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給他做了血常規、C反應蛋白和肌電圖檢查,醫生發現他的肌酸激酶水平有些超標,經過詢問,終於找到了引起華子腰痛背後的真兇--他汀類降脂藥。原來,華子今年52歲,是壹位有10年病史的冠心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降脂藥來維持血脂水平,但長期服用會對部分患者產生肌肉酸痛的副作用。
醫生這樣解釋:"長期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導致輔酶Q10合成減少,輔酶Q10如果嚴重缺乏,可能導致肌肉細胞能量生成受到抑制,最後導致肌肉細胞能量耗竭,出現肌肉酸痛的癥狀"。
那麽,很多患者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
首先我們來看看長期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到底有哪些副作用。
1)肝毒性
他汀類藥物作為降脂藥的常用藥壹般來說具有較好的肝臟安全性。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期間出現肝轉氨酶嚴重升高,當然這種發生率非常低,壹般在1%-3%左右。
建議患者每4~8周復查壹次肝功能,如果在復查過程中出現輕度升高,但沒有其他臨床表現,也沒有肝損傷的證據,就沒有必要減量或停藥。
2)血糖升高
不少研究發現,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後,血糖出現輕度升高。
他汀類藥物進入人體後,通過阻斷電壓門控L型鈣通道的開放,抑制鈣離子內流,進而抑制胰島素分泌,影響胰島素敏感性,導致血糖輕度升高。
除影響血糖外,他汀類藥物阻滯還會誘發肌肉疲勞,降低肌肉能量,導致能量消耗減少。
3)肌肉會出現不良反應
雖然發生率極低,但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也會出現肌肉損傷:
1.肌肉疼痛: 患者可能會感到肌肉酸痛、疼痛或壓痛。
2.肌炎: 患者會出現肌肉酸痛等癥狀。
3.橫紋肌溶解癥:是最嚴重的情況。除了肌肉酸痛和壓痛等癥狀外,患者還會伴有肌酸激酶水平的嚴重升高。
如果確定肌肉出現的不良反應與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有關,那麽就應該調整用藥方案。嘗試將他汀類藥物的劑量減半,或每周服用兩到三次長效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
如果您沒有不良反應,又想避免副作用,在考慮減半劑量之前,您還需要查看這些指標:
當LDL降至1.0 mmol/L或更低時,您可以嘗試減半劑量:
當LDL降至1.0 mmol/L或更低時,您可以嘗試將劑量減半。;
當使用他汀類藥物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了30%以上,並且檢測到肝臟轉氨酶升高,但尚未超過正常值的3倍。
對於半量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必須在6周內觀察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如果升高超過控制目標,則恢復原來的劑量。
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節律的改變,高脂血癥患者逐年增多,他汀類藥物的問世無疑給這壹群體帶來了福音。除了調節血脂,他汀類藥物還能穩定斑塊、減輕斑塊炎癥、改善內皮功能、減少血小板血栓沈積。
但是,他汀類藥物家族成員眾多,它們各自有哪些優勢呢?
不同的他汀類藥物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有不同的療效。根據我國人群的需要,我國的平均膽固醇水平較低,大多數患者通過中等強度甚至低強度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就能達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目的。過強的藥物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根據降脂強度,他汀類藥物排序如下:
降脂強度: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盡管他汀類藥物降脂效果顯著,但降脂過程並不 "急於求成"。
盡管他汀類藥物降脂效果顯著,但降脂過程不能 "急於求成",劑量過大、強度過大反而對身體有害。
好藥的存在,自然有人眼紅其在市場上的 "份額",並傳言對其進行攻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金鋼博士在歐洲心臟病學會上對這些傳言壹壹進行了抨擊。
謠言壹:高膽固醇食物不會致命,服用他汀類藥物只是藥企推銷藥物的噱頭
飲食並不是膽固醇升高的唯壹因素,在我們體內循環的膽固醇有85%是由肝臟合成的。當然,食用過多的高膽固醇食物會增加血脂異常的風險。因此,建議每天攝入的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