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後期,由於化學合成工業的發展,新藥的數量急劇增加。物種差異首先不支持壹種藥物直接從動物身上到臨床,也就是種族之間存在差異。比如麻黃素的擴瞳作用在白人身上最強,黃種人次之,黑人幾乎沒有。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西德沙利度胺事件的發生,使臨床藥理研究真正得到了許多國家相關行政部門和醫學科學界的重視,從而確立了其在新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國外臨床藥理學發展簡介
臨床藥理學的概念是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
1947臨床藥理學代表人物哈利·冷教授在美國首次被授予院士。
1954約翰·霍普斯金大學成立第壹個臨床藥理學實驗室。
65438-0972,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附屬Huddings醫院建立的臨床藥理室,接受各國學者深造。
機構建設和國際會議
1967年,意大利是歐洲第壹個成立國家臨床藥理學學會的國家。
1971年,美國臨床藥理學會正式成立。
為了推動臨床藥理學的發展,IUPHAR專門成立了臨床藥理學專業組。
1980首屆臨床藥理學和治療學國際會議在英國倫敦召開。
1983和1986分別在美國華盛頓和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第二屆和第三屆國際臨床藥理學和治療學會議,大約三年後召開了壹次國際臨床藥理學和治療學會議。
中國臨床藥理學發展簡介
1,設立臨床藥理學研究機構。
1980衛生部在北京醫學院成立臨床藥理研究所。
從65438到0984,衛生部先後建立了臨床藥理學培訓中心。
從1980開始,我國陸續在北京、上海、安徽、江蘇設立了臨床藥理學研究或教學機構。
2.建立學術機構,出版專著,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65438-0982中國藥學會藥理學會臨床藥理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成立,現已成為中國藥理學會第二個分會,即中國藥理學會臨床藥理專業委員會。
出版作品:
臨床藥理學(壹、二),許等主編。)
臨床藥理學(李家泰主編)
臨床藥理學(徐主編)
1985中國臨床藥理學雜誌經國家科委批準創辦。
從1979開始,已經連續舉辦了七屆全國臨床藥理學學術研討會。
3、建立藥物臨床研究基地。
從1983開始,衛生部先後組建了三批國內研究實力強、人員素質高、技術裝備好的臨床研究機構,建立了多個衛生部臨床藥理基地。
國家藥物臨床研究基地的建立,匯集了藥理學、臨床醫學、藥學、化學、數學、生物統計學等相鄰學科的專業人員研究臨床藥理學,形成了壹支相當活躍的臨床藥理學專業隊伍。
國家醫藥產品管理局成立後,對原衛生部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法規和技術指導原則進行了逐步修訂和補充,並建立了藥品審評專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