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工作總結萬能模板(通用5篇)
光陰似箭,歲月無痕,壹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需要認真地為此寫壹份工作總結。怎樣寫工作總結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農業生產工作總結萬能模板(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業生產工作總結萬能1
壹年來,在縣農業局指導下,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全鄉上下圍繞年初既定的產業思路為主題,以“糧食增產、結構調優、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狠抓服務,使我鄉農業生產得以穩步發展。現結合我鄉實際,總結農業工作如下:
壹、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夯實農業基礎
深化產業結構調整,進壹步調大規模,調優結構,調新品種,調精技術,調寬服務。
(壹)、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經濟收益。全鄉的主導經濟仍為農業產業,但經濟重心逐步向二三產業轉移。今年水稻種植面積228畝;馬鈴薯種植面積4025畝;玉米2850畝,大豆550畝,藥材1750畝;發展蘿蔔、白菜、蓮花白為主的高山反季蔬菜1500畝。
(二)、引進先進技術,種植新型品種。從縣內外各地調運高產新品種,免費發放10噸“生產種薯”和53萬粒原種,覆蓋到全鄉3個村654戶,種植面積達1500畝;引進抗病性玉米種、高產洋芋種等新品種,免費下發各種種植技術資料到各農戶,覆蓋到全鄉5個村500多戶;向15戶科技示範戶發放價值3930元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並現場指導示範戶進行科學種、養,鼓勵示範戶走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方向,帶動壹方百姓走向致富之路。
(三)、加快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產業。完成45666芽“鹽源早”優質核桃芽嫁接;組織鄉、村三職幹部、各村“第壹書記”和鄉黨委班子成員到清溪鄉同心村、大田鄉新堰村、宜東鄉長榮村,實地參觀學習了精準扶貧、新農村建設等工作;按照縣產業扶貧經果林栽種方案,截至目前,已在我鄉三個貧困村栽種花椒730畝,核桃863畝,蘋果273畝,脆紅李60畝。
(四)、加強科技指導,促進農民增收。全年***辦科技專欄6期,印發技術資料20000份,發放農業法規及惠農政策選篇200余冊;舉辦2次水產果樹和農業技術知識培訓,培訓800余人次;從縣林業局、農業局請來農業技術專家深入坪安、沙坪、蟲林三個貧困村指導農戶進行栽種。
(五)、加大監測力度,保證食品安全。鄉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認真做好農殘檢測工作,按每月至少抽樣20樣品個的原則,對蔬菜、水果進行抽樣檢測,***抽去樣本240個;經檢測,均無不合格產品,農殘檢測合格率達100%,確保了我鄉農產品質量安全。對全鄉24個專業合作社進行不定時抽查24次;節假日排查5次,節假日期間我鄉主要針對有上市產品的合作社進行檢查,未發現違禁藥品且全鄉無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對全鄉5個村種養殖大戶、基地進行不定時的抽查26次。
(六)、持續推動產業招商。圍繞產業抓招商,營造親商、惠商、利商環境。同時,利用互聯網的便捷,為大面積種植戶提供網上訂貨、銷售、以及價格對比等消息。
二、發展農村經濟狀況,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因工業園區發展,我鄉移民工作逐步開展,導致農村人口、農業耕種面積等大幅變動。農村經濟總收入為6217萬元,同比增加505萬元;農業收入2248萬元,同比減少95萬元;實現農民勞務收入1135萬元,同比減少5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916元,同比增收863元。
三、畜牧業發展良好,促進農民增收
因地制宜以大戶帶動散戶發展的方式,引導群眾做大做強畜牧;全鄉生豬存欄1440頭,出欄3920頭;牛存欄550頭,出欄380頭;羊存欄5580只,出欄1820只;小家禽存欄3820只,出欄2680只;抓好春季、秋季防疫工作,防疫率100%。
四、完成惠民工程,為民辦實事
全鄉在調整種植結構的基礎上,在保證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的同時,按時按質完成了國家惠民政策工程。
1、完成糧食直補面積4076畝,補貼金額55.02萬元。
