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神曲丸簡介

神曲丸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備急千金要方》卷六:神曲丸 2.1 神曲丸的別名 2.2 處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2.6 備註 2.7 摘錄 3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七:神曲丸 3.1 處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錄 4 《醫學入門》卷七 4.1 方名 4.2 組成 4.3 主治 4.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4.5 制備方法 5 《普濟方》卷壹四六 5.1 方名 5.2 組成 5.3 主治 5.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備方法 6 《雞峰》卷十七 6.1 方名 6.2 組成 6.3 主治 6.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備方法 7 《千金》卷六 7.1 方名 7.2 神曲丸的別名 7.3 組成 7.4 功效 7.5 主治 7.6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7.7 制備方法 7.8 用藥禁忌 7.9 神曲丸的臨床應用 7.10 各家論述 7.11 附註 8 《聖惠》卷五 8.1 方名 8.2 組成 8.3 主治 8.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8.5 制備方法 9 《聖惠》卷二十八 9.1 方名 9.2 組成 9.3 主治 9.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9.5 制備方法 10 《聖惠》卷五十 10.1 方名 10.2 組成 10.3 主治 10.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10.5 制備方法 11 《聖惠》卷六十七 11.1 方名 11.2 組成 11.3 功效 11.4 主治 11.5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11.6 制備方法 12 《聖惠》卷七十 12.1 方名 12.2 組成 12.3 主治 12.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12.5 制備方法 13 《普濟方》卷二壹三 13.1 方名 13.2 組成 13.3 主治 13.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13.5 制備方法 14 《雞峰》卷十五 14.1 方名 14.2 神曲丸的別名 14.3 組成 14.4 功效 14.5 主治 14.6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14.7 制備方法 14.8 用藥禁忌 14.9 附註 15 《普濟方》卷二三七 15.1 方名 15.2 組成 15.3 功效 15.4 主治 15.5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15.6 制備方法 16 《楊氏家藏方》卷六 16.1 方名 16.2 組成 16.3 主治 16.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16.5 制備方法 17 《普濟方》卷四十三 17.1 方名 17.2 組成 17.3 主治 17.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17.5 制備方法 18 《普濟方》卷二壹壹 18.1 方名 18.2 組成 18.3 功效 18.4 主治 18.5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18.6 制備方法 19 《全生指迷方》卷二 19.1 方名 19.2 神曲丸的別名 19.3 組成 19.4 功效 19.5 主治 19.6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19.7 制備方法 19.8 附註 附: 1 古籍中的神曲丸 * 神曲丸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shén qǔ wán

2 《備急千金要方》卷六:神曲丸 2.1 神曲丸的別名

磁朱丸(《本草綱目》卷九)。

2.2 處方

神曲120克 磁石60克 光明砂30克

2.3 制法

上三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2.4 功能主治

重鎮安神,潛陽明目。治腎陰不足,心陽偏亢,眼目視物昏花,耳鳴耳聾,心悸失眠;亦治癲癇。

2.5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日三服。

2.6 備註

方中磁石鎮攝安神為君;光明砂清心安神為臣;重用神曲健脾和胃為佐。三藥相配,能鎮攝浮陽,使心腎相交,精氣得以上輸,心火不致上擾,可使目花耳聾、心悸失眠癥狀改善。

2.7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六

3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七:神曲丸 3.1 處方

神曲90克(搗碎,以醋少許拌炒微黃)肉蓯蓉30克(酒浸壹宿,銼去皺皮,炙幹)虎脛骨60克(塗酥,炙微黃)海桐皮30克(銼)白僵蠶60克(微炒)芎藭30克 半夏30克(湯洗七遍,去滑)紅藍花30克

