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氣溫升高,空氣潮濕,食物容易發黴變質。學校成立了專門的檢查組,按照上級部門的檢查標準,對食堂的安全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排查。特別是對儲存的食品、調味品的保質期進行了嚴格的篩選,對下水道口的防鼠網罩等容易被忽略的小環節也進行了逐壹檢查。強調時令蔬菜壹定要當天采購,調味品要采購好,在保質期內用完。
針對當前市人大常委會對學校食品安全的檢查,校園進壹步加強安全管理,查臺賬,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衛生工作做得更加細致,有效遏制了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為了確保校園食品安全,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許多監管措施。比如2065438+2009年2月,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65438+2月,上述三部委和公安部聯合發布《關於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
至少從公開報道來看,校園食品安全事件依然頻發。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監測中心數據顯示,2065438年6月至2009年6月,全國涉及校園食品安全事件共40余起。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還存在壹些不足。四部委《行動計劃》提出了工作目標,明確了重點任務,明確了主要措施,包括全面落實校外供餐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學校食品安全校長(主任)負責制,全面落實?互聯網加明廚亮竈?智能管理模式等。,可以說是壹個?監督百科?。《行動計劃》要求各地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和頻率,嚴懲校園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者。監管力度再次加大,處罰力度再次升級,體現了國家有關部門切實保障校園食品安全的明確態度和堅定決心。這是人民群眾最希望看到的壹種監督態度。畢竟校園食品性質特殊,意義重大。必須有完備的安全保障和完備的監管措施。?民以食為天,安全第壹吃?什麽是校園食品安全?比天還大?。從供應的角度看,校園食品的采購、加工、銷售都處於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外部監管相對困難。從消費來看,校園食品的消費群體主要是未成年人,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只有嚴格加強食品監管,才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行動計劃》要求各地不斷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和頻率,釋放出兩層含義:壹是各地有關部門要主動作為,為校園食品安全提前行動,努力將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二是各地不僅要進行全面深入的監督檢查,還要進行高頻次的監督檢查,不給問題食品出現在校園的機會。《行動計劃》提出,要依據《食品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規對責任人進行嚴懲,包括實行頂格處罰,最大限度發揮法律的懲罰和震懾作用。如果所有地方真的都能做到?加強監督檢查?然後呢。嚴刑峻法?校園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的概率有望大大降低。那麽校園食品安全就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