2、完成玉米良種補貼3485畝、水稻良種補貼210畝、玉米覆膜補貼3628畝。
3、完成種植業投保續保工作,玉米投保參保2168畝;馬鈴薯投保續保面積為4450畝。多方協調,幫助全鄉384戶玉米受風災影響農戶及時得到保險公司的理賠,為農戶挽回16.8萬元經濟損失。
4、鞏固退耕還林面積6026.068畝,林業投保參保51008畝;進壹步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將森林防火責任制落到實處,確保了轄區內安全。
總結壹年來的工作,盡管有了壹定的進步和成績,但在壹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比如有創造性的工作思路還不多,工作做的還不夠細致完善等。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現在,未來的壹年裏,我將著裏於農業種植的技術、機械化的使用、新型品種的引進等方面,壹如既往的做好服務三農工作,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好務。
農業生產工作總結萬能2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在上級農業部門的關心指導下。20xx年我鄉農業工作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來開展,圓滿完成了年初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
壹、落實中央各項強農惠農政策
堅決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及時、足額發放各項農業補貼,進壹步規範了村級“壹事壹議”等制度;認真抓好了農村“三資”管理,重點抓好了農村財務管理,積極推廣“壹站式”服務,成效明顯。
二、積極做好農業生產和技術推廣工作
(壹)做好農業結構調整工作,加強農業基地建設,20xx年我鄉新建三個農業基地。
1、渭下村科技示範戶李格夫在長豐新建綜合養殖基地,主要從事牛、羊、雞及水產品的養殖。
2、劉小凱、馮青良等村民在江南村租用水田300多畝種植水稻,新建水稻種植基地。
3、洞背村新型職業農民劉樹生與劉金生聯合在本村新建種養基地、種植水稻、生姜、芋頭200多畝,養殖白鵝3000多羽。
(二)穩定糧食生產面積,提高糧食單產、總產,增加農民收入。
1、保證糧食播種面積,大號糧食穩產基礎。20xx年我鄉完成早稻播種面積8711.34畝,中稻播種面積2110.58畝,二晚種植面積10079.13畝。全年種植水稻面積合計20901.05畝,糧食總產9586噸。
2、推廣良種良法,提高單產。
3、雖然今年為稻瘟病高發的壹年,但我鄉受災面積較少、損失較小。
(三)確保冬種覆蓋率,推廣、高產優質冬種油菜品種,推廣免耕直播栽培技術、降低勞動強度和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20xx年我鄉冬種油菜近萬畝,冬種覆蓋率達85%以上。
(四)農技人員定期到田間查苗、病蟲情,參照縣預報及時印制發放病蟲情報。全年***印發23期,每期80份,今年我鄉沒有發生大面積病蟲災害,為糧食增產提供了技術支持。20xx年本鄉沒有出現因動植物疫情的上訪事件。
(五)鄉、村獸醫技術員積極開展動物防疫、檢疫工作,重點抓春防、秋防,鄉政府在財政困難情況下擠出資金購買疫苗,免費為全鄉養殖戶提供服務。
(六)20xx年全鄉水稻機耕機收率達65%以上,機插因農田規劃建設原因還有待提高。
三、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土地流轉及信息平臺建設工作
1、全鄉完成土地確權頒證率達90%。
2、到目前為止,全鄉沒有發生因土地確權農戶上訪的現象。
3、我鄉已完成“三體系壹平臺”建設,積極引導農戶土地有序流轉。我鄉流轉耕地近1000畝,林地1000多畝,及時發布了信息並上報農業局。
四、農檢站建設情況
1、有辦公室和檢測用房各壹間,有人員2人,有制度、檢測儀器及經費。
2、完成速測任務、蔬菜農殘速測批次,豬(牛)尿樣“瘦肉精”速測批次。新增“三品壹標”農產品壹個。
3、積極做好轄區內沼氣池使用安全監管工作,及時上報沼氣池建設用戶統計上報工作。
五、農村“三資”管理工作
1、機構健全,有辦公場所,有牌子,有公章、有人員,制度完整。
2、規範使用票據、審批程序到位,村級財務按時報賬並上傳“三資”管理平臺,資產資源及時更新並上傳平臺。
六、農業綜合服務站建設與組織參加培訓
國家重視農業,基層農機人員正沐浴著黨的農業政策,必須加強實幹,落實政策。鄉農業綜合服務站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辦公面積達到300多平米,辦公條件全面提高。全站在編人員8名。
