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紅厚甲馬陸,適於錢串,南方俗稱草鞋底,6-8月捕獲,除去雜質、泥土,曬幹或烘幹。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磚紅厚甲馬陸 外文名 :maln;Prospirobolus 北方俗稱 :錢串子 南方俗稱 :草鞋底子 類別、采收與儲藏、外形特征、《本草綱目》、捕食、分布範圍、科屬Pachybolidae 屬采收與儲藏 6-8 月采捕,除去雜質,曬幹。6-8月捕捉,除去雜質,去土,曬幹或烘幹。[編輯本段] 簡介 馬陸(malu),又名千足蟲。馬陸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綱雙足亞綱。國內各地均有發生,除草坪外受害植物還包括仙客來、瓜葉菊、蘭花、鐵線蕨、秋海棠、鈴鐺海棠、竹子等花草。節肢動物門(節肢動物綱) Diplopoda (Diplopoda) 動物 外貌特征 大約有 1 萬種馬陸生活在腐爛的植物上,以腐爛的植物為食,其中壹些也危害植物,少數為捕食性或食腐性動物。特點是身體兩節融合(雙節),除頭節無足外,頭節之後的三個體節每節有壹對足,其他體節每節有兩對足,足的總數可多達 200 對。除了四個頭節外,每對雙節還包含兩對內臟:兩對神經節和兩對心臟動脈。頭節包含觸角、單眼以及大腭和小腭各壹對。節數從 11 節到 100 多節不等,體長從 2 厘米到 280 厘米(0.08-11 英寸)不等。除了壹種馬陸目以外,其他所有馬陸目都有鈣質背板。馬陸在自衛時不會咬人,而是傾向於卷曲身體,頭部蜷縮在裏面,外骨骼在外面。許多種類可能有側腺,能分泌***毒液或毒氣來防禦敵人。倍足目包括許多花園中常見的物種,例如體長 25 厘米(1 英寸)的蒺藜(Julus terrestris,有時為 Iulus terrestris),它原產於歐洲,後被引入北美;這種身體光滑的物種通常被稱為鐵線蟲。有些馬陸蟲沒有眼睛,顏色鮮艷,如 25 毫米長的溫室馬陸蟲(Oxidus gracilis)。最引人註目的常見物種之壹是美國東南部森林中的美洲山蚱蜢(Narceus americanus),它長 10 厘米(4 英寸),有黑色和紅色兩種顏色。[編輯本段]生物學特征 馬盧斯喜陰。它壹般生活在草坪土壤表面、土塊和方格下面,或土壤縫隙中,白天潛伏,傍晚活動危害。馬陸被觸動後,身體會蜷縮成圓圈狀 "假死",經過壹段時間後,恢復活動。馬陸壹般危害植物的幼根,以及幼苗、嫩莖和嫩葉。馬陸的卵產在草坪表面,卵成堆,卵外有壹層透明的粘性物質,每頭可產卵300粒左右。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卵約 20 天後孵化成幼蟲,幾個月後成熟。馬陸每年繁殖壹次,壽命可達壹年以上。馬陸 馬陸(Prosirobolus)無脊椎動物,多足綱,倍足亞綱,無尾目。身體分為兩部分,頭部和甲殼土馬陸(Julusterrestris)。甲殼將短的前四節胸部和長的腹部區分開來。身體長而圓,略微扁平,由 25 至 100 多個體節組成。體長約 20 至 35 毫米,深褐色,背側和脛部呈赤黃色。頭部有壹對觸角、壹對大顎和壹對小顎。眼睛是多角形的。甲殼有近 20 節,第 1 節與頭部融合,第 2 至第 4 節各有 1 對步足和 1 對氣孔,第 5 節以上各有 2 對步足和 2 對氣孔。壹般來說,第 5、7、9、10、12、13、15 至 19 節兩側各有 1 對臭孔。從發生情況看,步足和氣孔的多發是由於2個體節愈合所致。晝伏夜出,多棲息於潮濕的耕地或枯葉、瓦礫、石堆下,行動緩慢,常成群結隊地行進。生殖孔 1 對,位於第二對腿的基部。植食性,以腐殖質為食,有時會損害農作物。受驚時,身體常蜷曲成圓盤狀。廣泛分布於中國各地。[編輯本段]生態作用 馬陸馬陸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分解者,馬陸馬陸的攝食量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據初步估算,馬陸的分解落葉量約占該地區馬陸年均新落葉量的0.21%,對同種、不同分解程度的葉片攝食量不同,對半分解雕落物的攝食量大於對未分解雕落物的攝食量。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馬藺的經營效益小於相同條件下的經營效益。馬藺的經營效率較小,其同化效率隨溫度閥的升高而降低。而糞串I隨溫度升高而增加,不同森林類型下個體數量分布不均勻。通常,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在土壤中垂直分布,具有明顯的物候聚集現象馬陸個體數量季節變化明顯,夏末最多,冬末最少。