3.2 制法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止痛散瘀。治傷折內損,瘀血不散。

3.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溫酒送下,壹日三次。

3.5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七

4 《醫學入門》卷七 4.1 方名

神曲丸

4.2 組成

神曲3兩,蒼術1兩,陳皮1兩。

4.3 主治

中脘宿食留飲,酸蜇心痛,口吐清水,噯宿腐氣。

4.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姜湯送下。

4.5 制備方法

上為末,生姜汁別煮神曲末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5 《普濟方》卷壹四六 5.1 方名

神曲丸

5.2 組成

神曲(搗,炒黃)1兩,幹姜(炮)1兩半,白術1兩半,人參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甘草(炙)1兩,大麥糵(炒黃)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另研)1兩,桂(去粗皮)3分。

5.3 主治

傷寒後脾胃虛冷,食不能化。

5.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每日2次。

5.5 制備方法

上除杏仁外,為末,入杏仁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6 《雞峰》卷十七 6.1 方名

神曲丸

6.2 組成

五靈脂5兩(水飛,去滓,熬成膏),神曲1兩(炒)。

6.3 主治

腸風下血。

6.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男子食後酒送下,婦人淡醋湯下。

6.5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將五靈脂熬成膏,入神曲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7 《千金》卷六 7.1 方名

神曲丸

7.2 神曲丸的別名

明目磁石丸、磁石丸、千金神曲丸、千金磁朱丸、磁砂丸、磁朱丸、內障神方

7.3 組成

神曲4兩,磁石2兩,光明砂1兩。

7.4 功效

鎮心、安神、明目。

7.5 主治

腎陰不足,心陽偏亢,眼目昏花,耳鳴耳聾,心悸失眠,癲癇。

7.6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飲服3丸,每日3次。

7.7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7.8 用藥禁忌

忌生血物。

7.9 神曲丸的臨床應用

幻聽:本組7例患者,或為精神分裂癥以幻聽為突出癥狀,或系精神分裂癥經過治療後基本癥狀消失而殘留幻聽者。用磁朱丸治療,每次610g,每日12次,壹般以壹個月為壹療程(最短7天,最長3個月)。治療後,顯效(幻聽消失或大部消失)3例;好轉(幻聽減輕)3例,無效1例。

7.10 各家論述

1.《原機啟微》:磁石辛鹹寒,鎮墜腎經為君,令神水不外移也;辰砂微甘寒,鎮墜心經為臣,肝其母,此子能令其實也,肝實則目明;神曲辛溫甘,化脾胃中宿食為佐。生用者,發其生氣;熟用者,斂其暴氣也。眼藥後,俯視不見,仰視漸睹星月者,此其效也。

2.《古今名醫方論》引王又原:磁石直入腎經,收散失之神,性能引鐵,吸肺金之氣歸藏腎水;朱砂體陽而性陰,能納浮遊之火而安神明,水能鑒,火能燭,水火相濟,而光華不四射歟?然目受臟腑之精,精資於谷,神曲能消化五谷,則精易成矣。蓋神水散大,緩則不收,賴鎮墜之品疾收而吸引之,故為急救之劑也。其治耳鳴、耳聾等癥,亦以鎮墜之功,能制虛陽之上奔耳!

3.《古今名醫方論》引柯韻伯:此病非金石之重劑以鎮之,狂必不止。朱砂稟南方之赤色,入通於心,能降無根之火而安神明;磁石稟北方之黑色,入通於腎,吸肺金之氣以生精,墜炎上之火以定誌,二石體重而主降,性寒而滋陰,誌同道合,奏功可立俟矣;神曲推陳致新,上交心神,下達腎誌,以生意智,且食入於陰,長氣於陽,奪其食則已,此《內經》治狂法也,食消則意智明而精神治,是用神曲之旨乎!煉蜜和丸,又甘以援之矣。

4.《千金方衍義》:磁稟北方坎水之精,朱稟南方離火之氣,以二味質重,故籍神曲發越其沈著之性,以鎮神水之不清。

7.11 附註

明目磁石丸(《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磁石丸(《聖濟總錄》卷壹○九)、千金神曲丸(《三因》卷十六)、千金磁朱丸(《原機啟微》卷下)、磁砂丸(《醫學入門》卷七)、磁朱丸(《本草綱目》卷九)、內障神方(《惠直堂方》卷二)。