今年我鄉組織科技示範戶培訓壹次,參訓人員60名,組織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二次,參訓人員100余人。還有7名新型職業農民參加了省級培訓五天。對於業務培訓,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壹平臺,加強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20xx年我鄉農業工作能順利開展,離不XX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各級農業部門的`關心指導,是全體鄉村幹部和廣大農民***同努力的結果。在推進了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美化。但由於受資源稟賦、農民素質、發展環境等諸多因素制約,現代農業面臨著土地流轉相對困難、科技條件資金扶持缺口尚存等難題,離現代農業要求差距還較大,20xx年,我們將咬住目標不放松,全力以赴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積極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突出重點,狠抓關鍵,加快建設高效生態的現代農業。
農業生產工作總結萬能3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省視頻會議相關文件精神,我們緊緊圍繞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目標,立足壹個“早”字,積極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促進了全區農業工作順利進行,現作總結如下:
壹、切實做好春耕備耕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認識抓好春耕備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春耕備耕作為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緊迫任務,迅速行動起來,切實抓好各項關鍵措施的落實。20XX年我區種植業以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為方向,進壹步優化種植結構,優化作物品質,增加市場競爭力,增加種糧效益。積極組織貨源,積極準備春耕農用物資,全區化肥、農藥、農膜、種子等物資已基本到位。
二、加強在田作物管理
我委組織農技人員,深入農業生產第壹線,查苗情、查墑情,加強分類指導,科學制定技術方案,促進全區夏熟糧油苗情轉化升級。對農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對於因凍害等原因造成的長勢較差、脫力落黃的小麥、油菜田,要早施用返青接力肥,促進苗情轉化。對長勢正常的田塊,要適期施用拔節孕穗肥和油菜薹花肥。抓好病蟲草害防治。返青期是田間雜草高發期,對雜草較重的田塊要在氣溫回升後,抓住冷尾暖頭,根據田間草相,選準藥劑,掌握適期,突擊開展春季化除,控制雜草危害。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組織防治,降低病蟲危害損失。
三、加強農業生產領導
我委把春季農業生產作為當前的壹項重要任務,擺上重要位置,強化責任落實,層層分解任務,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任務全面完成,為全年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農業生產工作總結萬能4元謀縣綠色無公害青棗農業生產協會始於20XX年8月成立,並於20XX年8月在縣民政部門進行社會團體登記,協會理事會由4人組成,會員59戶,指導農戶3000戶,涉及10多個自然村兩個鄉鎮。協會本著興壹個產業,創壹個品牌,振興壹方經濟,富壹方群眾的工作思路。全面開展各項工作,通過協會的努力,本轄區青棗面積達4000畝左右,青棗由協會組織銷售到全國各地市場,年銷售量達10萬噸以上,協會年總產值達350萬元以上。
目前,在元謀縣綠色無公害青棗農業生產協會的無公害協會生產基地,筆者遇到了正在忙碌著追肥的協會副理事喻先生,提及今年收成,他高興的說,我今年種植無公害青棗4畝,略壹估算今年收入可達8萬元,有協會做靠山,我們農民是“擁有聚寶盆,不用出家門”。
元謀縣綠色無公害青棗農業生產協會成立以來,在各級政府及農業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積極引導當地農民利用標準化無公害青棗生產技術發展西紅柿、四季豆、黃瓜、青棗`葡萄等果菜品種的種植,目前已發展無公害生產基地4500畝,協會成員由最初的4戶拓展到60戶以上,輻射周邊6個鄉鎮,帶動就業3000余人,據協會理事長介紹,今年每畝青棗收入可達10000元左右。
我們協會效益可觀是其壹,更主要的是看中了協會的“三條龍”服務統壹規劃、統壹品種、統壹農資、統壹種植模式、統壹技術指導、統壹包裝銷售,入會農戶壹不愁技術,二部愁銷路,三不愁價格,完全沒有後顧之憂,還能余出更多時間和精力用於果菜田間管理,如今群眾加入協會的積極性高著呢!站在標準化果蔬生產基地旁,壹個今年就加入協會的成員高興的說。
