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電子監管采集器,又稱 藥品電子監管手持終端。
2010年5月1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局)在前期六大類藥品(主要包括高風險藥品(麻醉類藥品、壹類精神藥)及四大類藥品(二類精神藥、血液制品、中藥註射劑、疫苗))成功實施電子監管碼的基礎上發布了國食藥監辦[2010]194號文件,文件明確要求了凡是生產基本藥物目錄下藥品的生產企業必須在2011年3月31日前完成所生產的基本藥物目錄下藥品的電子監管碼實施工作。同時要求凡是批發、經營這些基本藥物目錄下的流通企業必須對賦有電子監管碼的藥品實現入庫與出庫的掃描工作,以實現藥品流通的全流程監管。
被納入電子監管碼實施範疇的流通企業主要是基於具有電子監管碼的藥品進行入庫掃描及出庫掃描的工作。因此流通企業只需購買具備滿足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碼相應接口文件的手持終端(PDA)設備即可完成電子監管碼的實施工作。
藥品批發經營企業如何選擇手持終端呢?
第壹、看功能和操作。藥監碼數據被藥監專用手持終端采集後,需要按照國家局的要求上傳至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根據數據上傳形式,可以將手持終端分為三類:第壹類是支持無線上傳,通過手持終端可以直接將采集到的數據上傳至藥監平臺,做到核註核銷壹步到位,相對來說是操作最簡便的;第二類是手持終端將數據無線傳輸至PC中,然後通過PC將藥監碼上傳至藥監平臺,操作相對簡單,工作量稍大,並且有利於企業對導入到PC的監管碼進行深化應用;第三類是通過數據線將手持終端采集到的監管碼導入到PC中,通過PC中的客戶端上傳至藥監平臺,操作相對繁瑣,工作量大,可以利用PC對藥監碼進行備份或做深化應用。
第二、看配置和價位。手持終端(PDA)是壹款高科技的產品,如同我們購買手機或者筆記本壹樣,選擇手持終端也需要對產品配置進行比較,包括處理器、內存、操作系統、通信方式、識讀精度、是否觸摸屏等等各個硬件參數,都要綜合進行考慮。高、中、低三檔產品的價位壹般2500~5000元不等。操作方便、硬件配置高的產品價格要高壹些。若選擇低端產品,鑒於產品的繁瑣操作,還需考慮增加的人工時間成本。企業根據自身的財務預算選擇合適的價位的產品。
第三、看擴展性。對企業來說,實施電子監管碼除了要完成國家局的核註核銷任務,並且監管碼采用了產品數字化的技術,每單件最小銷售單位的藥品(特殊藥品除外)具備了類似人身份證號碼的唯壹數據,這壹技術的應用將會大大提升企業在產品信息化管理領域的應用。若將現有采集的電子監管碼數據實現與企業現有其他信息系統(WMS,ERP等)的有效對接,從而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可以將電子監管碼的實施從純投入轉化為收益。此外,企業若考慮今後自行開發軟件運行於手持終端上,還需要對手持終端的操作系統、外部端口、擴展口等進行選擇。
第四、看售後服務。每壹款藥監PDA產品均包含藥監軟件和硬件兩部分。藥監軟件由國家局授權的軟件企業按照國家局的相關政策和要求進行開發,且開發的產品通過藥監網的接口測試,才能完成國家局的藥監任務。因此,購買設備的時候藥監軟件作為產品的壹部分,由國家局把關,企業可放心選擇。並且軟件購買lisence後甚至可以自行在機器裏安裝,壹般可以支持在線更新,在企業熟悉了產品的使用方法之後,產生的售後較少。而硬件的售後服務卻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因為再堅固耐用的硬件在經歷了長時間的使用之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消耗或磨損,或者操作人員的不正規使用、不小心摔壞、碰壞、損傷等,均需通過售後解決。所以選擇具有硬件廠家維修資質、經驗豐富的維修專家隊伍、設備齊全、能夠快速響應、能提供舒心靈活而周到的供應商是尤為重要的。而藥監網上獲得資質的某些開發商只是軟件企業,硬件問題需要返回原廠維修,維修周期大大加長,所以硬件的售後另眾擔憂。所以藥品經營企業選擇PDA供應商的時候要認真選擇,硬件比軟件更需要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