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1,2012全球500強企業都有哪些行業?更詳細的是哪些行業入圍了多少家公司,哪些行業熱門!

1,2012全球500強企業都有哪些行業?更詳細的是哪些行業入圍了多少家公司,哪些行業熱門!

2 .中國500強企業的行業和地域分布。

在分析世界經濟版圖變化的同時,我們也有必要對中國入圍企業進行深入分析,通過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與美國500強的對比,找出規律性的東西。

1.從產業結構來看,我國入圍企業集中在傳統行業,新興行業不盡如人意。

從行業來看,國內入圍的79家企業中,仍主要集中在電力、銀行、鋼鐵、能源、工程建築、電信、汽車等領域。,且基本屬於資本密集度高、自然壟斷和行政壟斷的行業。

相比之下,科技型和創新型電子信息企業所占比例仍然較小,其中電子企業只有4家,計算機企業只有3家,其中臺灣省分別占據2家,這進壹步凸顯了中國大陸科技型和創新型企業之間的差距和不足。

如果以之前的100家為例,中國* *有11家,中國大陸* * *除港臺省外有9家,分別是中國石化、中國油氣、國家電網、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移動通信、中國農業銀行等等。這使得上述特征更加明顯和突出。

中國、美國、日本是世界GDP前三的國家,世界500強企業前三的國家。不同的是,美國和日本是發達國家,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分析中國、美國、日本等國500強企業的產業分布,有助於日本企業找到差距,促進中國企業進壹步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

美國公司29家,日本公司65,438+000家,中國公司65,438+02家,其中臺灣省1家,香港1家。將中國大陸的9家企業與美、日、世界500強企業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在美國500強的29家企業中,100家包括5家醫療保健企業、4家煉油企業、4家銀行、2家金融企業、2家零售企業、2家汽車企業、2家電信企業、2家食品藥品企業、1家家庭個人用品企業、1家多元化企業和65438+保險企業。500強的12家日企中,電子電氣設備4家,汽車企業3家,保險企業2家,郵政1家,電信1家,煉油1家,中國大陸500強企業9家。

2.從地域上看,中國入圍企業集中在東部,西部壹家都沒有。

在世界500強的79家中國企業中,大多數總部設在經濟發達的東部省份,特別是北京。79家企業中有44家總部在北京,超過入圍企業的壹半。總部設在中部省份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而西部省份的企業幾乎為零。除北京外,總部設在臺灣省和上海的有6家,香港和廣東各有4家,河北有3家,浙江、山東、湖北各有2家,天津、江蘇、遼寧、河南、山西、吉林各有1家。

值得壹提的是,前17家公司中,除了香港的1和臺灣省的1外,其余15家公司的總部均在北京。

3.從所有制分布來看,世界500強企業中的中國企業具有強烈的公有制特征。

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多為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的500強企業多為民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多處於競爭激烈的行業。

中國大陸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的69家企業的股權結構決定了它們與其他世界500強企業有很大的不同。除5家私營公司外,其余均為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其中國務院國資委直屬企業42家。這些企業的運營模式、管理體制和機制(領導任命、人才培養和選拔機制、分配和激勵機制等。)、資源整合、管理模式等諸多方面都呈現出不同於世界大企業的中國特色。這些企業主要分為三類。壹是壟斷性、人口和市場依賴性明顯,但也有壹些全球性特征的企業,主要是石油、電力、鋼鐵等壟斷行業,無壹例外都有很強的國家背景和很強的國內資源優勢;其次,還有關系國計民生、消費市場廣闊的行業,如銀行保險、煉油原油、電力、電信服務、計算機辦公設備、汽車等。這些企業因為國內市場巨大而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還有那些體現壹定程度全球化特征的企業,如工程建築、船舶航運、鋼鐵冶煉等行業。這些企業適應經濟全球化,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具有國際比較優勢,因此發展迅速。

3中國79家入圍企業的新特點

今年,中國上市企業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所提高,大多數企業的規模和排名都有所提高。中國不僅以79家上市公司排名世界第二,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排名也在上升,其中100強中有11家公司,10強中有3家公司。

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國家電網這三家10強公司的排名沒有變化,排在5到7位,但年營業收入分別增長了約1018億美元、1121億美元和328.5億美元。

