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由於生病而減少了壹定的活動量,所以飲食的攝入量應適當減少,特別是在急性期臥床的病人,除活動減少外,消化功能也明顯降低,胃腸蠕動慢,多吃蔬菜、水果及豆類食品,肉及脂肪較高的食物盡量少吃,因易引起大便幹燥,排便用力。
1、避免體重過胖:醫學家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人的身體結構表明,身體的凈重(除去脂肪的重量)是隨老齡化而減少,而在現實生活中的老年人是胖多瘦少。由於過度肥胖也是引起中老年人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壹,所以,應限制飲食,保持體重,避免過胖。
2、控制總熱量:如果對飲食的質和量不能科學的搭配,那麽肥胖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3、戒煙: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吸煙還是慢性腰痛的發病原因之壹,而且影響治療效果。
鈣是骨的主要成分,所以要充分攝取。成長期自不必說,成年以後骨也要不斷進行新陳代謝。另外,鈣還有使精神安定的作用可以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鈣含量多的食品有:魚、牛奶、酸奶、芝麻、濃綠蔬菜、海藻類。維生素b含量多的食品:粗米、精米、大豆、花生米、芝麻、濃綠蔬菜。
蛋白質是形成肌肉、韌帶、骨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蛋白質含量多的食品有:豬肉、雞肉、牛肉、肝臟、魚類、貝類、幹酪、雞蛋、大豆、大豆制品。
維生素e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流、消除肌肉緊張的作用,用於緩解疼痛。維生素e含量多的食品:鱔魚、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粗米、植物油。
椎間盤的纖維環是由結締組織形成的,旨締組織的形成離不開維生素c要形成結實強健的纖維環,維生素c是不可缺少的。維生素c含量多的食品:紅薯、馬鈴薯、油菜花、青椒、青白蘿蔔葉、油菜、菜花、卷心菜、芹菜、草莓、甜柿子、檸檬、橘子。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預防工作應從學校、家庭、工作和職業前訓練開始,使每壹個工作人員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確的勞動姿勢,註意勞動保護,避免加速腰椎間盤退變和在腰椎間盤退變基礎上的損傷。預防措施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①應定時對於青少年或工作人員的健康檢查,同時應廣泛開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知識宣傳教育。②勞動部門應規定從事勞動的最大負荷量,避免脊柱過載促使和加速退變。③正確的勞動姿勢和勞逸結合。④加強肌肉鍛煉強有力的背部肌肉,使脊柱力量平衡可防止腰背部軟組織損傷,減少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生。
二、調理
1 .糾正不良體位、姿勢
(1) 睡眠姿勢:人的壹生中約 1 / 3 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長期睡眠姿勢不良也可導致腰腿痛的發生。壹般而言,睡姿應使頭頸保持自然仰伸位最為理想,最好平臥於木板床 ( 或以木板床為底,上方墊以席夢思床墊亦可 ) ,使膝、髖略屈曲。如此體位可使全身肌肉、韌帶及關節囊都獲得最大限度的放松與休息。對不習慣仰臥者,采取側臥位亦可,但頭頸部及雙下肢仍以此種姿勢為佳。俯臥位無論從生物力學或從保持呼吸道通暢來看都是欠科學的,應加以改正。此外,”枕頭不能太高或太低,要根據各人情況,壹般 7 ~ 9cm 較為適當;而且枕頭寬度也要適當,、頸部不能懸空。仰臥位起床時,最好先采取側臥位,然後在雙上肢的支撐下,使軀幹離開床面,這樣比從仰臥位起床要省力得多。
(2) 站立體位:長時間站立工作者,應適當使雙臂上伸和做蹲體動作,這樣可使腰部骨關節及肌肉得到調節,消除疲勞,延長腰肌耐力。應盡量避免在壹個固定的體位下持續工作。經常需要長期站立的工作者 ( 如術科醫生、護士、交警等 ) 應學會“站立平腰保護法”,即:輕輕收縮臀肌,雙膝微彎,此時骨盆即轉向前方,腹肌內收',腰椎生理前凸變平,這樣,就可以調節脊柱負重線,達到消除疼痛和疲勞的目的。
(3) 坐位:長時間坐位工作者除要註意坐姿和經常活動腿外,自坐位起立時,應先將上身前傾,兩足向後,使上身力量分布在兩足,然後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