年的20%以上降到目前0.5%以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2010~2020年全球疫苗行動計劃,僅從預防死亡數看,2011~2020年十年全球若未開展疫苗接種,全球會增加2460萬到2580萬死亡。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壹種藥品能象疫苗壹樣,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將壹種疾病消滅。疫苗甚至是防止壹系列致病和致死兒童疾病的唯壹途徑,部分自費疫苗對於兒童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接種疫苗後仍可能發病
疫苗均具有壹定的保護率,但由於受種者個體的差異與疫苗本身特性,到目前為止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少數人接種後不產生保護作用,仍有可能會發病。另外壹種情況為偶合發病,如果接種疫苗時受種者恰好已處在該疫苗所針對疾病的潛伏期,接種後疫苗還未產生保護作用仍會發病。
(四)哪些情況下兒童不適宜接種疫苗
疫苗接種禁忌癥包含禁忌癥和慎用癥,指不應該接種疫苗的情況。禁忌癥指接種後會增加嚴重異常反應危險的情況,有禁忌癥的對象不應該接種疫苗。慎用癥是指受種者在該狀況下接種疫苗後可能增加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危險或影響疫苗的免疫力;大部分的慎用癥是暫時的,應在慎用癥消失後補種相應的疫苗。
接種禁忌癥:
1.對疫苗成分或前壹劑疫苗接種後發生嚴重過敏反應。
2.含百日咳類疫苗(百白破苗)接種後7天內發生無其他明確病因腦病(接種48小時內出現體溫超40.5℃、持續哭鬧3個小時以上及虛脫或類似休克狀態;接種3天內出現驚厥發作)的小孩,不應再接種含百日咳疫苗(百白破苗)。
3.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通常不應該接種減毒活疫苗。
孕婦通常不應該接種減毒活疫苗。
五)以下情況多數暫緩接種(慎用癥)
1.急性疾病、發熱>37.5℃者、腹瀉。
2.中重度慢性疾病(如嚴重心肝腎疾病和結核病者、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重度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期等。
3.接種部位有嚴重皮炎、牛皮癬、濕疹及化膿性皮膚病者。
4.有中重度哮喘、蕁麻疹等過敏體質者。
接受請采納。
2.衛生防疫知識
壹、不要喝生水,生水中帶有病菌、病毒,喝下去很容易生病。
要喝水,應當喝開水,或者喝經過消毒處理衛生合格的水。 二、不要吃未洗凈的瓜果。
未洗凈的瓜果,或用河濱水洗的瓜果,皮上可能沾有病菌病毒,吃了很容易得病。 三、不要吃過期糕點。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糕點容易變質,超過保質期就不能吃。 四、不要吃餿飯菜。
飯菜餿了以後,即使經過重新蒸煮,吃了仍舊有害。 五、不要吃或盡量不吃涼拌菜。
環境衛生條件差,涼菜特別是涼菜在制作過程中容易汙染,最好不要吃,如果壹定要吃,應註意涼菜的衛生,同時吃壹些生大蒜。 六、不要吃黴米面。
生黴的米面含有毒物,人吃了有害。
3.動物防疫工作的管理機制有哪些
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 物防疫工作。縣級以上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好動 物防疫工作。
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動物衛生監督職能部門分別負責軍隊和 武裝警察部隊現役動物及飼養自用動物的防疫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 管理執法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 *** 按照國務院的規定,根據統籌規劃、合理 布局、綜合設置的原則建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動物疫 病的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 防、控制等技術工作。
4.有沒有關於衛生防疫小知識
壹)春季傳染病防治 春季不僅是市民外出“踏青”、“春遊”好時節,同時仍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因此市民在生活、學習、工作,還是外出旅遊都應註意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
如何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1)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絹或紙巾掩蓋口鼻。 不要隨地吐痰,不要隨意丟棄吐痰或揩鼻涕使用過的手紙。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汙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3)不要與他人***用水杯、餐具。 (4)學校、辦公室或居民家中應做到每天開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於10分鐘。
如周圍有呼吸道傳染病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在開窗時,要避免穿堂風,註意保暖。
