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類食用意義最大的龍蝦是龍蝦屬中體型較大的龍蝦,如南海龍蝦(Palinurus versicolor)。這些龍蝦的體長可達 30 至 45 厘米(不包括觸角),最大重量可達 5 公斤。
活龍蝦的尾巴必須微微卷曲;如果尾巴是直的,烹飪時肉的味道就不好。龍蝦肉壹般比小龍蝦幹。龍蝦煮熟後會變紅。
龍蝦肉是壹種美味佳肴,制作方法可以燒、酪焗,是壹道中國名菜。我國南方沿海還常用鮮龍蝦切片生吃,稱為 "生魚片"。廣東海鮮有 "龍蝦三吃",即龍蝦肉分別生吃和熟吃,用龍蝦頭和殼煮粥。龍蝦的價格相當高,即使在沿海城市,價格也往往達到上千元。
除了用作食物的大龍蝦,還有淡水小龍蝦,壹般是河鮮,其重量和個頭都比大龍蝦小得多,價格也比較便宜。
淡水龍蝦
首先,壹個常見的誤解是淡水小龍蝦不是龍蝦。小龍蝦雖然叫螯蝦,但長得更像龍蝦。
小龍蝦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是腐肉動物,20世紀初隨著外國貨輪壓水等生物入侵方式進入我國境內。所謂是日本人用來清理屍體的生物,那是不符合事實的。另壹方面,當時日本人飼養小龍蝦是為了作為養殖牛蛙的餌料(但有資料顯示,小龍蝦是日本人於 20 世紀 30 年代末在南京帶入我國的。(見《中國生物入侵研究》,科學出版社,萬方浩、郭建英等)。由於天敵在自然界尚未形成範圍,我國經過幾十年的擴散,已形成壹種全國最常見的淡水經濟蝦類,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各省市。
小龍蝦體內蛋白質含量較高,約占總體的16%至20%,脂肪含量不足0.2%,蝦肉中鋅、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於其他食物。不過,小龍蝦有壹個很重要的營養成分可能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蝦青素,主要存在於蝦頭蝦黃和蝦殼的紅色物質上,大多數烹飪方法都可能會損失掉,因為蝦青素是壹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因此也很容易被氧化掉。此外,小龍蝦還可入藥,有化痰止咳、促進手術後傷口生肌愈合的作用。
生存能力
小龍蝦的生存能力非常強,除日本和中國外,在歐洲和非洲也占有壹席之地,是世界級的生物入侵物種,因此也是世界級的美味佳肴。歐洲、非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美國都食用小龍蝦。據稱,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出產的小龍蝦占世界總量的90%,當地人吃掉了其中的70%。
小龍蝦在全世界的 "成功",除了形態和習性上的壹些優勢外,還有壹部分原因是它能夠耐受汙染環境。在科學研究中,對汙染物非常敏感或非常耐受的生物,常被用作環境汙染的指標。小龍蝦就是這樣壹種潛在的指示生物。網上有人因為聽說小龍蝦是環境汙染的指示生物而膽戰心驚,這要特別提醒大家,指示生物和富集生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即使是對汙染物非常耐受的生物,如果它有很好的排除和解毒機制,其體內的汙染物含量也可能很低。
重金屬毒性
考慮到小龍蝦喜歡生活在容易富集重金屬汙染物的淺海淤泥中,早在1995年,上海的研究人員就對生活在上海部分地區的小龍蝦體內的重金屬含量進行了調查。在小龍蝦體內均檢出汞、銅、鉛、鋅、鎘等重金屬,但均低於國家衛生標準,且大部分重金屬集中在蝦鰓和內臟,肌肉含量很低。
這壹結果,經過十多年的連續研究得到了進壹步證明。03年,蘇州大學研究人員調查了蘇州地區的小龍蝦,結果類似;06年,江西農業大學研究人員考察了重金屬汙染水體中小龍蝦重金屬富集情況,同樣發現蝦肌肉中有毒重金屬鎘和鉛含量很少,選擇性富集了鋅和銅等相對無害的重金屬(鋅和銅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但攝入過多會危害健康)。08、安徽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合肥附近調查小龍蝦時也發現,重金屬在外骨骼和內臟中的甲殼素高於在肌肉中的含量,並推測小龍蝦把重金屬轉移到外殼中,然後通過不斷蛻殼把毒素轉移出體外,這也是它能耐受重金屬汙染的原因之壹。
有趣的是,上海壹位中學生還與科研單位合作,研究了小龍蝦 "吐 "重金屬的真偽。她發現,有些商販自己養了壹段時間的小龍蝦,然後聲稱體內的汙染物已經 "吐 "幹凈了,可以放心食用。於是,她從市場上取樣,設計了壹個實驗進行調查。她的研究表明,煮熟的小龍蝦中重金屬鎘和鉻的含量都踩在了國家標準線上,而所謂餵水就能 "吐 "出重金屬,也是子虛烏有、匪夷所思的事情。
總的來說,小龍蝦雖然有壹定的富集重金屬的能力,但大部分都集中在我們不愛吃的蝦鰓、蝦內臟和蝦殼裏,對於我們吃蝦的人來說,讓人重金屬中毒的可能性很小。
我國淡水小龍蝦主要分布在江蘇、湖北、江西、安徽等長江中下遊地區,生長在江河、溪流、湖泊等水體中,年產量在6萬噸以上。營養元素含量(每100克)營養元素含量(每100克)熱量90大卡鉀257毫克磷221毫克鈉190毫克膽固醇121毫克硒39.36微克鎂22毫克鈣21毫克蛋白質18.9克煙酸4.3毫克維生素E3.58毫克鋅2.79毫克鐵1.3毫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1克銅0.54毫克核黃素0.03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