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物資的入庫與驗收
1、原材料入庫。外購原材料到貨後,庫房管理員應按供應人員填寫的《采購入庫清單》仔細核對物資的數量、規格、型號,核對無誤後入庫。
2、產成品入庫。經品質部驗收合格並填寫《檢驗移交單》後入庫。
3、對需要質量驗收的原材料,入庫時先標識待驗品,按規定及時通知品質部進行驗收,經認定合格的原材料放入指定合格品區域。
判定不合格則需隔離堆放,並標識“不合格品”標識。
4、在驗收過程中發現數量、規格型號、顏色、質量及單據等不符合時,應立即向有關部門反映,以便及時查清、解決問題,必要時通告對方。
5、對臨時寄存在庫房的貨品,必要時劃出區域,隔離存放,做好“待處理品”標識。
6、對退貨產品的處理應按《退貨清單》進行清點和出入帳,並查明退貨原因。對退貨屬返修產品,需報生產部與供應部,由生產開具《返修產品領料單》進行返修;
對退貨屬報廢產品由品質部驗收簽字後入廢品庫,並報總經理批準後進行報耗。
7、對於不合格品、生產過程中合理消耗產生的廢品需入廢品庫,經品質部和生產相關責任人簽字後方可入庫。廢品庫需明確劃分。
8、入庫物資的堆放必須符合先進先出的原則。
9、入庫物資應及時入庫。
二、原材料的出庫與發放
1、凡屬產品配套原料,由生產部出具生產通知單和生產領料清單。由倉庫保管員進行分解消化,車間專人來領取原材料,嚴格按《生產領料清單》的規格、型號、數量等發放。
2、用於生產過程中造成報廢或損失而需進行補料,則需由生產部開出《補料單》後方可發放。
3、非生產所用的物資發放,需嚴格審批手續、必要時需務副總經理批準,憑《領料單》發放。
4、物資(包括成品)的發放力求先進先出,具體按倉庫物資先進先出執行規範進行操作。當面點清數量,核對規格名稱,並及時登記處入帳(手工及電腦帳),做到帳、物相壹致,帳、帳相符。
5、廢品庫內物資由生產部負責處理,並保留處理清單。並負責組織出庫,倉庫人員嚴格清點數量或過磅,出庫時開具產品出庫單,並及時登記入帳。
三、 物資貯存與防護
1、 物資定期盤點數量,確認庫存的余缺情況,上報相關部門,並有財務部進行抽查。
2、 倉庫應編制平面定置圖,將物資合理布局,合理存放,禁止混放、倒塌和包裝破損,妥善保管,杜絕積壓,反對浪費,及時提供相關信息。
3、 倉庫做到通風、幹燥、清潔、安全,防塵和避光防止產品損壞變質。儲存易燃物品的庫房還應做到密封、並遠離火源、熱源。
4、
有色金屬上貨架,保持通風,非金屬及電器材料,應分品種、規格、型號存放,擺設合理,立卡設數,對機械設備工量具等勤清點檢查,以防生銹,發放問題及時處理。
5、 做好物資的標識管理,包括產品標識及監視和測量狀態標識,嚴防誤用。
6、 對有貯存期限要求的物資,按時檢查庫存情況,以便及時發現變質苗頭。對超期物資標誌待處理標識及時開具送驗單交品質部重新驗證,驗證符合要求的標誌合格品可繼續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標誌“不合格品”識移交廢品庫。並作好記錄。
7、對於長期庫存(既超過保質期限經品質部合格的庫存物資)在電腦帳及手工帳中做好標並及時及通知財務部。
8、 非工藝損耗或其他原因而產生的材料多余,倉庫必須及時配合車間做好退料工作,退料需查清余料原因,核對材料的應余數,及時辦理退料手續及入帳。
9、 對於殘余的原材料或不滿包裝的材料根據實際包裝情況,進行封口或封箱處理。
四、應急情況處理
1、 遇到緊急情況如失火及突發性天災時應及時聯絡應急領導小組,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2、 滅火使用泡沫及幹粉滅火器(易燃物品需使用泡沫滅火器)。
庫房管理規定
1. 公司各類庫房由使用部門指定專人負責。
2. 采購人員購入的物品必須附有合格證及入庫單,收票時要當面點清數目,檢查包裝是否完好,發現短缺或損壞,應立即拆包核查,如發現實物與入庫單數量、規格、質量不符合,庫房管理人員應向交貨人提出並通知有關負責人。
3. 庫房物品存放必須按分類、品種、規格、型號分別建立帳卡。
4. 嚴格管理帳單資料,所有帳冊、帳單要填寫整潔、清楚、計算準確,不得隨意塗改。
5. 嚴格執行出入庫手續,物資出庫必須填寫出庫單,經公司辦公室主任批準後方可出庫。
6. 庫房物資未經允許不得外借,特殊情況須由總經理或副總經理批準,辦理外借手續。
7. 每月需對庫房進行盤點、整理,對帳實不符及時上報,不得隱瞞。
8. 嚴格按照公司管理規定辦事,不允許非工作人員進入庫房。
9. 庫房管理要做到清潔整齊、碼放安全、防火防盜。
10.庫房內嚴禁吸煙,禁上明火,禁止無關工作人員入內,庫內必須配備消防設施,做到防火、防盜、防潮、防鼠,相關管理制度張貼於明顯位置,禁煙、禁火標識應設置於庫房大門外。
11.因管理不善造成物品丟失、損壞,物品管理人員應承擔不低於物品價值30%的經濟損失。
希望上述資料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