(5)每天晚間要認真刷牙(壹般不少於3分鐘),刷牙後用溫生理鹽水漱口,仰頭含漱能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 (1)加強戶外活動和耐寒鍛煉。
註意平衡飲食,保證充足休息。 (2)註意環境衛生。
在傳染病流行季節盡量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場所。 3、做好防護 (1)應盡量避免與呼吸道傳染病癥狀病人的接觸。
(2)流行季節在人員擁擠的場所內應戴口罩。 (3)如出現發熱、咳嗽、頭痛、嘔吐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有上述癥狀的病人應佩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4、接種疫苗可減少感染的機會或減輕癥狀。
流感、流腦、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種疫苗。 (二)腸道傳染病防治 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主要是經食物、飲用水、日常生活接觸等途徑進行傳播。
註意環境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把住“口手兩關”,是夏季防病的關鍵。 夏季腸道傳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病從口入”,須註意以下事項:(1)飲用水安全衛生,搞好廚房、食堂與洗手間的消毒衛生,保持室內外衛生;糞便和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2)提倡並實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3)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與不潔的生冷食品、飲料等。
(三)狂犬病防治知識 狂犬病又稱恐水病、瘋狗病等。人如果被瘋動物咬傷、抓傷就會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的狂犬病占90%以上由狗傳染的,其次是貓。
狂犬病患者會出現壹系列精神癥狀,表現為高度恐懼、狂躁不安、恐水、怕風、怕光、怕聲響等,並逐漸出現咽喉肌肉痙攣、流口水、癱瘓,呼吸和循環麻痹等癥狀,病死率100%。 預防狂犬病最好的途徑是不養犬、貓等動物;若已養犬、貓等動物,須定期給這些動物註射狂犬疫苗,盡量避免為動物所傷;如被犬、貓等動物傷後,無論輕重,均要及時進行傷口處理,到疾控中心註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醫囑註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四)食物中毒 發現有人食物中毒,要及時送到醫院就診,不要自行亂服藥,醫治越早越好,切莫延誤時間。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備檢驗。
要保護好現場,及時收集患者的嘔吐物、糞便等,以備檢驗。 飲水:立即喝下大量潔凈水,稀釋毒素。
催吐:用手指壓迫咽喉,盡可能將胃裏的食物吐出。
5.秋季衛生疾病防疫知識
秋季是壹年中由熱向冷的過渡季節,氣溫變化較大,空氣濕度偏小,冷空氣活動頻繁,是許多疾病的誘發因素,要註意做好以下疾病的預防: 1、呼吸道疾病: 1)防感冒: 秋天氣候變化異常,是傷風感冒的高發季節。
特別老人、兒童等是感冒或流感的易感人群,應積極預防。 主要措施為保持良好通風,應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加衣物,適當多飲水,體質較差或有基礎疾病者應積極預防接種。
2)防哮喘: 秋季空氣幹燥,花粉等過敏源較多,常引發哮喘。因此哮喘患者應註意保暖,預防接觸過敏原,防止復發。
3)防急、慢性支氣管炎: 秋季是急慢性支氣管炎的好發季節,多在感冒後並發,預防主要是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加強戶外活動,增強機體抵抗力;要註意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戒煙少酒等。 另外,秋燥是指因空氣幹冷而引發的頭疼、流淚、咽幹、鼻塞、咳嗽、胃痛、關節痛等壹系列癥狀,應多飲水,適當服用養陰潤肺的食物或藥物。
2、心腦血管疾病: 寒冷是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誘發因素。隨著秋冬季節來臨,氣溫驟降,會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本已狹窄的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流減緩,血量減少,引起動脈痙攣,誘發心絞痛、急性心機梗塞、中風等疾病。
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吸煙酗酒,不過度勞累。尤其是註意觀察血壓、心臟等病情變化,定期檢查,按時服藥。
3、胃腸道疾病: 秋季氣候多變也是消化性潰瘍、急性腸胃炎、便秘、小兒腹瀉等胃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經過炎夏的消耗,入秋後,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可能發生腹瀉。
由於氣候轉涼,也會導致胃病的復發。 秋季腹瀉也很常見,特別是小兒,預防秋季腹瀉主要是防止疲勞後著涼,註意膳食合理,戒煙戒酒,以增強胃腸的適應力。
過甜、過油膩的食品會引發急性腸胃炎、膽囊炎、胰腺炎等病。 4、風濕與關節疾病:秋季也是風濕與關節疾病的好發季節,應積極做好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