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

高中地理對於很多學文科的同學來說是非常難的,那麽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

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

從大氣的熱作用角度探究

例 1(2011? 連雲港調研)2010 年 6 月 11 日早晨,連雲港出現大霧天氣,能見度很低,給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帶來不便。下圖為市區海棠立交在大霧中若隱若現。回答(1)~(3)題。

(1)大霧天氣能見度降低的原因之壹是( )

A.霧吸收地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 B.霧減弱了地面輻射 C.霧對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 D.霧改變了太陽輻射的波長

答案:(1)C (2)D (3)A

探究第二熱力環流的形成點

p> 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之壹,可采用因果聯系法進行研究。復習時,抓住氣溫高低→上升或下沈→密度差異→氣壓高低→大氣水平運動→熱力環流這壹線索,分析氣溫、密度和氣壓之間的關系,層層推進,由因到果。

註意:①對高低氣壓的理解:所謂高低氣壓是相對於同壹水平面而言的。在垂直方向上,隨著大氣密度的減小,氣壓逐漸減小。等壓面凸與高低氣壓的關系:凸為高氣壓,凹為低氣壓。

探究點三:常見的熱力環流

要學會解釋生活中的有關問題、現象,並畫出有關的熱力環流示意圖。如: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的形成及特點,並能根據熱力環流的成因(受熱不均)畫出熱力環流示意圖。

1.山谷風:由山谷與鄰近空氣的熱力差引起。白天由於山坡上的空氣升溫強烈,所以暖空氣沿山坡上升,風從山谷吹向山腰,這種風稱為 "山谷風";到了夜晚,由於山坡上的空氣急劇降溫,密度增大,從而順著山坡滑落到谷底,風從山谷吹向山谷稱為 "山地風"。".山風和谷風總稱為谷風。

2.海風和陸風:由於近岸海陸受熱不均而形成逐日變化的風系。在基本氣流較弱的情況下,白天風從海上吹向陸地,夜間風從陸地吹向海上。前者稱為海風,後者稱為陸風,兩者合稱為海陸風。(學生自畫示意圖)

3.城市風:由於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消耗大量燃料,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量,導致城市氣溫高於郊區,形成 "城市熱島"。當大氣環流較弱時,城市中心的空氣受熱上升,郊區周圍相對較冷的空氣向市區匯聚補充,並在城市熱島中心上升的空氣達到壹定高度後向郊區周圍輻合下沈,以彌補郊區低空的空缺,由此形成的局部環流,稱為城市熱島環流,又稱城市風。城市氣流上行,下沈於郊區,近地面風從郊區吹向城市,因此汙染嚴重的企業應布置在城市風下沈距離之外,綠化帶應布置在城市風下沈距離之外。

例 2(2008 年廣東高考文科基礎卷)下列關於風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夜間從海洋吹向陸地的風②夜間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③若地球不自轉.近地面,風從兩極直接吹向赤道 ④若地球不自轉,近地面,風從赤道直接吹向兩極

A.①③ B.①④ C.①③ C.②④

意圖:本題考查對熱力環流原理的理解,只有在深刻理解原理的基礎上才能正確解答本題。

解析:夜間陸地由於熱容量小,降溫快,溫度低,氣壓高,而海洋降溫慢,溫度較高,氣壓低,所以風從陸地吹向海洋,②正確;赤道地區終年高溫、低壓,極地地區終年低溫、高壓,所以近地面風應該從兩極吹向赤道,即使地球沒有白轉也是如此,故③正確,選C。

答案:CC

本題考查熱力循環原理。>

答案:C

變式訓練(2011年杭州市高三第壹次高中學科教學質量檢測)山谷風是由於山地熱力原因形成的。白天由於山坡上的空氣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氣增溫強烈,所以暖空氣沿山坡上升,成為山谷風;夜晚由於山坡上的輻射降溫,使鄰近地面的空氣迅速冷卻,空氣密度變大,從而流入谷底,成為山風。據此回答(1)-(2)題。

呼吸作用減弱,有利於植物養分的積累,C項正確;白天山谷風使山坡溫度升高,夜間山風使山坡溫度降低,故山谷風可擴大山坡溫差,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D項錯誤。

答案:(1)B (2)D

高考地理知識點全書

氣候分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和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的分界線):沿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過秦嶺~淮河壹線。

(2)800 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半濕潤區分界線):沿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過秦嶺~淮河壹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半幹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張家口、蘭州、拉薩壹帶至喜馬拉雅山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幹旱區與幹旱區分界線):大致經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至岡瓦尼山脈壹線。

高考地理知識點第三冊

壹、地球內部圈層

地球內部結構的研究:因為對地球內部的認識主要來自對地震波的研究。

地震發生時,地下巖石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振動,並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稱為地震波。地震波有縱波(P 波)和橫波(S 波)之分。縱波傳播速度較快,可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

以莫霍面和古登堡界面為界,地球內部可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1)由於地震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地震波在通過不同介質界面時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科學家正是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質,通過對地震波的精確測量,"__了地球內部的結構"。

