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跑路”,雞農無奈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來到廣東開平市赤水鎮開平何忠牧業有限公司辦公樓時,公司大門緊鎖,不見人影。當地民眾稱,何忠牧業有限公司老板“跑路”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公司資金鏈斷裂。
據了解,何忠牧業公司成立於去年6月底,有三位股東,分別是周宜生、李宜進和李洪海。農民王雲龍說,周宜生和李宜金失蹤後,他們“抓住”了李洪海,到處監視他。"接著去了趟廁所,但最後李洪海還是跑了。"
何忠牧業公司涉及的養殖戶有70多戶,采取的模式基本是壹般的“公司+農戶”模式——公司與養殖戶簽訂合同,養殖戶為公司養雞,公司為養殖戶提供雞、飼料、藥品、技術,養殖戶向每只雞交2元或3元的保證金,養好後公司按合同回收。公司的飼料等費用從雞肉銷售中扣除。壹般每個養雞戶的利潤在2到3元。
公司倒閉後,涉及的農民面臨著艱難的困境。有的農戶的雞被公司回收了,但是沒有拿到錢,押金和賣雞錢都被拿走了;壹些農民付了押金,帶回了雞。現在它們沒有飼料,只能餓死。60多歲的龍從畜牧公司購買了18000多只雞。從65438+10月15開始,公司的飼料供應被切斷,壹直到23號,只有5000多只雞因為他自己買不到飼料而餓死。
農民妻子楊傑斌哭喪著臉說:“飼料貴,壹包要100多塊。現在到處借錢買飼料,餵它要20萬。但妳哪來的這麽多錢?希望有人能幫幫我們。”
廣東省家禽業協會會長陳迎鋒表示,廣東家禽業從業人員約10萬人,其中大部分是養殖戶。
家禽企業盡全力養家糊口。
連續的打擊,讓家禽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從去年4月到現在,家禽業虧損嚴重,大部分企業資金瀕臨斷裂。”廣東省家禽業協會秘書長林敏說。
廣東開平綠皇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去年產值4.2億元,上市654.38+0680萬只雞,涉及養殖戶654.38+0020戶,虧損3050萬。春節前夕,從事家禽養殖8年的公司總經理黃偉龍近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之前賺的錢這次全賠了。”
國內知名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石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4月4日廣東黃雞批發均價為每斤5.55元,但5月1日最低跌至每斤2.22元。
“那時候雞不能賣,只能收。每個人都在自助。壹是開拓農村市場,讓業務員開車到粵西茂名市等農村地區去農村賣雞。第二,賣不出去,只能拿回去宰了。壹天要七八千,冰櫃裏還有幾十萬。”黃偉龍說。
廣東的家禽市場從去年8月開始恢復,到6月65438+10月基本恢復正常。但5438年6月+2月疫情再次爆發,讓家禽業陷入絕境。開平市禽業協會會長黃說,上半年企業都在減產,5438+10月份剛把產量調回來。結果雞快出欄了,又有疫情了。現在他們是賣還是不賣。
黃偉龍說,“我們養地走雞,成本高,大概8.5元壹斤。這幾天價格大概在5塊錢壹斤,壹只雞大概三斤,由於9塊錢。我們壹天上市5萬只雞,也就是說我坐在辦公室裏壹天看幾十萬塊錢。”
“節後,家禽業的行情不好還在繼續。現在企業基本都死了,都把之前的財力拿出來了。如果不夠,只能靠老關系找些銀行貸款。”陳迎鋒說。
廣東家禽業虧損逾百億元。
去年4月和去年6月5438+2月爆發的兩輪“H 7N 9病毒”事件,給廣東省家禽業帶來了嚴重打擊。企業和農戶普遍遭受損失,業內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稱之為“毀滅性”打擊。據廣東省家禽業協會統計,兩輪H 7N 9事件給廣東家禽業造成的損失已經超過100億元。陳迎鋒說,廣東省家禽業的損失正以每月6543.8+0億元的規模擴大。
據悉,廣東省是中國家禽生產和消費大省。201130萬只家禽出欄,占全國10%,位居第二,其中黃羽肉雞(簡稱黃羽雞)、水禽、肉鴿產量居全國第壹,最主要的黃羽雞出欄高達7億只。
根據廣東省農業廳的報告,壹系列人感染H 7N 9病毒的病例被報告為“禽流感”,引起了消費者的恐慌。廣東肉禽銷量銳減,價格暴跌。家禽養殖企業、養殖場、養殖戶全面虧損。
“廣東是家禽生產大省,作為廣東黃雞消費主要銷售形式的‘禽流感’二字,讓人們談禽色變。有專家提醒人們‘遠離活禽’,使得廣東成為損失最慘重的省份。”陳迎鋒說。
相關閱讀:
浙江家禽企業深陷資金鏈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