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貸款用途大致分為以下三種:1、購買大額耐用品或者奢侈品。例如購買汽車、家電、珠寶或者黃金等等。這壹類產品都可以長期保值或者使用,通常可以申請消費貸款。2、留學或者旅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朋友選擇留學或者國外旅遊。這些情況都是可以申請個人消費貸款的。3、經營需要。目前不少微小企業想要申請企業貸款,但是又無法達到貸款機構的要求。那麽可以選擇申請個人消費貸款,這也是可以的。
消費貸款亦稱"消費者貸款"。是對消費者個人貸放的、用於購買耐用消費品或支付各種費用的貸款。長期以來,商業銀行主要對工商企業或其他各類機構和團體發放貸款,壹般不對個人消費支出提供資助。
“不宜靠發展消費金融來擴大消費”的原因
壹、消費貸款的發展已經脫離消費的基本面
消費貸款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是廣泛被認同的,這壹點無論學術界還是產業界都有長久深入的研究,甚至在實踐中也能被企業或消費者感知到。但同樣的,過度的消費信貸會摧毀家庭、社會,產生債務危機,影響經濟的發展,這壹點也被廣泛認可。
這其中壹直存在壹個模糊的地帶,即在居民消費增長的過程中,消費金融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以及消費貸款達到什麽水平時,會影響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這個水平會因經濟發展階段、文化、收入等各種因素而異,並沒有壹個絕對值。但如果單從消費貸款對於消費的促進作用來看,二者仍然可以做壹個簡單的對比。
二、居民杠桿率已經“增無可增”
這是央行重點提及的“高度警惕居民杠桿率過快上升的透支效應和潛在風險”。在《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中,央行以專題“我國住戶部門債務分析”全面分析了我國住戶部門的縱向增長情況、橫向國際對比情況、債務結構、地區分布、不同收入群體等維度的債務分布,足見央行對於住戶部門債務負擔的增長已經是慎之又慎。如果不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黑天鵝來襲,我們有理由相信,央行早就會對居民債務出手管控。
而面對新冠疫情的來襲,央行又不得不向市場註入了天量的貨幣,居民的杠桿率進壹步攀升。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宏觀杠桿率季度報告》顯示,2020年宏觀杠桿率從2019年末的246.5%攀升至270.1%,其中居民部門杠桿率***上升了6.1個百分點,從56.1%增長至62.2%,但主要是房貸貢獻的增長,短期消費貸款占GDP比重反而下降了1.4個百分點。
但顯然,在控制杠桿率的大背景下,控制房貸與控制消費貸並不沖突,況且房地產債務供給端的“三條紅線”與需求端的“兩條紅線”已經出臺,勢必也需要對消費信貸加以控制。也正是因為此,央行明確提出“居民債務繼續擴張的空間已非常有限”,實在是因為沒有繼續大肆擴張的空間了,畢竟韓國的信用卡擴張危機猶在眼前,央行必須要考慮居民過度負債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