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苦膽學名地膽草,也稱苦地膽、地膽頭、天芥菜、雞屙粘、土柴胡、馬駕百興、磨地膽。食用方法分為內服和外敷兩種。
壹、內服,水煎
各種炎癥(感冒、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結膜炎等):配以地膽草,地錦、兔耳風、葉下珠適量,用水煎服,可消除各種炎癥。
肺熱咳嗽:地膽草加等量肺形草,煎服
二、外敷,搗爛或熬湯
腫毒、指療、乳痛、瘡癤:首先取鮮地膽草加酒,搗爛外敷或水煎外洗,配以取鮮地膽草熬湯煎服,能有效緩解癥狀。
急性中耳炎:將鮮地膽草搗碎成汁,每日塗於耳處。
地苦膽常在夏秋采收,洗凈,過掉雜質,曬幹或鮮用,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擴展資料:
苦地膽在中醫上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它的分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1、滇龍膽。苦甙比例占總含量5.10%,龍膽苦甙占含量5.01%。根中含裂環烯醚萜甙類苦味成分:當藥苦甙,龍服苦甙,當藥甙,痕量苦龍膽酯甙,痕量苦當藥酯甙。
2、條葉龍膽。根中所含成分與滇龍膽相同,而苦甙總含量可達4.35%,而龍膽苦甙含量為4.15%。
3、三花龍膽。成分同上之外,還含三花龍膽甙,其中苦甙總含量為3.95%,而龍膽苦甙含量為3.66%。
4、龍膽。苦甙總含量可高達7.33%,主要成分有:龍膽苦甙、當藥苦甙、當藥甙、苦龍膽酯甙、痕量苦當藥酯甙,其龍膽苦甙含量可達6.34%。生物堿:龍膽堿即秦艽堿甲、龍膽黃堿。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