1.新增13張新面孔,能源企業強勢推進。

盡管今年世界500強企業的進入門檻比去年提高了25.2億美元,達到220.06億美元,但中國仍有13家企業新進入世界500強。分別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天津物資集團;中國華電集團;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山西煤炭運銷集團;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山東能源集團;鞍鋼集團;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綠地控股集團;新興際華集團;開灤集團;招商銀行。除了上述13新上市公司外,還有另外三家公司也是新上市公司,因為他們今年變更了申請主體。

2.排名提升速度加快,銀行業穩步提升。

中國建材無疑是央企中最大的贏家。中國建材繼去年首次躋身世界500強後,排名比去年提高了120位。此外,曹和華潤集團均上漲113位。中海油從162上升至101,以中國為主要市場的金龍魚母公司豐益國際上升至第223位,比去年上升94位,食品生產行業排名全球第三。聯想集團第三次入選,以2011財年296億美元的營收躍升至第370位,平安保險從328位升至242位,同樣表現搶眼。

同樣值得註意的是,中國銀行業排名集體大幅提升。銀行業大部分都進入了200強,上位更是難上加難。然而,中國銀行業排名的上升速度依然強勁。工行從第77位升至第54位,在中國大陸的排名是除中石油、中石化和國家電網之外最高的。中國建設銀行從108上升到77,農業銀行從127上升到84,中國銀行從132上升到93,交通銀行從398上升到326,招商銀行首次躋身世界500強,排名第498。

3.民營企業的表現極為搶眼。

民營企業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首次進入世界500強,排名從去年的第688位躍升至第475位。其他上榜的中國民營企業還有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242位)、江蘇沙鋼集團(排名第346位)、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排名351)、今年新上榜的山東魏橋創業集團,以及作為著名家族企業的魏橋創業集團,近期因發電事件引發關註。

4.中國汽車工業穩步發展。在這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中,中國企業“殺出壹條血路”。

今年中國汽車行業的穩步發展也是壹大亮點,除了壹些資源行業、國有大行等壟斷企業進入了世界最高財富殿堂。

作為“上海制造”的代表,中國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SAIC,2012年仍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今年,SAIC以672.54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和3654.38+279億美元的利潤,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130位。以上海汽車為首的五家中國汽車公司榜上有名,其中大多數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吉利汽車首次入榜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註。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金屬行業成為中國企業最集中的行業,中國企業占全球18家上市公司的壹半。與醫藥、軟件、計算機等來自日本、美國的技術密集型、創新型企業相比,確實是“大而不強”。

5.企業形成了新的發展模式,提高了管理水平。

在世界500強企業中,很多都以不同的模式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也代表了中國壹個行業管理水平的上升發展趨勢和強勢突破。中國建材集團10年營業額從20億上升到2000億。在產能過剩的傳統行業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建材的市場化發展和運營模式。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誌平將其概括為“在城市中奔跑的央企”。

神華集團去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前進了64位,今年前進了59位。作為國內最大的煤炭企業,其運營模式是“煤、電、路、港、油”壹體化,形成龐大的產業鏈,被廣為流傳為“神華模式”。

6.企業大了利潤低了,排名的提升也沒能止住股價的下跌。

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公布當天,受CPI數據影響,上證綜指下跌2.37%,部分龍頭企業跌幅比大盤更猛烈。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分別下跌2.74%、4.61%,工商銀行股價下跌2.81%。最離奇的是,首次上市的招商銀行,以全天4億多元的流出,位列投資者賣出榜第壹。

事實上,中國世界500強公司的股價低迷已經不是壹天了。中國石油自2007年上市以來,500強排名從第24位上升到今天的第6位,但股價卻從48元跌到10元以下,被股民稱為最“坑爹”的股票之壹。銀行股的集體表現也令人失望。工農中建股價均在5元以下,整體估值創歷史新低。

4500強企業逆勢增長凸顯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盡管世界經濟仍處於危機之中,但《財富》世界500強今年依然表現出色,總收入29.5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利潤總額1.6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準入門檻相應提高25億美元至220億美元,凸顯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1.世界經濟不景氣,500強企業逆勢增長。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經濟形勢不景氣,但有實力的企業似乎受影響不大。世界500強企業連續第二年強勁增長,發展態勢再次偏離國際金融危機的趨勢。

