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健全生物安全監管預警防控體系。
構建生物安全體系在硬件和軟件上必須都要下工夫,凡是與鴿群相接觸的人和物都是實施生物安全需要控制的對象,包括鴿舍、鴿、人員、飼料、飲水等方方面面,所以在做好硬件規劃設 計和建設基礎上,需要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確保生物安全體系達到效果。
最基本層次,是整個疾病預防與控制計劃的基礎。包括場地選擇、操作區域及不同鴿品種的隔離、生物密度的降低和野生鳥類的驅除。
結構性生物安全為第二層次,包括鴿場布局、鴿舍構造、輔助系統或設施(如清潔走道、汙染走道、給排水系統、消毒設備、散裝料槽等)的建置。這壹層次出現問題時,往往都來不及糾正。
作業性生物安全為第三層次,包括日常管理程序和具體操作,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和作出相應的調整。合理制定和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和規程,從而確保作業的安全,是對管理者及所有人員切實的基本要求。
生物安全體系素質培養:
人的問題,更強調人的因素、人的主動性,強調人對整個養鴉生產環境的控制,而不僅僅局限於對單個鶴及鴿群的管理與控制;同時強調對人員的管理,這些人員包括場主、管理人員、壹線工人、服務人員、運輸人員、鄰居、合同工、來訪者及其他相關人員。
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主要包括消毒池管理制度、人員進出的規章制度、鴿舍內清潔衛生消毒制度、車輛消毒制度、工具消毒制度、墊料消毒制度、病鴿隔離制度和病死鴿無害化處理制度等,鴿場員工應主動、認真執行制定的規章制度。
加強飼養管理,盡量避免不同品種的鴿混合飼養,盡可能采用“全進全出”飼養模式,控制飼養密度,供應營養均衡的全價飼料,避免飼餵黴變或有毒素的飼料,減少或避免各項應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