(2)從地球內部的地震波圖形可以看出,地震波在壹定深度內發生突變的速度,這種突變面,稱為不連續面。

(3)地球內部有兩個不連續面。壹個在地面平均 33 千米以下(指大陸部分),在這個不連續面以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這個不連續面是由奧地利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首先發現的,因此被稱為莫霍面。另壹個是在地下 2,900 千米深處,縱波傳播速度突然降低,橫波完全消失。這個不連續面是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首先研究的,因此被稱為古登堡面。

(4) 以莫霍面和古騰堡面為界面,將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因此,地球內圈是根據兩個不連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震波傳播的突變來劃分的。

二、地球外圈

外圈剖面的比較

地球外圈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

同步練習題

(2012?萊蕪期中)地震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就是利用這壹原理,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來探究地球內部結構的。閱讀上述材料,完成 1~2 題。

1.根據地震波的探測,地球最外層平均厚度約 100 千米的是具有彈性的堅硬巖石層,稱為巖石圈,其範圍是指( )

A.地殼 B.地殼和軟流層

C.地殼和上地幔 D.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2.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關於地球內圈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地殼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

B. 地核部分的溫度、壓強和密度都較小

C. 在莫霍面,縱波的傳播速度突然減小,橫波完全消失

D.在莫霍面以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大

解析:第 1 題,巖石圈由巖石組成,包括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殼。第2題可根據地球內圈的特點回答。

答案1.D2.D

高考地理知識點四上冊

1.人類活動的地理聯系方式主要是交通和通訊

2.青藏鐵路的起點和終點

青海省會西寧經格爾木到拉薩,是世界上最長的高原鐵路。沿線經過中國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3.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於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源頭,保護著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4.集裝箱運輸有什麽好處?

節約包裝材料,簡化包裝手續,提高運輸效率,保證貨物完全,降低運輸成本,改善運輸勞動條件

5.世界上比較繁忙的航線有哪四條

①北大西洋航線;

②地中海、蘇伊士運河航線;

③北美東岸港口經巴拿馬至北美西岸航線。北美西海岸各港口的航線;

④北太平洋航線

6、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事業的任務是什麽?影響它們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郵政通信主要利用交通工具和交通網絡傳遞信件和包裹。它受到地形障礙、臺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電信通信服務主要利用有線電力、無線電和光來傳遞符號、文本、圖像和語言等信息。它受到地形障礙、太陽活動等因素的影響。

高考地理知識點五

壹、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兩極略扁,赤道略鼓。依據: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事例。

2、地球表面積為 5.1 億平方千米,平均半徑 6371 千米,赤道周長約 4 萬千米。

二、地球儀

在地球儀上認識下列各點。

南、北極、赤道、北回歸線、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III.緯度、赤道

(1) 緯度:在地球儀上,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圓稱為緯線。

緯線有三個特點:

①、緯線表示東西方向;

②、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從赤道到兩極,緯線逐漸縮短,最後成壹點);

③、自成壹個圓。

(2)、緯度:

①、赤道為 0°,赤道以北為北緯(0°-90°N),赤道以南為南緯(0°-90°S)。赤道將地球平分為南北半球。從赤道向北和向南,緯度數逐漸增加。緯度值為 90°。

②,規定: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四、經線和緯線

1、經線:在地球儀上,與南北極相連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

經線有三個特點:(1)、指示南北方向;(2)、長度全部相等;(3)、自成半圓。

2、經線:

(1)、經線的起點是 0°經線,又稱 "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東為東經(0°-180°E);向西為西經(0°-180°W),所以東經和西經的經度都是180°。經度數從 0°經度向東和向西逐漸增加。

(2)180°經線:180°E 和 180°W重合的子午線。

(3)、任壹圈經線,將地球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國際上規定西經20°和東經160°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例如:西經 15°位於東半球;東經 165°位於西半球。

五、經緯網

1、利用經緯網確定地面上任意壹點的位置。

2、讀經緯網圖,能回答有關問題(結合實例)

(1)、A 點經緯度:西經30° 北緯40°

B點經緯度:西經10° 北緯10°

(2)、從東西半球看:A點位於西半球 B點位於東半球;

從南北半球看:A點位於北半球 B點位於北半球。

(3)從低緯度、中緯度和高緯度看:A 點位於中緯度地區

B 點位於低緯度地區。

(4) 從地球的五個帶來看:A 點在北溫帶 B 點在熱帶。

(A地區四季分明,B地區陽光直射)

(5)A點在B點的西北方。

六.世界海陸分布

1.海洋和陸地:海洋占 71%,陸地占 29%。

2.七大洲:

(1)認識七大洲的名稱和基本輪廓(世界地理 P23 圖)。

(2)、東半球的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各大洲: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極洲位於南極圈內,橫跨東西半球。

(3)、面積和最小的大洲:亞洲、大洋洲;海拔最低的大洲:南極洲、歐洲。赤道穿過的大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

(4)、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

亞非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

3、四大洋:(1)面積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積最小、最淺的是北冰洋。

(2)、大西洋呈 "S "形,橫跨南、北半球。

4、認識七大洲、四大洋圖。

相關文章:

1、高中地理知識點最新匯總

3、高中地理知識點最全匯總

4、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5.高中地理知識點沖刺復習

6.高考地理知識點匯總

9.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0.

  • 上一篇:國家標準規定了什麽
  • 下一篇:?2019執業藥師中藥二經典例題解析:兒科常用中成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