2009年500強企業營業收入為23.1萬億美元,比2008年減少8.3%。然而,500強企業的低迷並沒有持續多久。僅僅壹年之後,2010榜單上的500強企業,營業收入已經比2009年增長了12.7%,而利潤增長了59.0%。今年發布的榜單顯示,500強企業營業收入達29.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3.3%,利潤1.6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6.7%。

2.傳統產業在萎縮,新技術產業在發展。

從縱向來看,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500強企業在各行業的分布比例發生了顯著變化。壹方面,傳統行業中制造煉油、建材、化學、工農業裝備的企業數量明顯減少;另壹方面,醫療健康行業、信息行業和金融證券業的企業數量快速增加,平均排名也不斷提升。

3.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領頭羊”,生物技術正在突飛猛進。

在世界500強企業中,與信息產業直接相關的通信、電子電氣設備、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計算機服務及軟件、網絡通信、出版印刷等行業營業額逐年增長,顯示了信息產業發展的強大活力。雖然各信息產業企業入圍500強較晚,但其排名的上升幅度和速度是驚人的。

生物技術給企業帶來豐厚回報。人類對生活質量的關註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生物技術產業成為繼信息產業之後的又壹個經濟增長熱點。

4.銀行業發展迅速,利潤增長前所未有。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銀行業發展極為迅速。世界500強50強企業中,1995年1沒有1銀行,但現在銀行業是全方位的,發展勢頭強勁。這說明全球經濟壹體化和M&A熱潮的形成極大地促進了資金在全球的流動,促進了銀行業的發展。

5.從利潤來源來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非常重要。

從《財富》世界500強的發展歷程中不難看出,壹大批經濟巨頭能夠站在世界經濟舞臺上並不斷發展壯大的關鍵是其在長期競爭中形成的核心競爭力。借助《財富》世界500強的經營數據,總結出構成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基本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創新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競爭力的核心。世界500強企業擁有全球90%的生產技術和75%的技術貿易。500強中發展潛力最大的電子、電信、計算機、醫療、醫藥等行業,都是現代高科技密集型行業。特別是90年代以後,技術革命明顯加快了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發的企業進入500強的速度。然而,近年來,日本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數量大幅下降。其中壹個重要原因是日本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落後於歐美,導致企業競爭力下降和規模收縮。

品牌效應是核心競爭力的標誌。在傳統領域(如食品、工農業裝備、汽車等。),80%以上的世界500強企業經營超過50年,“百年企業”近1/4。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中國占有60%的市場份額,知名度近100%,在與同行的市場競爭中處於明顯的優勢地位。在500強企業中,如餐飲服務業的麥當勞和百事可樂,汽車制造業的福特和本田,電子電器業的日立和松下等。,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名字。

服務和營銷是企業利潤增長的主要支撐點。世界500強企業90%以上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機構,有良好的營銷服務體系。美國寶潔公司憑借其獨特的供應鏈激勵機制和全球分銷體系,占據了全球清潔用品市場近25%的份額,其高效的品牌代理模式成為創造良好業績的重要來源之壹。

6.集中資源,快速形成規模經濟。

鋼鐵冶煉、石油化工、汽車制造、銀行、食品等傳統領域的傳統500強企業。基本上把自己的企業資源集中在某個領域,實行專業化、規模化經營,在這個領域逐漸形成自己的成本、技術、營銷等各方面的規模經濟,拉開與同行的差異。新的中國500強企業山東能源集團、河南煤業、山西煤業,壹開始就打著進入世界500強的口號,規模迅速擴大。

7.強勁的跨國經營預示著全球經濟復蘇。

500強企業之所以能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500強企業中的大部分公司都是跨國公司。他們超越了空間地理的限制,在全球範圍內布局市場,有效規避了在壹個國家或壹個地方經營的風險。此外,跨國企業的規模經營也有利於其生產要素的整合和利用,使其能夠在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和配置全球資源。

事實表明,世界500強企業的首次增長往往意味著全球經濟逐漸開始復蘇。隨著全球500強企業連續兩年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我們似乎可以對持續低迷的全球經濟有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 上一篇:北京知識產權代理機構排名
  • 下一篇:薏米的營養價值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