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我們的日常工作或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不能只聽說,不知道怎麽樣。下面小編整理了壹些相關內容與大家分享。歡迎閱讀,希望對妳有所幫助。壹、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概念是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簡稱新農合),建立統壹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簡稱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第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社會醫療保險的組成部分。采取政府主導、個人(家庭)繳費為主、政府適度補貼為輔的醫療保險制度,按照繳費標準和待遇水平壹致的原則,為城鎮居民提供醫療需求。1,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主要用於支付參保居民住院和門診大病、門診搶救醫療費用,支付範圍和標準按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範圍執行。2、起付標準(又稱門檻費)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相同,即三級980元、二級720元、壹級540元。3.就醫管理: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居民實行定點首診、雙向轉診制度。首診醫療機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科醫院、院店合作、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為定點,部分三級綜合、專科醫療機構為定點。參保居民就醫時,應先在首診醫療機構就診。因病情確需轉診轉院治療的,首診醫療機構出具轉診證明後,方可轉入指定轉診醫院住院治療。(也就是說,壹旦生病,壹定要去指定的社區服務中心醫院或者指定的小醫院看病。如果這些小醫院看不好,妳可以拿著小醫院的證明轉到大醫院。病情好轉後,要立即轉回住。4.支付比例:根據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確定基金支付比例,壹級(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三級醫療機構基金支付比例分別為75%、60%、50%。城鎮居民連續參保繳費滿兩年後,可分別提高到80%、65%、55%。(換句話說,住的醫院越小,舉報越多。) 5.基本保險保障範圍:在壹個自然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每人每年654.38+0.6萬元。如因慢性腎功能衰竭(門診透析治療)、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器官移植及抗排異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門診重疾”)患者,年度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可提高至每人2萬元。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下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和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共同籌資的農民醫療互助制度。它采取個人捐款、集體支持和政府資助的形式來籌集資金。安全對象。大病保險的對象是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參保人員。覆蓋率。大病保險覆蓋面要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應按政策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在此基礎上,大病保險主要保障被保險人(共保人)患大病且醫療費用較高時,經醫保和新農合補償後的城鎮居民合規醫療費用。高額醫療費用可以以個人累計年度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標準判定,具體數額由各地政府確定。合規醫療費用是指實際合理的醫療費用(可以規定不予支付),具體由當地政府確定。各地也可以從個人負擔較重的疾病開始開展大病保險。防護等級。為努力避免城鄉居民發生災難性家庭醫療費用,合理確定大病保險補償政策,實際支付比例不低於50%;支付比例根據醫療費用水平確定。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隨著籌資、管理和保障的不斷完善,將逐步提高大病報銷比例,最大限度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做好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的銜接,建立大病信息通報制度,及時掌握大病患者醫保支付情況,加強政策銜接,有效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城鄉醫療救助的定點醫療機構、用藥和診療範圍分別參照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的相關政策規定執行。以上是邊肖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應該有所了解。如果妳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還有什麽不了解的,可以看看生活貓的其他相關文章,希望能給妳帶來幫助。希望我的回答對妳有幫助!如有疑問,歡迎法律咨詢。祝妳生活愉快!
法律客觀性: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和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五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員、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由政府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