在今後協會以健全和優化服務為根本,以提高綜合效益為宗旨,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及措施等多項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同時,我們還定期邀請省、市專家對本協會果蔬種植戶進行相關知識培訓,技術咨詢指導,降低了種植過程的投入成本,提高了果蔬的品質和產量。
為突破瓶頸,壯大規模,該協會在縣、鄉鎮農業部門的指導下,通過土地流轉,把壹家壹戶零星經營的土地集中起來進行統壹開發種植,目前已連片種植達100余畝,有效改變了常規經營粗放經營方式,農田產出率和經濟效益均大幅度增長。
協會自20XX年成立以來,在縣科協、農科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圍繞協會章程和服務宗旨,積極開展工作,在縣鄉有關部門的重視支持下,協會本著“服務行業、連接市場、溝通政府”的宗旨,我們將進壹步拓寬協會發展思路。圍繞協會章程,以服務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以發展為目標,更加充分發揮本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以加速推動全縣青棗產業經濟的發展。
農業生產工作總結萬能5壹、基本情景
錦江鄉位於崇州市北大門,東與崇平、廖家兩鎮相鄰,南與崇陽鎮接壤,西靠西河與濟協隔河相望,北與元通鎮、觀勝相連,面積18.69平方公裏,人口16103人,轄壹個白馬社區和四個行政村新華、烏尤、天民、余塘村自然村,90個村民小組。錦江鄉
交通便利,華懷路南北貫穿全境,是通往街子、懷遠、元通、花果山等重要景點的重要節點。
二、具體工作
(壹)、創新探索“緊密型土地合作”+“松散型土地合作”的“混合型”土地合作經營模式。
今年以來,我鄉緊緊圍繞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示範線建設工作,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以群眾滿意為要求,在華懷路沿線的新華村創新探索“混合型”土地合作新模式。XX年11月16日,市委書記範毅率相關人員到我鄉新華村調研土地合作社,聽取鄉新華村黨支部書記羅述林對陳家林土地合作社創新探索“緊密型土地合作”+“松散型土地合作”的“混合型”土地合作經營模式的工作情景介紹,詳細詢問了土地合作社組建、運作模式及股東收益情景,對我鄉創新探索“混合型”土地合作模式、“訂單生產”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
1、陳家林“混合型”土地合作經營模式的基本情景。
錦江鄉陳家林土地承包經營權合作社成立於XX年3月,該社位於錦江鄉新華村5組,目前***有入社農戶68戶,入社面積220.19畝,是錦江鄉規模較大、運行較好的合作社之壹。
該土地合作社創新探索了“緊密型土地合作”+“松散型土地合作”的“混合型”土地合作經營模式。
緊密型土地合作:農戶自願將149.07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交給合作社,預交生產成本費用(誠信金),由合作社聘請農業職業經理人,采取統壹種植、統壹經營、統壹管理、統壹銷售、統壹分配。
松散型土地合作:農戶自願將71.12畝土地入社,預交生產成本費用(誠信金),合作社按照品牌農產品生產標準和質量標準生產,實行訂單種植,為社員種子、肥料、農藥“三統購”,機耕、機防、機收、管理“四統壹”服務,農戶自行分配所產農產品。
2、合作社取得的成效
目前,新華村組建成立了8個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合作社,入社農戶321戶,面積達950畝,采取聘請職業經理人進行生產管理經理,選舉理事會、監事會做好平時日常管理工作。今年,合作社采取“大春種糧,小春抓錢”的思路,與崇州市國家糧食儲備庫簽訂優質富硒水稻種植,平均畝產(濕谷)達1200斤,銷售價格(濕谷)1.18元斤,每畝分紅590元,比未入社農戶平均增收200元畝左右;目前已有7個土地合作社與新繁泡菜廠果味覺公司簽訂了小春青菜種植協議,預計每畝收益可達700元。
3、陳家林“混合型”土地合作經營模式的亮點。
①創新土地合作社利益聯結機制。將“緊密型土地合作”與“松散型土地合作”有機結合,更加適應農民群眾土地股份合作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
②適應農村勞動力的配置、過渡和轉移。農戶能夠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合作模式,比較合理地解決就地務工、就近務工、外出打工勞動力的配置、過渡和轉移。
③找準產業確保穩糧增收。采用大春種水稻、小春種蔬菜的糧經復合生產模式,較好地解決了抓經濟與抓糧食生產的問題,穩定農業生產。同時,經過合作社“找”產業、尋出路的主動發展行為,進壹步穩定和壯大了合作社的發展。
(二)、順利完成蜀鴻嘉水泥制品市場及小水泥制品企業拆除還耕工作,構建優美整潔新農村面貌。