8 《聖惠》卷五 8.1 方名

神曲丸

8.2 組成

神曲1兩(微炒令黃色),幹姜半兩(炮裂,銼),檳榔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人參3分(去蘆頭),當歸3分(銼,微炒)。

8.3 主治

脾胃冷熱氣不和,心腹痛,脅肋氣滯,不思飲食,四肢少力。

8.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生姜、橘皮湯送下,不拘時候。

8.5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9 《聖惠》卷二十八 9.1 方名

神曲丸

9.2 組成

神曲3兩(炒微黃),白術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高良姜1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吳茱萸1兩(湯浸7遍,焙幹,微炒),訶黎勒1兩(煨,用皮),草豆蔻1兩(去皮)。

9.3 主治

虛勞,脾胃虛冷,飲食不消,腹脅氣滿。

9.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煎橘皮湯送下。

9.5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10 《聖惠》卷五十 10.1 方名

神曲丸

10.2 組成

神曲4兩(炒微黃),麥糵半兩(炒微黃),厚樸2兩(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1兩,陳橘皮1兩半(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皮1兩半,幹姜1兩(炮裂,銼),檳榔1兩。

10.3 主治

膈氣不下食,縱食不能消化。

10.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10.5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11 《聖惠》卷六十七 11.1 方名

神曲丸

11.2 組成

神曲3兩(搗碎,以醋少許拌炒微黃),肉蓯蓉1兩(酒漫1宿,銼,去皺皮,炙幹),虎脛骨2兩(塗酥,炙微黃),海桐皮1兩(銼),白僵蠶2兩(微炒),芎?1兩,半夏1兩(湯浸7遍,去滑),紅藍花1兩。

11.3 功效

止疼痛,散瘀血。

11.4 主治

傷折。

11.5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溫酒送下,每日3次。

11.6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12 《聖惠》卷七十 12.1 方名

神曲丸

12.2 組成

神曲2兩,白術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枳實1兩(麩炒微黃),訶黎勒皮1兩,桂心1兩,食茱萸1兩,木香1兩,人參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桔梗半兩(去蘆頭),幹姜半兩(炮裂,銼)。

12.3 主治

婦人血風,氣攻脾胃,腹脅氣滿,不思飲食。

12.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湯送下。

12.5 制備方法

上為末,以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13 《普濟方》卷二壹三 13.1 方名

神曲丸

13.2 組成

神曲、蕪荑、吳茱萸各等分。

13.3 主治

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內冷痛。

13.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13.5 制備方法

上熬,生姜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14 《雞峰》卷十五 14.1 方名

神曲丸

14.2 神曲丸的別名

小神曲丸

14.3 組成

神曲、大麥糵、生地黃、牛膝、桑耳1斤,白術8兩,姜黃8兩,當歸14兩,桃仁12兩,杏仁12兩,生姜1斤,橘皮8兩。

14.4 功效

令病人能食及駐顏色。

14.5 主治

婦人腹內冷癖血塊,虛脹,月經不調,瘦弱不能食,面無顏色,狀如傳屍病。

14.6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漸加至1匕半,酒飲下,每日2次。若不能散,為丸服,每服30丸。

14.7 制備方法

上切碎,於臼中以木杵之如泥,納瓶中,以物蓋之,封,勿令泄氣,蒸幹飯米中,飯熟出之,停屋下3日,開出曬幹為末。

14.8 用藥禁忌

初服10日內,忌生冷、難消之物,以助藥勢;過10日外,即百無所忌,任意恣口食之,唯忌桃、李。服丸時忌桃、李、雀肉、蕪荑。

14.9 附註

方中神曲,大麥糵、生地黃、牛膝用量原缺。

15 《普濟方》卷二三七 15.1 方名

神曲丸

15.2 組成

神曲末(炙令黃色)5兩,白術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兩,枳殼(去瓤,麩炒令黃色)1兩,甘草(炙,銼)2兩,幹姜(炮治)2兩,人參2兩,食茱萸(水凈洗,焙幹,炒)1兩,桔梗(炒)1兩。