土壤動物是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重要的分解者,馬陸是土壤動物中常見的壹類,主要以雕落物和腐木等植物殘體為食,是生態系統物質分解的初加工者之壹。國內外對大型土壤動物的取食研究已有報道,但對馬陸的研究在國內尚未見到,我們通過對馬陸的生態分布及其取食量的研究,探索和揭示了該類群在森林生態系統物質分解過程中的功能。千足蟲壹出生就沒有這麽多條腿。剛出生的幼蟲只有 7 節,蛻壹次皮後長到 11 節,有 7 對足;第二次蛻皮後長到 15 節,有 15 對足;經過幾次變態發育後,體節逐漸增加,足也會隨之增加。當然,千足蟲還有很多其他種類。有的身體較小,只有 2 毫米長;與豆娘相比,它們的足要少得多。[編輯本段] 生態分布 哈特 Ill~~state 試驗站對五種森林類型的調查結果如圖 1 至圖 3 所示。 對馬陸的分析表明。①馬陸在不同林地的分布不盡相同,個體數量排序如下:硬闊葉林(灰樹、黃鳳梨、胡枝子等)>蒙古櫟林>白樺林>紅松闊葉混交林>紅松純林。從上述結果中不難看出,馬鹿的個體數量分布在不同的森林中。闊葉林> 針葉混交林> 針葉林。土壤中馬陸的數量垂直變化明顯。在兩柱層中,有明顯的附生現象,並且從地表向下急劇減少。兩柱土層、0~5、5~10、l0~5cm 土層中馬陸的比例分別為 50、32.7、10.9 6 4 !馬陸的個體數量在壹年中各不相同,夏末最多,冬季最少。其中,6-10 月 5 個月的個體數占全年個體總數的 79.2%。[編輯本段] 動物形態 關於安氏巨丸 魚體長圓形,表面光滑。身體呈長圓形,表面光滑。體長約 12 厘米,寬約 7 毫米,整個身體由大部分節組成,從頸椎板到肛門節,約有 64 節。頭部兩側有許多單眼,集合成2簇,類似復眼。觸角 1 對,有毛,長約 5 毫米。口器包括 1 對大顎和 1 對大小顎,小顎融合成顎唇。體背黑褐色,後緣淡褐色,前緣覆蓋部分淡黃色。頸板半圓形,深褐色。第 2 至第 4 節為胸部,每節有 1 對步足;第 5 節以下為腹部,除末節外,每節有 2 對步足。雄蟲第 7 節上的步肢成為生殖肢。每個體節後的第 6 背板兩側都有臭腺孔。幼蟲的環節較少,只有 3 對足,每蛻皮 1 次,體節和足的數目就會相繼增加。多棲息於陰暗潮濕的地方,以草根和腐爛的植物為食,觸之則蜷曲不動,並散發出惡臭。它分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體圓柱形,長26-30毫米,寬2.5-3.5毫米,雄蟲略小。身體呈圓柱形,長 26-30mm,寬 2.5-3.5mm,雄性略小。由 20 個體節組成,可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頭部有 1 對觸角,無眼,有側頭器;胸部由 1~4 個靜止節組成,第 1 節無足,第 2~4 節各具 1 對步足;腹部由 5~20 個體節組成,第 5~18 節的後節腹面上各有 2 對步足,第 19~20 節各無步足。第 20 節體的後段有壹個***,稱為肛節。側突不發達,側突後有臭腺。脛節和跗節融合成壹個寬闊的跗節,這是該物種與同屬其他物種的區別。生態環境:棲息於草叢或樹蔭下有腐殖質的山崖陰面。 蜇傷處理 千足蟲不會咬人,但在接觸和處理它時會分泌毒素,可引起局部***,嚴重時可導致明顯的紅斑、皰疹和壞死。皮膚上的千足蟲有毒分泌物應該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但絕對不能用酒精。如果出現皮膚反應,可外用皮質類固醇。眼睛受傷時需要立即淋水並滴上皮質類固醇眼藥水或眼膏。 捕食 以腐殖質為食,有時會損害農作物。它壹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幼苗、嫩莖和嫩葉。除草坪外,受害植物還包括仙客來、瓜葉菊、番紅花、鐵線蕨、秋海棠、吊鐘海棠、鳳梨和其他壹些開花植物。它有毒嗎?雖然它的下顎無毒,不會蜇人,但它有防禦武器和本能。當它被觸碰到時,會立即蜷縮成壹團壹動不動,或者滾到另壹個地方,等危險過去後再慢慢伸展開來爬走。馬陸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壹種有毒的氣味,氣味難聞,使家禽和鳥類都不敢啄它,人類誤食馬陸會導致嘴唇過敏性水腫等。陸生節肢動物:北美洲巴拿馬谷有壹種大型馬陸,全身有175節,加起來有690只足***,可以說是世界上足數最多的節肢動物。如何驅除或消滅馬陸?馬陸喜歡潮濕,容易帶入細菌。如果在它經常出沒的地方撒上生石灰,它潮濕的生長環境就會變得幹燥,也就不會滋生馬陸了。也可以噴灑三唑侖,但建議皮膚過敏的人不要使用。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
上一篇:針灸可以報銷醫療保險嗎?下一篇:如何寫SWOT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