小水泥制品企業是極具錦江特色的傳統產業。由於小水泥制品企業占地大,破壞農田,沿路設廠等問題,為規範小水泥制品企業生產,我鄉於XX年、XX年在市國土、規劃、公安、綜合執法等部門的大力協助下,對錦江鄉小水泥制品企業違法搭建進行依法拆除。
在蜀鴻嘉水泥制品市場拆除中,錦江鄉承擔了市場拆遷的主要工作。由於拆除工作涉及群眾面廣,影響面大,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對此項工作及其涉及的深化確權工作等進行了專題研究和分析,由鄉黨委壹把手親自帶隊對各業主和項目區的群眾進行摸底、政策解釋以及勸導和疏導工作,不分時間,不分地點,認真接待各企業業主和群眾的來訪咨詢,並采取集中回訪,個別走訪等多種形式宣傳政策,解答政策,疏導各類問題和矛盾。同時,我鄉根據不壹樣工作階段,不壹樣工作情景采取不壹樣方法措施。經過應對面、點對點的政策解釋和耐心細致的勸導,我鄉努力把拆除違法占地帶來的矛盾和問題處理在鄉鎮,化解在鄉鎮。截止目前,沒有發生業主、群眾因拆遷和深化確權工作到市政府及上級部門無序上訪和其他過激上訪情景。經過XX年5月—7月近3個月,上千人次的集中整治,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交辦的拆除和還耕任務,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同時,我鄉進壹步加大對懷華路沿線(錦江段)示範線建設整治力度,對尚未拆除到位的違法建築進行再次清理和拆除。今年以來,我鄉已累計投入人力500余人次,投入資金30余萬元對懷華路沿線小水泥制品企業及攤點進行整治;我鄉還專門抽調4名人員配合市國土局對拆除的小水泥企業用地進行還耕和整治,使200余畝違法占地得到恢復。
經過市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我鄉對懷華路沿線(錦江段)不斷整治,如今的懷華路沿線(錦江段)不再是當初的“臟、亂、差”,而是環境優美整潔的田園風光。
(三)、構建完善保障改善農民民主體制機制,不斷探索農民就業和增收新辦法。
1、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引導產業與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
規劃是產業發展的龍頭,好的規劃才能實現農業產業的長期、持續發展。我鄉在發展中確立了把錦江打造成崇州生態觀光、運動休閑之鄉的發展定位,在產業發展中把新型農民社區、發展規劃村道建設規劃、溝渠改造規劃等結合起來,實現產業發展與村域發展相結合,產業與基礎設施配套相結合。同時,在全鄉產業規劃的基礎上,各村要建立相應的產業規劃,實現產業的適度規模、產業互動和區域發展。
2、引導群眾發展思路轉變,內引外聯促發展
錦江的地理區位優勢日益顯現,產業發展不斷加快,壹方面,我鄉要進壹步加強對外宣傳,強化與農發局、科技局等部門的對接,強化產業化項目信息的接收和重大產業化項目的引進;另壹方面,我們也要充分調動鄉、村、組幹部,包括我們廣大黨員群眾的進取性和主動性,為我鄉產業發展供給好的產業項目信息和良好的群眾基礎。經過引導群眾發展思路的轉變,促進新項目、新產業的不斷落戶和發展;同時,也經過農業產業的發展,增加群眾的土地收入,提高了群眾的務工收入,帶動群眾發展思路的轉變。
3、農業產業不斷發展,農民收入不斷增加。
我鄉在構建完善保障改善農民民主體制機制中,牢牢樹立“抓產業發展,就是抓農村發展,就是抓群眾增收”的思想。近年來,我鄉先後引進了成都市溫江區建超花卉園藝有限公司586畝花卉苗木基地項目,深圳林盛園林有限公司花卉及特種蔬菜繁馴基地項目,崇州市國家糧食裝備庫簽訂“富硒大米”生產項目及其他花卉園藝公司項目。
今年,在政府的引導下,深圳林盛園林有限公司在天民村投資規模不斷增加,現已投入資金1000余萬,完成基地項目建設300余畝。崇州市國家糧食裝備庫簽訂“富硒大米”生產項目,穩步推進。成都古味覺有限公司1000畝泡青菜項目正式簽約。經過產業的不斷發展,農民收入不斷增加。
四、幾點啟示
1、農業農村工作要與產業發展相結合。
我鄉在發展中確立了把錦江打造成崇州生態觀光、運動休閑之鄉的發展定位,在產業發展中把新型農民社區、發展規劃村道建設規劃、溝渠改造規劃等結合起來,實現產業發展與村域發展相結合,產業與基礎設施配套相結合。同時,在全鄉產業規劃的基礎上,各村建立相應的產業規劃,實現產業的適度規模、產業互動和區域發展。
2、農業農村設要與引導群眾發展思路轉變相結合。
錦江的地理區位優勢日益顯現,產業發展不斷加快,壹方面,我鄉要進壹步加強對外宣傳,強化與農發局、科技局等部門的對接,強化產業化項目信息的接收和重大產業化項目的引進;另壹方面,我們也要充分調動鄉、村、組幹部,包括我們廣大黨員群眾的進取性和主動性,為我鄉產業發展供給好的產業項目信息和良好的群眾基礎。經過引導群眾發展思路的轉變,促進新項目、新產業的不斷落戶和發展;同時,也經過農業產業的發展,增加群眾的土地收入,提高了群眾的務工收入,帶動群眾發展思路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