15.3 功效

溫脾。

15.4 主治

傳屍。多服冷藥,旬月未愈,或損脾臟,致食少難消,氣滿兼利

15.5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日20丸,漸加至30丸,空心米飲送下,夜臥再服。

15.6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16 《楊氏家藏方》卷六 16.1 方名

神曲丸

16.2 組成

神曲(炒)1兩,蓽茇1兩,白豆蔻仁1兩,白術1兩,人參(去蘆頭)1兩,附子(炮,去皮臍)2兩,訶子(煨,去核)2兩,厚樸(姜制,炙)2兩,丁香半兩,沈香半兩,蓽澄茄半兩,陳橘皮(去白)3分。

16.3 主治

陰陽不和,脾胃虛弱,氣不升降,嘔吐泄瀉,脅肋刺痛,心腹脹滿。

16.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米飲送下。

16.5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17 《普濟方》卷四十三 17.1 方名

神曲丸

17.2 組成

神曲(炒黃)8兩,木香8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8兩,甘草8兩,檳榔8兩,青橘皮(去白)8兩,白術8兩,枳殼(麩炒,去瓤)8兩,京三棱(炮)8兩,桂(去粗皮)12兩,幹姜(炮)12兩。

17.3 主治

中焦胃虛,飲食遲化,氣不升降,嘔逆惡心,留飲寒痰,癖結動氣,脅下逆滿,有時而痛,按之有形,或按之有聲,膈脘虛痞,食物多傷,噫氣酸臭,心腹常痛,霍亂吐逆,煩悶不安。

17.4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7丸,溫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17.5 制備方法

上為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18 《普濟方》卷二壹壹 18.1 方名

神曲丸

18.2 組成

神曲1兩半,幹姜半兩,官桂半兩,白術半兩,當歸半兩,厚樸半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

18.3 功效

磨積。

18.4 主治

泄痢,心腹冷痛。

18.5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酒或淡醋湯送下,每日2次,發時不時增數。

18.6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19 《全生指迷方》卷二 19.1 方名

神曲丸

19.2 神曲丸的別名

小神曲丸

19.3 組成

神曲(炒)1兩,橘皮(洗)2兩。

19.4 功效

消食化氣。

19.5 主治

食噎。因飲食之間氣道卒阻而留滯,至咽中如核,咽之不下,吐之不入,漸妨於食,其脈短澀。

19.6 神曲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粒,含化咽津。

19.7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19.8 附註

小神曲丸(《雞峰》卷二十)。

古籍中的神曲丸 《本草經解》:[卷二草部下]黃連

痢。專為末丸。名瀉心丸。治心實心痛。同吳茱萸、神曲丸。治肝火作痛。同白術、陳皮、神曲丸。名四物丸。...

《全生指迷方》:[卷二]氣病

,謂之食噎,其脈短澀。氣噎,嘉禾散主之。食噎,神曲丸主之。嘉禾散(方缺)。神曲丸神曲(炒,壹兩)橘...

《普濟方》:[卷八十六眼目門]壹切眼疾雜治

丁香(母丁香四個公丁香三個)上用生姜汁十個服壹神曲丸(出龍木論壹名千金神曲丸)主清目。百歲可讀細書...

《雞峰普濟方》:[卷第十六]氣

脈緩澀因食者謂之食噎其脈短澀並宜此藥並丸食噎宜神曲丸(方在後)枇杷葉(壹兩)沈香石斛(各三分)薏苡...

《濟世神驗良方》:脅痛門

  • 上一篇:藥店上班時間怎麽上的?
  • 下一篇:信利兩全保險條款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